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跨省补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3 05:04 来源: 深圳商报

  据齐鲁网报道,山东德州一所中学为了逃避检查,400名高一学生跟老师集体到河北省一所学校进行补课。按照学校要求,补习一个月,每人要交1000元补习费。学生称,补课自愿,但是假期补课的内容,开学后老师就不再重复讲了,因此只能听从学校安排。

  教育资源不足,只好多补课

  丁洪先:连日来假期违规补课的新闻层出不穷,为了调查真相,记者围追堵截;为了掩盖事实,学校千方百计东躲西藏,其不懈的精神让人感慨,而教育主管部门则大多一副暧昧的态度。为什么这么多地方热衷于假期补课,甚至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想尽种种办法也要补课?稍微注意一下新闻就不难发现,违规补课现象多发生在“小地方”。

  应试教育下,补课就意味着成绩,而小地方的教育资源并不充足,更是必须依赖补课来提高成绩。

  有句名言说,人的差距产生于业余的时间。但这句话用在这儿却让人悲凉。假期是宝贵的,学生抑或老师,谁不想多休息一下,过个快乐轻松的暑假呢?但现实是,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背景下,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只能把假期利用起来,在艰苦环境中补课的学生,让人充满同情。假期补课,展现给我们的不单是教育违规现象,除了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还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提倡素质教育,有点太超前

  汪彦玲:关于补课,媒体已经曝光得太多,教育部门发的令也可以写成好几本书了,但是这些都是浮云。你再曝光,再下禁令,补课依旧,形式多样。在日益对补课穷追猛打的今天,补课更是学会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为了顺利逃脱监管,打一枪换一个地,俨然是游击部队。此地不宜久留,那就转移阵地,开辟“敌后战场”。如此补习,反而增加了更多家庭的经济负担。去省外补课,衣食住行都是父母的血汗钱,上一堂这样的补习班,可谓是“天价”。

  到了“跨省补课”这种程度,再讲什么素质教育也没有用处,这只能是一种奢求。反过来一想,我们是不是在素质教育上走得有些快了?当我们还没有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时,不断地提倡所谓的素质教育,或许有些拔苗助长的嫌疑。一种进的理念被全社会接受,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当现实跟不上理念时,非要把理念移植到现实之中,除了自欺欺人,恐怕就是像这样把老百姓给折腾个够呛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