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英国政坛或将告别别惹默多克时代

2011年07月19日 02:4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陈永杰

   “窃听丑闻”爆发以来,新闻集团已经噩梦连连,但其厄运似乎远未到头。日前,英国反对派领袖、工党党魁米利班德提出,为防止默多克过度影响英国公众的生活,应该修订媒体所有权法,拆解新闻集团,减少其在英国媒体市场的份额。

   当前新闻集团的报刊在英国报刊市场中约占两成,旗下分支机构持有天空电视台部分股份。这种跨媒介的传媒集团,米利班德认为是一种“病态”,尤其是其组织内部严重缺乏对权力的制约,而现行的法律又缺乏相应的法规予以制约。因此他认为,不能继续模拟信号时代的法规来监管数码时代的媒体了。

   如果不考虑现时英国的政治形势,仅以一个反对派领袖的言论论之,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是疯人疯语,米利班德不过是为了迎合选民而表达某种姿态——因为毕竟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在大西洋两岸根深蒂固、叶茂枝繁,让它解体谈何容易?如果是两周之前,这种解读或许是对的,但从政治角度来看,一周也显得很长。两周以来,米利班德以其鲜明的立场及凌厉的攻势,在“窃听丑闻”的争议中稳稳地占据了代表大众声音的第一席位,英国民意也对传媒界将要出现的大破大立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窃听丑闻”爆发之后,英国政界的反应似乎比公众要克制得多,尤其是首相卡梅伦,态度一直不够明确。说穿了是因为英国政治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别惹默多克”,造成很多政党和政治人物都害怕现在要是踩得太狠了,新闻集团又熬得过去的话,以后的日子将会很难过。这种表现当然与选民的期望相去甚远,接任工党党魁后一直未有惊喜表现的米利班德,却在这种形势下站出来,明确地提出了三大要求:召开公共聆讯、禁止新闻集团收购天空广播(BSkyB)、布鲁克丝(Rebekah Brooks)辞职。

   怯于“别惹默多克”的政界法则,当时很多人都觉得米利班德不是疯了就是傻了,刚开始,不但首相府拒绝了这一要求,连工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埋怨他,担心与传媒大亨对着干的恶果。但是,米利班德准确地掌握了民意所向,舆论压力下,很快这三个要求全部得到满足:卡梅伦成立了法官主导的聆讯委员会,收购天空广播计划搁浅,布鲁克丝被捕。三发三中,这可谓米利班德的政治“帽子戏法”。一夜之间,米利德班的政治生命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来让人觉得经验不足、单调乏味的那个年轻人,一下子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

   正是在上述这种政治形势下,米利班德在周日出版的《观察家报》上提出,要修订英国的传媒所有权法,限制像新闻集团这种媒体大鳄的无限膨胀。在此情况下,新闻集团的瓦解可谓是大势所趋,也是各派政治力量的利益所在。首先,保守党的活路只有这一条。英国现在的政治形势是在野的工党占了主动,执政的保守党处于完全的被动之中。“帽子戏法”之后,未得卡梅伦回过神来,米利班德又再推出“分拆”这一招,保守党已经完全被工党拖着走。显然,保守党要挽回选民的信任,对新闻集团的“狠”起码要能跟工党看齐,否则将被继续视作在包庇默多克。

   其次,大家手上都已经“惹”过默多克了。在米利班德的“帽子戏法”后,英国政界突破了“别惹默多克”的这个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现在各派政治力量都已经与默多克划清界线了,得罪是已经都得罪了,让新闻集团成为历史而不是卷土重来,在政治上对所有人都是好事。现在的共识,恐怕会是“别让默多克回来”。

   最后,反托拉斯是世界潮流,媒体也一样。米利班德提出的不能让某一个媒体或某一种声音完全主宰英国人生活的观点,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既符合公众期望,也合乎世界潮流——很多发达国家早就有限制传媒集团膨胀过大的法规。类似地,在互联网行业中美国也用托拉斯法对付过微软。当然细节需要斟酌,但向这个方向迈进,民意支持应该毫无问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