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5日 22:29 来源:中国财经报
——追记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打尖乡共产党员王建中
李存才 陈景德
2011年6月6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面对灾害,广大共产党员救人在先、抢险在前、舍生忘死。王建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6月6日1时许,正在抢救村组一事一议道路建设用水泥的王建中被洪水卷走。6月7日上午10时许,王建中同志的遗体在打尖行硐田坝上被发现。得知这一消息,村民们失声痛哭。
一个村民组长的职责
王建中1966年出生,望谟县打尖乡打尖村人,在2010年底村委会换届时被村民推选为打尖村一组组长。
2010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春风吹遍贵州大地,贫困的打尖村终于有了实现多年梦想的机会,那就是修建通组公路。作为村民组长的王建中十分激动,对村民们说,国家有了好政策,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把路修好。
为争取项目,王建中几乎天天往乡政府跑,向有关方面反映村民们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的意愿。终于,在2011年,打尖一组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按照政策规定,一事一议项目需要群众投工投劳。但是,打尖一组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的仅是老年人和妇女,加上交通不便,材料运输就成了大问题。
面对困难,王建中没有退缩,他挨家挨户动员老年人、妇女出工出力。一开始,没有人响应,大家都觉得没有青年男子参与,要完成这样大的工程实在太难。为带动群众,他一个人到河里背石铺路,背了两天之后,群众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男女老少纷纷跟着他去背石头。就这样,在王建中的带动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打尖村一组顺利实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建成水泥硬化道路1960米。
出于信任,大家推举王建中为村组一事一议道路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水泥等物资的验收、保管和发放。村里把水泥存放在村活动室一楼。为了保证水泥的安全,王建中在里面打起地铺,把村活动室当成了第二个家。打尖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兼组织宣传委员陈兴皖多次劝他不必每晚都睡在这里,只要把门窗锁好,活动室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但王建中说:“我还是睡在这里吧,放心一点。”从那时起,王建中就一直住在村活动室里。
舍小家顾大家
据暂借活动室二楼居住的王卜美志回忆,6月6日0点刚过,打尖河上游山洪爆发。0点38分,第一个洪峰开始袭击打尖村。短短的四五分钟时间,所有的房屋都成了水中孤岛。
但是,王建中没有逃生或避险。当时他在一楼,正把地上的水泥一袋一袋地搬起来,堆码到高处。显然,他是想把水泥尽量堆到高处,尽量减少水泥被浸泡带来的损失。
知道王建中还在一楼,王卜美志走到楼梯口大声呼叫,让他赶紧上楼避水。王建中说水泥还没有堆完,不能上去。王卜美志不停地大声呼喊,王建中终于上到二楼走廊,但突然想起附近还有人处在危险中,不顾王卜美志大声劝阻,返身冲出楼房,来不及留下任何一句话,顷刻间消失在吼声震天的惊涛巨浪之中,直到次日人们在5公里外找到他的遗体。
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村民小组长,在洪灾来袭之际,为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王建中原本有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在他牺牲后的十多天里,不断有人去看望他妻子和老母亲。妻子说,她理解王建中。只是说话间,总有泪水流下来。也许最了解王建中的人就是这个相伴了20年的妻子。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打尖村的乡亲们正化泪水为动力,加快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争取早日完成王建中的遗愿。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