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 十年魔法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5 23:00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陈相乐 北京报道
故事的开始似乎就为影片奠定了悲伤的基调:荒凉的沙滩上,哈利独身一人双膝跪在小精灵多比的墓前。一阵海风吹来,带走了地上的黄沙,却没能带走哈利的悲伤。
外表冷酷,经常被哈利认定为是恶人的斯内普教授在开始部分依旧招人厌恶。这个脸上始终挂满了哀怨和仇恨的现任校长,让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笼罩在一片阴森之气中,曾经欢声笑语的校园如今变得暗无天日。而最后,当斯内普交出记忆之后,一个幕后守护者的形象得意诞生,而之前关于他所有不美好的印象都将彻底推翻。
为了将伏地魔彻底斩除,哈利与老搭档罗恩、赫敏开始寻找伏地魔的魂器,并将这些魂器彻底摧毁。当伏地魔灰飞烟灭后,一切不愉快也逐渐烟消云散。
19年后,哈利与金妮早已走到一起,而罗恩与赫敏这对恋人也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人到中年,他们又一次来到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上,哈利和金妮的儿子、罗恩与赫敏的女儿也坐上了开往魔法学校的特快列车,时间仿佛又回到了19年前哈利与罗恩、赫敏第一次相遇的情景。
偶遇“冷门”小说
《哈利·波特》
1997年,有些厌倦了好莱坞生活的电影制片人大卫·海曼,带着一份与美国华纳兄弟公司的合约,从美国好莱坞来到英国伦敦。与他一道而来的,还有他的助手尼莎。此次伦敦之行,他们的目的是希望能找到合适的片源。
25岁的尼莎平时不大读书,偶尔读过的一些书,也是同事们所不感兴趣的。不过,也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奇怪的阅读习惯,不仅没有让她和她的上司海曼荒废掉此次伦敦之行,相反,他们还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奇迹。
在伦敦驻扎下来后,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尼莎起身准备下班,在她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她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回家去读。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当时并不出名的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写的,而这本书也已经很久无人问津了。连尼莎自己都不知道,这本据说是带有魔幻色彩,而且有些像儿童图书的小说是否好看。
回到家后,出乎尼莎的意料,她竟被这部小说深深吸引了。整个周末,尼莎都是捧着这本书度过。读完之后,尼莎异常高兴,她感到这部小说里所描述的场景非常适合拍成电影,尼莎决定将这个发现告诉自己的上司。
星期一,刚走进办公室,尼莎便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递给了海曼。在翻看几页之后,海曼对这部小说很是喜欢,并且用了整整一夜将它读完。之后,在海曼的推荐之下,这部之前近乎被打入冷宫的小说很快便进入到华纳的产业流水线。
不久,华纳又陆续签下了《哈利·波特》系列所有图书的电影版权。从那一刻起,这个曾经的单身母亲不再寒酸,甚至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作家之一,罗琳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变化更大的则是罗琳笔下的《哈利·波特》。
寻找11岁的
“哈利·波特”
顺利购买下电影版权后,海曼带着一套英国的班底,开始了《哈利·波特》在银幕上的神奇之旅。
