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肉互联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5 13:30 来源: 《商界》杂志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就面临种种质疑:带给人类非理性,网络暴民,抛弃人性,碎片化生存……

  当新一轮互联网炫富潮到来的时候,闪烁在背后的商业身影,让我们突然明白了,互联网其实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谎言。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本刊记者 赵代波 李 楠

  □特约撰稿 李高芬 陆 燚

  泡沫。又见泡沫!

  2011年5月11日,苦苦支撑了6个交易日之后,中国最大的实名制SNS社交网络人人网最终没能支撑住发行价。12日挂牌的世纪佳缘开盘随后即破发,而此前上市的当当网已经跌破发行价。一波黑暗飓风袭来,部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跌幅过半,互联网是否蕴孕新一轮泡沫的议论甚嚣尘上。

  随之而来的,是针对中国概念股“做空”的猎杀行动。6月上旬,美国券商IBG宣布,禁止其客户融资买入超过130家中资上市公司的股票,因为担心这些公司的股价可能暴跌甚至被摘牌。

  又一轮关于互联网的反思中,我们的思维也许应该超越产业与模式的层面。因为,互联网已经渗透进人类文明的每个角落,从腠理渐入骨髓。

  上网前,你习惯于和熟人打招呼;上网后,你习惯于转熟人的微博(http://weibo.com)。

  上网前,你开车看路标;上网后,你开车看GPRS。

  上网前,你能轻松记住一个陌生人的资料,上网后,你需要在QQ上备注新认识的朋友的姓名。

  上网前,你上班工作下班回家,吃饭看电视已经觉得充实;上网后,你等电梯的间隙里都要看下微博,依然抱怨生活的空虚。

  上网前,你会把心事告诉朋友;上网后,你会把心事告诉网友。

  上网前,你路见不平会伸手相助;上网后,你路见不平会上网发帖。

  上网前,你觉得电视上的林青霞风华绝代;上网后,你觉得网络上的凤姐也很可爱。

  上网前,你喝了酒才敢和心仪的异性聊天搭讪;上网后,你无聊时可以轻易和陌生的网友激情艳遇……

  生活被互联网绑架。在这个与现实迥异的社会里,我们交流、沟通、消费、娱乐……对网络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庞大的一个产业,其涉及的经济规模,甚至比金融业还要巨量。然而,这又是一个我们此前从没见过的怪兽,生活碎片化,思维浅薄化,文化低俗化,隐私公众化……从互联网诞生之日起,人类对其质疑便随之喧嚣不止,然而它的太多特性,我们至今依然无法完整破解。

  究其原因,也许便在于,我们看到了碎片化,却忽略了碎片化的成因;我们意识到了技术的影响,却放过了技术背后商业与资本的推手。

  互联网为什么要对人类文明进行“碎片化”?为什么能超越工具的影响,构建一个独立的社会?

  在新一轮互联网泡沫争议的风口,我们用互联网自身的方式对其进行“人肉”, 追根溯源也许远比关注现象本身更重要。

  造富篇

  互联网的自白

  楼主

  史上最清白最阳光最低碳的财富。

  人们说要阳光。于是,我们便创造了阳光。

  与在灰色地带中攫取利润,在血汗工厂榨取价值相比,我们开启了阳光财富的全新历程。

  我们对能源、原材料、人工……都是超低的需求,我们是真正的绿色GDP。我们的名字就叫——互联网。

  我们是史上最清白的产业:遵纪守法、善待员工、不存在假冒伪劣产品、行走在阳光下、靠技术与模式的创新获得利润,我们的财富没有原罪;

  我们是史上最阳光的产业:我们不用与资金链搏斗,不用背负成本的巨大压力,不用挖空心思抢夺市场与渠道,不用在道德与利润的夹缝中负重前行;

  我们是史上最环保的产业:低碳节能,轻资产,技术密集而非劳动密集,做到零污染零排放;

