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货币政策仍将稳字当头

2011年07月16日 03:09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牛娟娟

  随着上半年我国各项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发布,市场纷纷对上半年形势和宏观调控效果进行年中盘点,并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关于“如果美国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同时通胀压力放缓,基于对经济复苏和通胀前景不确定性的考虑,美联储将准备进一步放松当前的货币政策”的表态,也预示着美联储实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并非不可能。这种态势下,我国下半年货币政策将如何着力、呈现哪些特点等,进一步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进入2011年以来,宏观调控一直以“稳物价”为首要任务,在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多次动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年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并将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闸门,有效控制了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6.4%,环比继续走高。但业内普遍预计,CPI下半年将有所回落。有专家表示,我国货币政策正在发挥效果,通胀的走势正在放缓。应该说,前期货币政策抑制通胀效果是明显的。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专家普遍认为,在国内外经济运行不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稳健货币政策这一基调不会在短期内有所改变。

  来自华安证券的分析人士表示,从上半年经济增速看,一季度9.7%、二季度9.5%,尽管速度确在放缓,但绝对值并不低。这种“回落”正是我国经济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大幅下滑和其后恢复性大幅回升的“非常状态”向适度增长的“正常状态”的转换。正常的经济发展态势,需要相应坚持中性政策,即稳健货币政策。因此,下一阶段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方向是我国经济回归正常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也是应对当前较高通胀压力的必然选择。尽管当前的通胀是综合性的问题,包括国内外因素,也包括结构性因素,但是创造良好的应对通胀的货币环境,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坚持稳健货币政策是打好治理通胀“组合拳”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面对经济发展中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要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我们注意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召开后,市场对“货币政策”广为关注。会议在强调把握政策的“稳定性”同时,也对“针对性”和“灵活性”进行了重申。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宏观研究员周文渊表示,妥善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必须进一步凸显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

  专家建议,应合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提高各项工具搭配使用的灵活性;为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过大影响,货币政策应更多显示出“结构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水利投资和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增强对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使资金用在“刀刃”上。

  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已引发高层的关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日前在河北考察时强调,把握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有保有压,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毫不动摇地加强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

  具体看,在经历了7月份的这次加息后,市场普遍预计调控措施可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效果观察期。加之由于物价涨幅下半年可能回落,经济增长速度和资金流入速度放缓,因此未来连续大幅加息的可能性较小。有专家预计,当前流动性管理依旧面临很大压力,不排除为回收流动性继续使用数量型工具的可能。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