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外并购屡败屡战整合不利成最大败因

2011年07月30日 01:24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李崇磊 北京报道

  “引进来,走出去。”虽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仍然是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但是近两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拉动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其涉及金额也越来越大。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发起的海外并购就有46起,涉及金额147.38亿美元。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能源矿产等资源类并购或是IT信息等技术类并购上,食品消费、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优质企业,也成为国内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整合目标。

  资源并购仍占主导

  从并购内容上来看,资源仍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目标。在上半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中,能源及矿产行业为主导,共完成9起并购交易,涉及金额77.83亿美元,占海外并购总金额的52.8%。其中,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一项金额为30.7亿美元的并购,成为上半年并购规模最大的一起交易。

  根据中化集团5月21日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达成的协议显示,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同意以30.7亿美元的价格将位于巴西海上 Peregrino 油田40%的权益出售给中化集团,如果该项协议通过巴西和中国政府的批准,将成为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在巴西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中化公司迄今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

  除了能源矿产,随着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强,食品原材料也成为中国公司并购的目标。5月20日,中粮集团宣布收购澳大利亚一家名为Tully Sugar的蔗糖企业,虽然没有透露交易的具体金额,但是最近两个月国际蔗糖价格不断攀升,中粮此项收购的价值也开始凸显。

  7月25日,宁波均胜投资集团对外宣布,收购德国普瑞多数股份的法律程序和并购交割已经完成,并购完成后将诞生一家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人民币的汽车电子产品企业。

  战略调整促并购达成率

  虽然中国企业早就开始在国际市场四面出击,大肆收购有价值的资产,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并不多。

  2005年3月,在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排名第九的老牌石油企业优尼科,挂牌出售。中海油判断优尼科公司具有很高的收购价值,但是由于缺乏海外并购的经验,中海油仅通过所谓的中间人和优尼科公司的高层接触,提出的收购报价也没有任何约束力。得知消息的雪佛龙公司迅速行动,提出了180亿美元的报价,由于没有竞争对手,雪佛龙很快就和优尼科达成了约束性收购协议。6月10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了这个协议。

  而中海油方面直到6月23日,才公开宣布以要约价185亿美元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由于中海油外国公司的背景,竞购交易将经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7月2日,中海油匆匆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提交通知书。然而机会稍纵即逝,7月20日,优尼科公司接受了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8月2日,心有不甘的中海油宣布撤回报价。

  5年以后,受到墨西哥漏油事件影响,英国石油公司(BP)决定出售旗下资产来回笼资金,以面对可能的巨额罚金和赔偿。得到消息后,中海油通过合资公司Bridas Corporation和BP方面沟通收购阿根廷泛美能源股份的可能性。

  和2005年错误百出的优尼科收购案相比,中海油收购阿根廷泛美能源股份的过程可谓步步为营。首先,中海油在2010年3月斥资31亿美元将阿根廷石油公司Bridas Energy Holdings Ltd改组成为一家双方各占50%股份的合资公司。由于Bridas公司持有泛美能源40%的股权,中海油间接获得泛美能源20%的股权。在得知BP有意出售手中60%的泛美能源股份时,中海油迅速通过Bridas公司向BP报价,最终全盘接手了BP的股份。

  此前花旗银行曾发布报告称,泛美能源公司60%的股权估价约为102亿美元,70亿美元的交易明显低于这一估价。按照泛美能源股份拥有的探明储量来计算,Bridas此次对泛美能源的收购作价为9.1美元/桶油当量,这一作价明显低于2010年3月中海油与BEH公司成立合资公司Bridas时10.6美元/桶油当量的作价水平,这笔交易,中海油方面可谓是占了“大便宜”。

  银河期货的原油分析师陈朝泽告诉记者,当时中海油之所以能占这么大的便宜,一来是油价波动比较大,BP急于出售资产来回笼资金应对危机;二来是中海油通过前期的运作,其合资公司已经拥有了泛美40%的股份,拥有了剩余股份的优先购买权,这一点在并购中非常重要,拥有了优先购买权以后,大大提高了其他的石油公司插足的难度,也保证了中海油子公司在谈判中的议价能力。

  无独有偶,今年上半年海外并购的“状元”中化集团,在海外并购上也是交过学费的。2004年5月27日,中化集团和韩国仁川炼油厂就收购签署了一份排他性的谅解备忘录。2004年11月16日,国务院也原则上同意了这项涉及金额为5.6亿美元的并购案,眼看中化集团就将拥有一座年炼油能力达1400万吨的大型炼油厂,从而扩大原油加工能力,以巩固其国有四大石油公司之一的地位。不料,横空杀出一个花旗银行海外资产管理公司,愣是把这个板上钉钉的事情给搅黄了,随后更是提出了一项约7.7亿美元的报价,最终迫使中化集团放弃了收购。

  吃一堑长一智,吃了亏的中国公司调整了海外并购的思路和策略。更多地选择和当地公司合作,在股权上也不再强调全盘收购。在今年中化集团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达成的并购协议中,中化集团以30.7亿美元的价格从后者手中收购了位于巴西海上 Peregrino 油田40%的权益,并购完成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将继续持有该油田60%的权益并保留其作业者身份。

  整合决定并购成功

  不过目前就轻言上述并购案例会取得成功,似乎有点言之过早。

  WTO研究会理事、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杜奇华教授认为:“现时对于并购本身而言是好事,但是我国企业要思考的是,收购之后自己有没有能力整合。如果不能,那么一切都没有意义。”

  据记者统计,2000年后我国并购成功的大案例中,只有20%运作比较稳定,80%不太好。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部门、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TCL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都是并购完成后,在整合阶段遭遇了失败。最近几年比较大的海外并购中,对沃尔沃的收购也使得吉利背上了30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债务。

  其实,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讲,真正的难度不在于“走出去”,而在于“走出去”以后如何成功运作,也就是并购后的整合。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品牌以后,缺乏与之配套的管理能力成为并购整合屡遭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