  我们是史上最和平的产业:不与传统行业争夺市场空间,而是开创性地创造全新的需求与市场,产业完全开放,商机永无止境;

  我们是史上最“给力”的产业:产业创新模式的冠亚军,总是互联网企业,探寻新锐企业的时候,映入眼帘的,80%以上都是互联网企业……

  市场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以一个闭合的链式结构形象出现。但互联网横空出世,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立体网状商业生态圈。一波一波的传统企业,要么利用互联网,要么触网变成互联网企业,革命性的IT技术深深渗透进了所有的行业。

  看看我们最近的业绩吧:2010年12月8日,当当网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即较发行价大涨86.94%,融资2.7亿美元;当日,另一个IPO的互联网企业优酷网,也成功融得2亿美元;2011年3月,奇虎纽交所上市,融资1.75亿美元;4月21日,世纪互联登陆纳斯达克;5月4日,人人网纽交所融资7.4亿美元;5月5日,网秦纽交所融资8912万美元;5月11日,世纪佳缘纳斯达克上市。

  短短半年时间,我们便借助资本市场创造了一大批量级为亿元,甚至10亿元的富裕企业。接下来,这个名单必然还会持续添加。这是传统产业在以往任何时候能够想象的吗?

  事实上,笨重不堪的传统产业已经日薄西山:媒体报道,长三角一带的中小企业普遍闹起了“钱荒”,甚至大量企业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就连素以制造繁荣而闻名的温州,竟也出现了中小企业因贷款无门而“扎堆”倒闭的现象。更不用说,早已闹得沸沸扬扬的“用工荒”、“地荒”、“电荒”……

  作为一个没有原罪的产业,我们有理由傲视市场发出强劲的声音:让互联网这场阳光低碳的财富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原罪篇

  缺乏商业模式的

  2楼

  做的是互联网,玩的是融资游戏?

  2011年5月,在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骤然被破发击中。在网秦、当当网、世纪佳缘相继破发后,中国最大的实名制SNS社交网络人人网最终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几天内,部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股价跌幅过半,褪去了神奇的光环。以致被美国券商宣布禁止其客户融资购买中资上市公司股票。

  如果互联网所创造的果然是史上最清白最阳光最低碳的财富,又怎么会面临这样的危机?

  真相是:上市融资的喧嚣中,中国互联网产业依然缺少真正清晰高效的商业模式。从创意到眼球经济,流量成为评判互联网企业的核心成功标准,广告转换率仅仅是一个附属指标,最终的目的地,只是从资本市场掘得利润。

  单个的互联网用户,其本身对企业很难产生价值。只有让源源不断的用户产生越来越多的碰撞与交互,才能诞生价值产出点。

  在“包装好卖掉”商业逻辑指引下,互联网企业,尤其是当下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要满足的不是用户,而是投资人。其目的,更多的不是指向如何做好产品及服务,而是赤裸裸地指向融资套现。

  当脑子里仅仅只是有一个奇思妙想的人,也撸起袖子准备获得互联网融资——关键是,他还有可能真的能融到巨额资金——的时候,互联网泡沫就形成了。

  互联网企业真是被膨胀的资本市场给惯坏了。这一轮破发,该!

  3楼

  互联网靠什么支持利润?

  要读懂互联网的融资游戏,我们首先要探讨一下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渠道。从经济学意义来说,开放的互联网更多的像是在提供一种“公共产品”,这种产品不具备排他性。于是,这便带来了互联网时代的最重要特点——免费。

  目前,互联网企业的利润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

  广告依然是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把流量转换为广告,是基本的盈利模式。而在当下,互联网媒体的原创能力,以及广告客户的认同程度,依然远在传统媒体之下。

  收费产品及服务。比如,资源下载、收费软件、会员服务、游戏点卡等。但对于以不竞争、不排他的互联网行业,任何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都很容易找到替代品,收费带来的必然是用户的流失。

