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资理财难适中国速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3 01:41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梁宵 韩言铭

  一直笼罩着理财光环的外资银行,并未从上半年火爆的银行理财中抢得足够的市场。

  而近期《中国经营报》联合环球舆情调查中心、环球网、中国经营网推出的《最具魅力的理财银行》独家调查亦发现,外资银行因信息披露及产品设计难以理解等因素,在公众满意度上得分不高。

  “尽管外资银行在产品设计能力上很自信,但是在本土化上与中资银行很难竞争,而理财更是一个本土化程度相当高的市场。随着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日益加深,外资行对中国市场一些本土化的渗透也正在出现。”一位中资股份制银行的零售银行负责人如是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和大中华区副总裁康雁认为,中国投资者已经习惯财富积累中的“中国速度”:“他们容易把外资银行提供的投资产品拿来与房地产、民间贷款等比较,就会要求20%~50%的回报,而外资银行却难以通过全球资本分配来满足这一要求。”

  收益亏损两重天

  “投资者看重外资银行的产品,之前无非是出于品牌效应和身份吸引力。”展恒理财亚运村理财中心经理石端义表示。但是,当这些光环褪去之后,收益表现才是真正吸引投资者的重要筹码。银率网的数据显示,2011年到期产品实际收益率(年化)前10名均为外资银行:东亚银行更以年化32%的实际收益率排名第一。

  东亚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把这种成绩的取得归结为团队的研究能力和对客户的精准把握。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新浪是好公司,但是它的股票波动比较大,并不适合大众投资者。“同样的投资标的,可以设计成保本产品、部分保本产品和不保本的产品。这些都很灵活,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客户的喜好,进行合理的配置。”

  尽管高收益诱人,但另一方面,收益率垫底的同样也是外资银行。2011年上半年,零收益、负收益产品共14款,其中唯一一款负收益产品为花旗银行2010年1年期挂钩指数和基金美元票据产品,其到期收益率(年化)为-3.22%。而且根据银率网统计的数据,外资银行到期产品693款,披露实际收益率的产品为93款,披露率仅为13.4%。

  外资银行在理财产品市场上的失利不仅仅表现在收益率未达预期及产品亏损上。在普益财富发布的2011年2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中,无论是发行能力、收益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理财服务丰富性还是信息披露规范性比较,排名前列的银行中均难找到外资银行的身影。

  产品设计复杂

  外资理财产品光环渐失,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指出,很大原因是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

  “外资理财产品80%以上都是结构化产品,此类产品设计非常复杂,挂钩产品多是浮动收益的,比如股票、黄金、指数等。”石端义认为,这和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具有很大的差异,后者主要是投资于信托、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等。

  “结构化产品表现好的时候收益可以很高,但是差的时候亏损也会很严重。”某位不愿具名的外资银行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坦陈,希望有高回报的投资都是高风险的。

  因此,尽管预期收益率都标榜很高,但是到期收益率如何则很难预判,石端义说,“每一款产品设计都非常复杂,要保证预期收益,不仅要挂钩正确的标的,做出正确的市场预判,还要选择合适的投资节点,设置合理的区间,不要说一般投资者,就连专业的投资者对结构化产品也很难做出判断。”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对风险足够理解之外,投资者购买外资理财产品还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外资行理财产品并不适合一般投资者。”花旗中国零售银行业务总监连锦东也表示,投资者在购买结构性产品之前应熟悉挂钩标的,要有自己对挂钩标的的基本看法,并弄懂收益率的计算方式。

  而且,“在产品设计上,每一家银行都肯定要最大化地规避自身的风险。”上述外资银行人士认为,这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

  以恒生银行的一款黄金产品——“节节胜”黄金挂钩保本投资产品为例,该产品挂钩于国际黄金价格,投资期限为1年,预设了金价的交易区间,其中金价上限为初始金价的120%,金价下限为初始金价的80%。如果在投资期内,黄金价格一直处于交易区间内,投资者可获得的最高年化收益率约为11.99%。如果在投资期内,黄金价格曾经突破交易区间,产品到期后,投资者只能取得0.36%的年化收益率。以近期金价高达30%以上的涨幅来看,投资者显然只能拿到0.36%的年化收益率。

  偏爱中长期

  与中资行在短期理财上发力不同,外资理财产品的投资周期都相对较长。陈柏轩就表示,东亚银行有一半的理财产品期限为3~5年。但在通胀高企与加息周期之下的中国市场,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更大。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对理财的定义不同,前者是一种投资的概念,而大多数中国普通投资者是抱着‘理财’的心态来做的。”石端义说,外资银行之所以在国内遭到质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并没有真正认清国内投资者的需求,后者对理财的认知和外资银行的定位是不相符的。

  康雁也表示,中外投资者确实有所差异——由于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得非常快,因此中国投资者已经习惯财富积累中的“中国速度”,而这显然未能被外资行所理解。在无法达到高收益的情况下,“由于短期业绩的压力,一些外资行选择对投资者‘隐藏’风险,最后造成投资者在没有意识到有风险的时候就形成了大量亏损。”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正着手研究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细则,将在产品的责任界定上有更加细致的规定。

  本土化待解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遭到炮轰并非首次,2008年某些外资银行的“富豪杀手”产品已经使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重创。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表示,外资行理财产品的亏损频现可能与其跑马圈地忽视风险控制有关。

  对此,陈柏轩也表示一些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市场前期的确存在这样的误区。“因为客户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要求高,一些银行就迎合客户需求开发了相应的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之前确实有外资银行把一些在香港发行的复杂产品直接引进来,在某些产品设计方面确实出现了问题。”

  而随着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日益加深,外资行对中国市场一些本土化的渗透也正在出现。德意志银行的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大的外资行都在争取做到本土化,包括高管任命和客户经理的安排等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华侨银行公关负责人也表示,该行正在酝酿对零售业务作出调整,但具体细节还没有最终确定。

  但是上述中资行人士则指出,如果没有产品的本土化设计,外来产品与本土客户、本土的客户经理之间就会形成双重错位,不仅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还导致了很多客户经理在与客户接洽的时候风险披露不够完备。

  据陈柏轩介绍,东亚银行正在结合中国市场进行产品和服务调整,一是在产品设计环节,推出一些架构简单的产品,比如有许多产品是保本或部分保本;另外就是在销售环节,针对销售人员有专职的投资顾问团队做培训和咨询,同时针对购买高风险产品的客户做两次面访,以确保客户了解认识产品,同时还有回访和给客户一个冷静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外资银行都愿意做出改变。石端义认为,这与中、外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出发点也有关系,“双方都是从自己的优势业务出发,中资的业务优势是存贷利差,因此其发行理财产品也是作为贷款业务的补充;外资银行则不同,其主要业务就是代销国外的投行和产品制作方的理财产品,借此获取中间收入。这种定位并不会在短期内发生变化。”

  本报记者朱紫云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