曾执导过《12猴子》的导演特里·吉列姆则成为罗琳最心仪和最希望的选择。但是,当华纳宣布该片必须在2000年立即开拍,并赶上2001年7月份的上映档期时,包括特里·吉列姆在内的几位候选导演不得不退出这场竞争,因为这样紧迫的制作周期,即便是在电影产业极为发达的好莱坞也显得有些不近人情。最终,在2000年3月28日,《小鬼当家》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被选中迎接这个挑战。
谁来执导的问题解决之后,男主角——11岁的男孩哈利·波特找谁来演便成为海曼急于解决的问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在英国读者的心目中,哈利是一个有些传统的、头发显得松软、常常手托下巴、表情紧张的可爱学童。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读者而言,小说封面不同,大家脑海中的哈利·波特形象也就迥异。
为了寻找影片核心人物哈利的最佳人选,剧组前后一共花了9个月的时间在英美两国寻找演员,这期间,大约有2万名左右的男孩参与到了这一角色的角逐中来。海曼后来这样回忆:“(2000年)9月份就要开拍了,我们确实相当着急,因为一直到这一年的6月份,我们仍然未能找到哈利的合适人选。”
拍摄日期日益临近,海曼和他的伙伴们着急了。
一天晚上,正在海曼祈祷上帝天降小巫师的时候,编剧斯蒂文把海曼领到了剧院。在剧院,海曼也没闲着,他的眼睛直盯着周围出现的任何一个孩子。“海曼,是你吗?”说话的是以前认识的图书代理人艾伦·雷德克里夫。海曼转过身去对他笑笑。突然,一双眼睛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是一双十多岁孩子的眼睛,海水一般的湛蓝色,里面透射着热情、好奇和灵动。“这是我的儿子丹尼尔。”艾伦对海曼介绍起身边的这个孩子。
在看到这个孩子后,海曼显然有些激动,甚至身体都在颤抖。他曾在脑中幻想了无数个哈利·波特,直到见了丹尼尔他才知道哈利·波特究竟是什么样子!海曼几乎没有心思去看戏,他的视线就一直定格在丹尼尔的身上:羞涩的表情,可爱的五官,文质彬彬的举止,还有略显瘦弱的身体——这完全就是从罗琳书中走出来的小巫师哈利·波特。
丹尼尔此时并不知道,幸运就要降临在自己身上了。
“魔法石”造就的神话
事实上,此前,丹尼尔曾经从学校的同学口中得知《哈利·波特》剧组选角的消息,但是想到英美两国这么多孩子参加竞争都没选上,自己一定也不会那么幸运。
在海曼的劝说下,尽管艾伦并不希望儿子这么早就放下功课去拍电影,但是最终他还是答应让丹尼尔去剧组试镜。试镜之后,剧组将丹尼尔的录像带寄给原著者罗琳。有人回忆说,在罗琳看过后,她这样说:“我感觉与自己久别的儿子重逢了。”
正如大家后来所知道的那样:11岁的丹尼尔成为了那个万众瞩目的哈利·波特。
2000年9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正式开拍。影片开拍之初,剧组就遇到了阻碍,坎特伯雷大教堂拒绝了制片方将其作为霍格沃茨学校主要取景地的要求,理由是对本片充满了魔法的“异教徒”主题感到忧虑。最终,电影选取了英国阿尼克城堡作为霍格沃茨学校的外观,而学校的内景则主要选取了格洛斯特大教堂的内部。
在最初拍摄的时候,华纳希望上映的日期为2001年的7月4日,但是考虑后期制作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最终,上映时间推迟到了当年的11月16日。而中国内地的上映则延迟到2002年的1月26日。
这部“童话电影”的开头部分,讲述了戴着破旧眼镜的孤儿哈利·波特历经姨夫一家人的欺负,在他11岁生日那天,他接到信使猫头鹰们送来的入学通知书,通知书是来自一个从未听说过的神奇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按照约定的时间,哈利·波特来到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踏上了前往魔法学校的列车。列车上,哈利·波特认识了一个傻小子罗恩,以及一个人小鬼大的小女孩赫敏。三个小伙伴开始了魔法学校的习艺生涯。整部影片,让观众体味到了一种久违的田园式魔幻大片的感觉。
影片首映的第一个周末,票房破纪录地超过了9000万美元。而最终,这部投资1.25亿美元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创造了9.74亿美元的票房神话。