  有多少互联网企业敢于理直气壮开门见山地向用户收费?包括腾讯这样躺在巨大用户群基础之上的巨人,也只能采用免费基础上附加服务收费的“曲线救国”方式。

  电子商务。独立的销售类网站,利润依然来自于产品销售,而非网站本身。而开放性的电子商务平台,无论B2B,B2C还是C2C,利润包括产品上架费、交易额提取、广告、推广,及其他附加服务等方式。在此领域中,即使如淘宝这样的垄断者,在这些收费渠道上同样遭遇了巨大的阻力与强烈的非议。

  利润的来源成为互联网企业共同的迷惘。当腾讯、淘宝、百度等领军者都无法在盈利模式上有所突破,其他网站的日子可想而知。互联网靠什么支持利润?现在离最终的答案,还相去甚远。

  4楼

  不抄袭会死?

  顶楼上。

  互联网产业真如宣称般是靠技术与模式的创新获得利润?不妨来看一下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们。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第一生产力是什么?答案是模仿。

  以2011年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产品“微博”为例:2006年3月,blogger创始人威廉姆斯推出Twitter,用户可以经由SMS、即时通信、电邮、Twitter网站或Twitter客户端软件,输入最多140字的文字更新。此举立即被Alexa网页流量统计评定为最受欢迎的50个网络应用之一。

  一年后的中国市场上,从校内网起家的王兴,著名的海外模式模仿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作为一个拥有6.7亿QQ用户的企业,腾讯也忍不住尝试了一把。2007年8月13日,腾讯滔滔上线。

  前仆后继者络绎不绝。到2009年,微博这个全新的名词,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世界,成为全球最流行的词汇。2009年8月,中国互联网第一门户新浪网加入了微博战争。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的一年时间里,微博用户从5300万人暴增到现在的2.3亿人。

  从拷贝到走红,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完全跟上了全球市场的脚步。然而,即使有了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与大多数互联网产品一样,微博自身的盈利模式却依然不清晰。除去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和流量之外,仅靠少得可怜的网络广告,根本无法支撑它的巨大身躯。

  将国外成功的互联网产品与模式“复制”到中国市场,这几乎已成为业内的成功法则。甚至有风投人士透露,风投在考察一个项目时,海外是否有类似的成功先例,已经成为一条不成文的指标。中国互联网行业真正的自主创新能力,连资本都无法说服

  从GOOGLE到百度,从ICQ到腾讯,从EBAY到淘宝,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行业的最成功者往往同时是最疯狂的模仿者。技术在哪里?模式在哪里?创新又在哪里?

  5楼

  谁说互联网没有原罪?

  盈利模式不明的年代中,互联网产业依然囿于眼球经济的局限。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没有自身的造血机制,仅靠设想堆积起来的梦,换取所谓未来的高成长率——是什么在高成长?是注意力!注意力创造的,是什么样的财富?互联网产业的危机的本质在于,这是一场缺乏商业模式的击鼓传花游戏,一场2.0版的庞氏骗局。

  幸运的是,缺乏造血功能的互联网遇上了慷慨的献血者——资本市场。

  中国为缓解金融危机投放的4万亿元还没有完全消尽的时候,美联储又开始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6000亿美元的国债项目,使市场上涌动的金钱如过江之鲫。在这场“钱能生钱”的竞逐中,互联网成为各路资本贪婪进食的最好食物。

  风险资本的进入和退出路径都是一个套路:合伙——投资——再一轮融资——包装上市——炒作——等待接盘——套现退出。至于这个企业真实的未来,并不在风投考虑之列。只要能包装成为一个具备投资概念的创新产品,就万事大吉。

  然而,对一个没有明确盈利模式的产业来说,即使有巨量的投资,其实质依然是“每个泡沫就像一次击鼓传花”:只有在音乐停止和泡沫破裂前,将它抛售。

  当资本主导技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迷惘似乎是一种必然。尽管互联网以其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构建起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并引导人类形成并接受了一套这个虚拟世界里的行为习惯和规则,但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却缺乏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在流动。财富的真空中,这个看似庞大的产业,其本身很难产生真金白银的增值,而必须要现实社会来“埋单”。

