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时论:唱红打黑办国企

2011年07月11日 17:20 来源:国企杂志

  让国企回归人民,让国企摆脱利润最大化的魔咒!还有什么比这个唱得更红的?!

  韩德强专栏

  时下国企越做越大,但对其批评的声音却不绝于耳。中石化出了陈同海大案后,几乎人人痛骂中石化,还捎带着中石油、中海油。刘志军出事后,铁道部也抬不起头来。

  怎么办?众人所指,似乎唯私有化一途:将所有这些国企都私有化了,或者都证券化了,让股东去管,让市场去管,让董事会、监事会、执委会的三权分立机制去管。

  且不说私有化该不该,单说股东能否管得住这些大企业的一把手。中石化,2万亿元营业收入,占中国GDP的5%,业务领域众多,内部层次丰富。一个地区经理或业务经理经手的资金就达上亿元、甚至数十亿元,腐败的潜力极其巨大,而且都可以编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无数分散的股东别说管理这些业务,单是了解一个决策细节就都可能不胜其烦了。更何况每个细节背后还都牵涉多个经理人的历史功过、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越深入越复杂,越难解。常常能干的人,缺点多;清廉的人,开拓能力又往往不够。清官难断家务事,股东难管大企业。

  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能否发挥作用?也不容易。除非所有这些董事、监事、总经理们都是由竞选产生,拥有独立的权力来源,可以相互否决。但这样,又可能造成事事掣肘,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权力瘫痪。表面上,这套三权分立机制都已经实行了,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仍然是一个被大家信任的人说了算。这个被信任的人也常常有提名或否决董事、监事的权力。

  再说私有化该不该。这些大型国有企业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假设把这些大国企私有化,谁有财力来购买?我估计还是跨国公司,以及高盛、美林等国际投行或银行。私有化以后的大企业是不是真的自由竞争了?我估计还是垄断。只不过是跨国公司的私人垄断代替了大国企的国家垄断。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跨国公司垄断中国各行各业的经济命脉,我还是选择让比较“腐败”的大国企垄断中国的经济命脉。因为,我们无法假设跨国公司就不腐败,无法假设跨国公司就不买天价酒,无法假设跨国公司的高管薪水会低于我们的大国企。

  事实上,大国企的高管高薪就是被跨国公司逼出来的,大国企建造豪华大厦之风也是向跨国公司学习的。有了这两项合法腐败,各级经理的非法腐败就难以收拾:上行下效啊!

  老百姓固然痛恨大国企腐败,但是,如果真把大国企私有化了,落入到外国老板和中国权钱勾结者手里,恐怕会直接骂政府。中国政府骂倒了,自然会去迎接外国政府。这就落入到所谓“带路党”的逻辑里了:只骂自己人,不骂洋人。恨自己人不争气,让洋人来统治。

  怎样跳出“带路党”的逻辑呢?

  我看,办法确有一个,就是向重庆学习,“唱红打黑”办国企。

  假设由薄熙来主持某个国企,我估计,他会把“唱红打黑”的思路发挥得很好。一个城市和一个企业一样,既需要反腐败,但也不能因反腐败而造成权力瘫痪。一般来说,掌握实权的干部往往容易腐败,但把这些掌握实权的干部都端掉,又确实会造成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较大动荡。靠严格的程序正义的司法体制办案,往往会遇到一个官官相护的网络,成本极高,效率极低,也无公正可言。

  无路可走之时,只有靠像薄熙来那样的铁腕好干部,相信并依靠干部的大多数,那怕这些干部也多多少少有点问题,打击少数核心腐败分子。同时,倡导正气,倡导健康的社会风气。这就是“唱红打黑”。这也是“扶正祛邪”的中国传统社会治理思路。

  我看,中石化的新任董事长傅成玉就开始在干这件事。他上任之初即遇到“天价酒”事件。中石化的问题是在陈同海期间积累、膨胀起来的。陈同海虽然被判了死刑,但他在任期间带坏了中石化的风气。正是在这股坏风气影响之下,一个广东省级经理敢于动用巨额公款购买天价酒,供自己消费。

  事情出来了,怎么办?傅成玉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知耻后勇。他一方面欢迎群众的举报,感谢人民群众对中石化的关心、批评和监督,另一方面发动各级干部自查自纠。纠什么?实际上是要纠被陈同海带坏了的干部作风。这就是“唱红打黑”。

  有人可能会怀疑,这也叫“唱红打黑”吗?这不是重病患者挠痒痒吗?

  是的,如果仅限于自查自纠,这的确无异于挠痒痒。但是,傅成玉刚到中石化,情况还不了解,症结还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出重拳,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打黑英雄王立军刚刚到重庆时,从“扫黄打非”中顺藤摸瓜,搞清了重庆黑恶勾结的“联络图”,为一举打掉370多个黑恶团伙奠定了基础。

  让我对傅成玉进一步产生好感的,是他的“唱红”:人民有权利对中石化提出要求!

  人民有权利对中石化提出要求,就有权利对国企提出要求。这是让国企回归人民,让国企摆脱利润最大化的魔咒!还有什么比这个唱得更红的?!

  国企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因为国企逐渐摆脱了人民的约束,成为少数人分享的“唐僧肉”。如今,一个最大国企的掌门人,说出了憋在人民心里多年的话,这怎能不让人期待呢?

  上升一个层次,“唱红打黑”,扶正祛邪,这实际上是企业管理的“真经”。张瑞敏在海尔上任之初,干得不就是“唱红打黑”吗?他砸掉一批质量不合格的冰箱,这就是“打黑”。他提出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就是“唱红”。如果张瑞敏上任之初就搞产权清晰,把海尔资产量化到个人,我看海尔早就完蛋了。过去,海尔一路“唱红打黑”,一路高歌行进。今天,海尔开始迷恋西方的那套制度了,也就步履蹒跚了。

  我相信,中石化的新任董事长是一个经营企业的“好中医”,假以时日,他会还国人一个惊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