新浪财经

拉加德连获中美支持 称支持中国获更多话语权

2011年06月29日 01:5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孙立云 发自上海

  自前总裁卡恩因性丑闻事件主动辞职之后,IMF总裁最终将花落谁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周四(6月30日)这一结果即将出炉,而当地时间27日,IMF执行董事会将举行非正式投票,以确定是否有候选人能赢得绝大多数支持。

  上周,两位总裁候选人——法财长拉加德和墨西哥央行行长卡斯滕斯,已分别向IMF执行董事会陈述。就目前来看,拉加德已获得中国和美国的支持,票数已超60%,胜出似成定局。若其成功当选,将成为IMF史上首位女性总裁。

  中美明确表示支持拉加德

  IMF6月28日更新的成员国投票权数据显示,拉美国家在IMF执董会的投票权不多,澳加代表也分别只有3.63%、3.61%的投票权,再加上墨西哥代表的4.65%,目前卡斯滕斯获得的支持票明显低于拉加德。

  周一,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向媒体表示,对拉加德角逐IMF总裁职位,中方已表达了全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拉加德已累计获得超过45%的支持票,其中包括欧盟成员国总计约三分之一的投票权,中国3.82%,沙特2.81%等。

  根据IMF6月23日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此次选举的规则,“虽然原则上候选人只要获得多数票即可当选,但执董会还是希望能就新总裁人选达成一致。”这表示,仅获得超过一半的支持票可能尚且不够,获得绝大多数选票,或者说超过85%,才能万无一失。

  按照IMF的规定,重大问题决策需要85%的通过率,这意味着尽管IMF没有设置所谓的“一票否决权”,但美国实际上拥有这项权利,因其拥有16.78%的投票权。若美国投反对票,那么重大议题将不能通过。

  而据彭博昨日晚间消息,美财长盖特纳宣布支持拉加德出任IMF新总裁。盖特纳同时表示,另一竞选者卡斯滕斯“是一位强有力且值得信赖的竞争者。”

  照此计算,目前拉加德支持票数已超过60%。

  IMF投票权第二多的国家是日本,为6.24%,但目前日本并未公开将支持哪一位候选人。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张陶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日本应该也会支持拉加德,因为这与其利益并不冲突。”

  提升新兴经济体话语权是共识

  拉加德在其全球拉票之旅中,曾多次提出若当选IMF总裁,将会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卡恩时代开始的IMF改革还将继续。

  她表示,将为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学家们在IMF谋求更多的职位。在访华行程中,拉加德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支持中国提升在IMF的话语权,支持中国所持份额上升至6.39%。

  而卡斯滕斯更是从参选之初就高举 “提高新兴市场话语权”的旗帜,试图以此获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在其上周向IMF执董会提交的陈述中,他再次明确提出,应重视“解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不足问题。这包括增加他们的执董会成员席位并确保其充分地、根据能力地参与各级工作人员和管理层的工作。在过去十年,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成为可靠的合作伙伴。充分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将确保其丰富的决策经验能够惠及国际社会。”

  而拉加德在其向执董会的陈述中并未明确指出这一点。但她强调她并不代表特定地区的利益,而是代表全体成员国的利益;在涉及向欧元区成员国提供支持时不会偏颇。尽管拉加德如是说,张陶伟认为,“拉加德当选后的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欧元区的难题,她的当选对于希腊债务危机的尽快解决应该是有利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