  这,就是互联网入侵的原罪。

  规则篇:

  直播互联网

  6楼:

  网络暴民养成计划。

  维基百科: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条目,是一部用不同语言写成的网络百科全书。

  网络暴民:具有某种特征的特定网民。当你的文章或发生的事件不对他们的口味,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他们可能用最恶毒的语言来谩骂你,进行人身攻击。这种讨伐中,并不一定具有理性的判断。

  维基百科与网络暴民,看似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互联网产物。然而正是维基百科,对网络暴民的形成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

  消解权威声音的影响力,是互联网入侵的第一步。唯其如此,才能使人们摆脱来自现实社会权威的控制,建立对网络的信任。

  维基百科的出现,是网络草根力量对于权威的一次重要挑战,是互联网对传统规则与秩序撕裂的开端。从此,专业化的分工被维基式的业余网民取代,我们对世界的真实认知产生了颠覆性的偏差。

  事实上,一切网络现象都可视为“商业左右一切”下的产物。眼球经济的模式下,“网络暴民”本身就是网站靠流量和吸引力交换商业利益的绝佳工具。网站乐于为“网络暴民”提供一切生长环境,被煽动的网络事件背后,不但有网站的“置顶”、“推荐等站内推广”,甚至还是笼络专业写手、配合传统媒体的记者们,进行的一整套宣传、制造、炒作事件的精密策划运作过程。

  事件引发——引起关注——被纵容——网站操纵话语权——网民达到相当规模的网上聚集———最终给网站带来点击和流量。事件的极端炒作,往往成为网站扩大商业规模的不二法宝。

  7楼

  非理性的狗血狂欢。

  “我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我经常看的都是人文社会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2010年初,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孩,凭着这样一系列雷人言论,及苛刻的征婚条件,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

  如果没有互联网,“凤姐”的走红看上去更像是粉丝们的视力与智商出了问题。但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一切便显得如此理所当然。

  和前辈“芙蓉姐姐”一样,“凤姐”的背后,是一个专业的互联网炒作团队。凭借着海量网络信息的轰炸,硬是把这个“雷”系列的女孩推上了偶像的宝座。

  如果说网络暴民的出现,是互联网“打倒专家与权威”的胜利,那么“凤姐”之流的迅速蹿红,则是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对人类理性进一步消融的产品。互联网世界里的话语权,不是属于理性客观,而是属于多数人的声音,不是用理性来统一立场,而是用数量来压倒分歧。如果你不能认同多数人认同的,只能说明:“你OUT了”。

  当“民意”被“网络民意”所主导,当理性的防线被消解,从“凤姐”到小月月,从“山歌教”到“脑残帮”,是非、对错、美丑,都已经丧失了标准,顺从于人多势众。道德可以随欲改写,低俗可以被奉为经典。

  互联网成功打造出一场狗血的全民浮躁狂欢。更狗血的是,声音的大小,无疑控制在网站的手中。

  8楼

  贩卖人性的集贸市场。

  互联网从来不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必须让人沉迷,才能产生依赖。

  如果你无法理解“网瘾”的存在,不妨来回答一个问题:你的妻子或丈夫、男朋友或女朋友告诉你他(她)要去见网友,你会放心地让他(她)前往吗?

