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杂谈:路桥的那头是民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2 00:17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信海光

  近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路、桥、楼建筑垮塌事件。其中可能有偶然因素,但暴露出的问题却并不巧合。人们不知道周围正在承载自己日常出行、居住和工作的那些路桥楼是否还值得信任,不知道是否有致命的危害潜伏其中,等待发作。

  建筑质量问题实际上是整个社会质量问题的一部分,豆腐渣工程与地沟油、毒奶粉在本质上一样,属于时代病之一种,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为社会转型付出的代价。“萝卜快了不洗泥”,经济狂飙突进的发展,社会治理赶不上社会的剧烈变迁,城市兴起,农村消失,路桥长,高楼长,人心浮躁……在上个世纪日本、韩国向发达社会转型期间,也曾爆发出大量质量问题,日本也曾有“地沟油”、毒奶粉,韩国也发生过震惊世界的汉江大桥垮塌事件,对社会、人心造成重创。

  尽管单个的建筑质量事件不像地沟油、毒奶粉那样会影响到无数群众的生命安全,但如果建筑质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其危害性却远大于地沟油、毒奶粉。路桥等公共建筑的质量关及大众,而房屋还具有财产属性,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本,一旦大面积出现问题,塌的是建筑,伤的是民心,受创的是全社会,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与食品不同,建筑物的保有年限要长很多倍,如果存在质量隐患,可能要多年以后才会暴露出来,假设中国的建筑质量问题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滋生,爆发则很可能会在建成二三十年之后。

  去年,《人民日报》曾在一则报道中援引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的话说: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参考消息》也曾在一篇文章中报道了一位土木工程师的悲叹:由于建筑行业中的潜规则以及这些潜规则在中国社会的延伸,改革开放时代建起的房子只能用30年。30年寿命这一数字或许过于悲观、随意,但不能回避的是,改革开放至今不过33年,而住房市场化至今不过20年,商品房大面积出现至今不过10年,市场化以后建造的住宅质量还没有来得及经受时间的验证。如果这些担忧有几分真实性的话,预料在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建筑质量问题暴露出来。

  无论是公共工程还是私人建筑,其质量安全都与民生相关,政府应有决心、有勇气面对日益频发的建筑质量问题,至少应该搞清楚,这些垮塌事件的集中出现到底是出于巧合,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监管部门或许应该对现有建筑(首先是公共建筑)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摸查,掌握中国建筑普遍质量的真实现状,对于那些有问题的建筑,应该拿出魄力,尽快进行加固或重建。

  作者系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

  http://blog.sina.com.cn/gooooo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