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德国重弹老调希腊救援节外生枝

2011年07月09日 05:10 来源:金融时报

  陶冶

  记者陶冶继希腊国会批准新一轮紧缩法案以及法、德两国私营银行先后表示愿意参与希腊救助之后,有关向希腊提供新一轮救援的障碍似乎正在逐个清除。然而,伴随着评级机构频频释放可能仍会判定希腊债券“选择性违约”的信号,德国方面对于法方此前提出的私营部门通过对希腊债务进行展期来参与救助的方案不再满足,重新提出希腊债券互换计划。而这一计划令德国与欧洲央行之间本已趋于弥合的分歧再度拉大。有欧元区高官担心,本寄望于下周敲定的私营部门参与援救计划可能要拖到9月才能完成。

  德国方面是6日重提希腊债券互换计划的。所谓债券互换,是指投资者出售一种债券,同时利用出售的收益买入另一种债券,以满足债券发行人出于对负债进行管理或重新安排债务等目的。德国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最早是在上个月提出这一方案的,要求允许私营债权人将所持的即将于2012年至2014年到期的希腊债券与到期时间高于7年的新债券进行互换。不过,由于评级机构在第一时间即表示,如实施上述方案,将视为希腊发生债务违约,因此欧洲央行、欧盟委员会以及包括法国在内的其他欧元区政府都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而德国也不得不暂时搁置这一计划。

  欧盟和欧洲央行希望能够实施一项既将私人债权人纳入救援行动同时又不触发违约的方案,事实上它们也一度找到了和德国之间的契合点。上月27日,法国银行联合会率先提出一项计划,同意分担部分希腊援救成本,允许希腊延期偿付其将于未来3年内到期的债券。该联合会为方案提供了两个选项。第一个选项是希腊国债持有人将国债到期后得到的50%资金投资于30年期希腊国债,基准收益率为5.5%,如果希腊经济增长,收益率则会相应提高,上限为8%;而国债到期后得到的20%资金将投资于零息债券。这种债券每年不支付利息,但价值会逐年上升。该投资将确保在30年后收回投资资金。第二个选项则是债权人将国债到期后所得资金的90%投资于新的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5.5%。

  法国方案在满足德国强调的将私营部门纳入救援行动这一基本要求的同时,一方面强调了欧洲央行一贯坚持的自愿原则,避免任何强制规定带来的违约事件,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了投资者的收益,对于那些害怕因希腊债券违约而遭受更大损失的私营债权人来说不失为一个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因此,上述计划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欧盟当局和包括德国在内欧元区各国政府的普遍欢迎。德国副财长阿斯穆森早些时候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法国方面提出的模式是讨论私营部门参与希腊救援的良好基础。随后,德国大银行也同意对未来3年到期的希腊债券进行展期。

  然而,就在形势渐趋明朗的时候,国际评级机构再次表现出其难以取悦的一面。在法国方案提出一周后,标准普尔4日表示,由于投资者还是要承担损失,因此法国提出的希腊债务展期方案将会被视为“选择性违约”。“在我们看来,法国银行联合会提出的两套方案均可能被我们视作违约。我们认为,上述两种提议都是对希腊减值债务的抛售。这样做,投资者得到的回报不足以弥补其初始投资。”标普在声明中表示。该机构同时警告称,将依据希腊政府债券2011年的再融资情况给予到期债券D评级,即垃圾级。此后一天,另外一家评级机构穆迪将葡萄牙主权债务评级连降4级至垃圾级。而近期未有明显言论与行动的评级机构惠誉此前曾有表示,如果欧盟领导人继续其投资者自愿延展债务的计划,惠誉极有可能将维持希腊政府债券评级在违约水平以上,但将调低希腊发债人的信用评级至“限制违约”。

  评级机构的咄咄逼人引发欧洲领导人的齐声声讨,而德国的反应就是,假如怎么做都无法避免希腊被贴上违约标签,为何不把私营机构参与救援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阿斯穆森6日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既然法国的计划也会被认为是违约,那也可以考虑其他选项,比如债券互换。这表明德国方面仍认为,如果能让私营债权人在援救计划中作出更大贡献,从而相应地减少新一轮官方援助规模,那么允许一个欧元区成员国被暂时贴上违约标签,付出这一代价是值得的。

  不过,德国的老调重弹令欧洲央行大为不满。7日,在议息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坚持其在涉及希腊债务问题上的强硬立场,重申反对任何可能引发“选择性违约”或其他信用事件的方案。本已在私营部门参与救援这一问题上松动口风的特里谢甚至警告,让私人债权人分担希腊救助计划负担的做法违反国际惯例,结果会适得其反。

  至此,欧元区以及欧盟内部围绕希腊新一轮救援刚刚形成的统一战线再次面临考验。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不是评级机构横插一杠,那么法方提出的虽然效力温和但照顾到各方感受的方案很有可能会在下周细化并敲定,从而为新援救计划的推出扫清障碍。如今,欧洲人要考虑的可能不仅仅是能否接受希腊被贴上违约标签的问题,而是是否有可能在将私营部门纳入救援行动的同时避免违约。如果二者难以两全,那么将很难指望坚持私营部门分担责任的德国在最终的援救协议上签字。

  德国的老调重弹令欧洲央行大为不满。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坚持其在涉及希腊债务问题上的强硬立场,重申反对任何可能引发“选择性违约”或其他信用事件的方案。特里谢甚至警告,让私人债权人分担希腊救助计划负担的做法违反国际惯例,结果会适得其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