与此同时,哈利·波特和罗恩、赫敏三人也成为贯穿整个系列电影的主要人物,三人的命运让全球上亿观众为之牵肠挂肚。哈利·波特、罗恩和赫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魔法铁三角”。
又见哈利,不曾再见
实际上,就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三天后,华纳便开始着手后续影片的拍摄。
在《哈2》(《哈利·波特与密室》)中,一些次要角色和支线情节被剔除。不过,梦幻般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神奇的魔法课程、激动人心的魁地奇比赛等精彩部分依旧保留了下来。不仅如此,《哈2》还添加了一只叫做多比的家养小精灵,憨憨傻傻却正直善良的多比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哈2》的成功让《哈利·波特》的影响力开始快速蔓延,除了俘获少年儿童外,无数的成年人,甚至是中老年观众也都喜欢上了那个骑着魔法扫帚的小巫师——哈利·波特。
在顺利拍摄了两部之后,2004年6月,《哈3》(《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浮出水面。不过,无论是这一部的小说本身还是电影版,都被读者和观众质疑太过阴暗。也正是因此,这一部也成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票房最差的一部(票房7亿多美元)。
按照好莱坞电影的传统模式,一年后,《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上映。这已是该系列电影的第四部,同时距离首次拍摄也已过去5年,哈利俨然也已经成为一个青涩的大男孩。同时,考虑到中国的电影市场开始复苏等缘故,此部影片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华裔女性角色——秋·张。尽管戏份并不多,但是她与哈利懵懂的情感却让不少哈迷感叹:当年那个只有11岁的哈利真的是长大了。
此后,在2007年、2009年,《哈利·波特》又先后推出了第五部和第六部,其影响力和票房依旧让诸多影片可望而不可及。
2010年11月,打着“终结之战”旗号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上映。加上已经拍完,但却计划来年再上映的《哈7(下)》,华纳一共前后拍摄了7部,共8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除却最后一集,前7集的票房累计大约63亿美元,这在电影史上并不多见。“哈利·波特”无疑成为华纳的一台印钞机。
如今,《哈7(下)》终于还是来了。“我敢保证,这是一部伟大的系列电影的完结篇。”制片人海曼这样评价。无论是对于小说诞生地英国的哈迷,还是影片诞生地美国的哈迷,甚至是有着全球最多哈迷的中国,这句话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毕竟,10年的时间里,《哈利·波特》中的那些紧张刺激的正邪之战以及神奇的魔法,都已深深烙刻于观众心中。不仅如此,哈利·波特和他那群会魔法的伙伴们带给观众无数的快乐和牵挂,这群可爱的小巫师们成为一代人难以割舍掉的情怀所在。
一个月后,《哈利·波特》的终结篇将从影院落下帷幕。但是,对于那群陪伴“哈利·波特”一起走过10年,甚至更久的一代人来讲,“哈利·波特”一直照映在他们心中,不曾,也不会落幕。
《哈利·波特》的神奇魔法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魔法世界总会给人一种既熟悉又新奇之感,这也就是《哈利·波特》会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比如,他们也有公共汽车,可是那辆“骑士公共汽车”却可以随司机心情以及乘客事情缓急肆意地在空中陆地四处弹跳;还有,他们也有类似巧克力豆的“比比多味豆”,但要注意的是,一不小心你可能会吃到耳屎口味的怪味豆。10年的时间里,《哈利·波特》中大大小小出现的魔法不计其数,我们不妨盘点一下几大最具神奇的魔法。
NO.1 飞天扫帚
这把具有神奇魔法的扫帚是魁地奇比赛中必备的工具,同时,包括哈利·波特等在内的巫师也可以乘坐扫帚进行短途旅行。扫帚中质量最好的是光轮系列,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哈利就得到了一把当时最棒的光轮2000。也正是骑着这把扫帚,哈利才成功抓取了金探子,赢得魁地奇比赛的胜利。
NO.2 魔杖
不要小看这根小小的木棍,它就如同指挥棒一样,能够完成主人的心愿。除此之外,魔杖就像水晶一样可以感受人身体的电磁波,继而寻找适合自己的主人,换句话说,不是巫师挑选魔杖,而是魔杖挑选主人。伏地魔和哈利的魔杖里有着同一只凤凰尾巴上的羽毛,这似乎早已预示着他们之间互相仇视却又息息相关的命运。
NO.3 魔法书
它记载了巫师所能用到的各种巫术指令,很多巫师都拥有自己的魔法书,其他人是难得翻阅的,而上面记载的也往往是他自己最有用或者最具威力的魔法。在电影中,我们几乎常常看到每个巫师人手一本。
NO.4 隐身衣
穿上它,你就如同透明的一样,没人能够看到你的存在。第一部的时候,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同时也是被公认为当代最伟大的巫师——邓布利多送给哈利一件圣诞节礼物,这就是隐身衣。到了第二部的时候,哈利穿上它偷偷进入图书馆的禁区中寻找关于密室的秘密。
NO.5 吼叫信
在第二部中,罗恩的妈妈就寄给罗恩一封吼叫信,责备他不应该偷走爸爸的魔法汽车,和哈利一起飞到霍格沃茨。吼叫信通常是红色或白色的,通常用来将发信人的不快或愤怒,直接传达给收信人。当打开信封的时候,吼叫信会用写信人的声音对着收信人大吼,最后吼叫信会把自己撕碎消失。如果不马上打开,吼叫信会爆炸而且吼得更大声。
NO.6魔药
虽然哈利因为负责魔药学的斯内普教授老爱找他麻烦,因而很讨厌这堂课,但事实上这是相当有用的一门科目。比如:缩身药剂,它能让人或动物回到小时候的样子,只需要几滴就可以生效。生死水,这是一种效力很强的安眠药,需要的材料包括水仙根粉末和艾草浸液。迷魂药,一种让别人喜欢上自己的魔药。据洛哈特说,只有斯内普教授知道配制这种药的方法。在霍格沃茨它是一种被禁止的药。
NO.7活点地图
它是故事中重要的道具,是由哈利爸爸辈的恶搞发明,一张地图上能够清晰揭示每个人的位置,这卷地图落在哈利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果放到现代,恐怕连GPS卫星定位系统都很难与之媲美。
《哈利·波特》“活点地图”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哈利·波特》中出现过无数的场景,比如巫师们生活和学习的霍格沃茨魔法学院,还有哈利生活过的女贞路4号,还有通往魔法学校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壹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出镜最多的的地方,这里是电影中专门培养巫师的魔法学校,共分为四个学院,分别是格兰芬多、赫奇帕奇、拉文克劳和斯莱特林,哈利和他的伙伴在格兰芬多学院就读。学校里的密室、有求必应屋和禁区等都是哈利·波特同伏地魔战斗的地方。
贰 女贞路4号
萨里郡小惠金区女贞路4号,坐落于伦敦市区的西南角,是哈利姨妈居住的地方,也是哈利从小长大的地方。在这里,姨妈和姨夫以及他们的儿子都在欺负哈利。之后霍格沃兹学校放暑假时,他依然回到女贞路4号,一直到他17岁生日之前,哈利除了在学校的时候都是居住在这里的。
叁 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它的位置在十号站台和九号站台中间的隔墙。这个站台只有巫师们才能穿越过去,因为从外面来看,这里只是一堵砖头砌成的墙。巫师穿过去之后会看到一架大型的喷气的红色火车,这就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特快列车。当火车到达学校时可以不用把行李和宠物带走,会有人把它们用魔法变到学校的宿舍里。在火车上可以解决你的午餐。
肆 对角巷
它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一条魔法世界的街道。隐藏于伦敦破釜酒吧后的小天井中,麻瓜们是看不见的。通过用魔杖敲打垃圾箱边上的墙砖可以进入。这是一条鹅卵石铺砌的街道,多家魔法世界一线品牌商店都在这里有“旗舰店”,包括巫师世界里的银行古灵阁、丽痕书店、卖药的药材商店等。
陈相乐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