  当20世纪末网络聊天室、QQ刚出现时,网恋还是一个曾经单纯美好的词语。而现在,见网友几乎已经要和一夜情画上等号。

  互联网本身当然要把这归结为人的欲望之罪。

  然而不容否认的现实是,有这样一批网站,提供各种“同城交友”服务,目的直接,不加掩饰;有这样一些公开的聊天室,以“激情”为名,供网友进行“限制级”沟通。其中,不乏某些知名网站。

  在互联网上,你可以下载“禁片”,可以寻找激情,可以获得各种盗版产品,甚至可以买到违法药物,可以自我炒作,可以炫耀标榜,可以用时间和金钱为代价在游戏里充当在现实生活中遥不可及的“英雄”,可以通过出格的言论获得偏执的自我实现,可以“买”来微博上的粉丝满足那一刻的虚荣……

  仔细分析各种互联网产品,你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是冲着争夺人的注意力而设计的,对人的心智弱点了如指掌。给你一切你想要,但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这就是互联网的杀手锏,是“网瘾”产生的根源。

  无序、欲望、虚荣、惰性、自私、迷乱……网络就像一个喧嚷的集贸市场,贩卖的是人性中的所有弱点。

  9楼

  毁灭生活的碎片化黑手。

  碎片化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在其新著《浅薄》一书中,详细解读了互联网对社会进行碎片化的进程。他认为,互联网带来线性思维的消解,并承载了人类的一部分记忆功能,这使得我们的思维变得“浅薄”。技术与产业越发展,对人们思维与生活的碎片化程度就越严重。

  互联网碎片化着我们的思维。

  对网络的依赖,使人类的记忆力急剧衰退。那些被我们记忆和传诵的诗歌,都不再需要进入我们的脑海,只需要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那些似是而非的名词,都不再被我们清晰分辨,互联网上有各种明确的解释;各种各样的数字、年份、久远的事件,也能在互联网上寻得踪迹。我们还需要记忆吗?

  互联网碎片也化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准备拨打电话时,会突然转向发布一篇微博;我们准备和爱人散步的时候,会被网络小说不自觉地吸引到电脑面前;我们准备在逛街中抚摸疲惫的神经时,便宜而琳琅满目的网购空间又把我们拉回逼仄的书房;我们甚至习惯了,在聊天的间隙里,“抽点时间”出来工作。

  依赖是一种病,当我们用脑子里残存的记忆,不断在网上发布无序无理性的愤怒语言,日夜交替地重复无法遏制的网瘾时,我们的生活被完全改变了。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不再思考人生和未来。

  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过程,事实上就是碎片化程度加深的过程。没有QQ时,你并不需要网络聊天;没有论坛时,你并不需要上网发帖;没有微博时,你并不需要随时更新;没有电子商务时,你并不需要在线下单;没有网游时,你并不需要在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里与别人争斗打杀……互联网不断地制造着需求,而非满足需求,终于把我们的生活碎片化至有到处都是足以令自己进入的空间。

  10楼

  网络暴力改变商业秩序。

  2011年4月1日,当当网CEO李国庆在其微博中披露将停止在百度广告投放,“百度这种操纵搜索引擎连年抬高竞价的做法让我忍无可忍。”

  据央视报道,百度“竞价排名”占据假药产业链75%的收益,造成搜索结果中充斥假药信息。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百度被传曾涉嫌收受300万元公关费,用于屏蔽事实真相,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互联网成为无责任信息的温床,只需要一则格式化的免责声明,便能轻易置身事外,坐收渔利。于是,借刊载负面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的所谓维权网站也应运而生;在一个缺乏有效规则的空间里,垄断者可以借创新之名,行收受公关费用之实;游弋在互联网空间里的大小投机者,可以变身水军,在灰色行业中牟取暴利。

  而网民们一边以“云”的名义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创意时,一边被互联网操作者借助“云计算”的手段把这些智慧吸纳到自己的“云端”,再将这种“秩序化的云”作为服务贩卖给兼具创造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的网民们。

  11

  当互联网控制关系网。

  作为为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SNS社交网站,人人网的产品模式是:通过提供发布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某一天,你会接到现实中朋友的邀请,加入一个SNS网站,然后在其中互动、交友、游戏、联络情感。

  SNS的成功,本质上是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世界里的复制与延伸。

  即使你不为互联网之前的一切诱惑所动,你又能拒绝朋友圈子的邀请吗?互联网深谙人类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的情感逻辑,并最终用这种社会关系的复制将网民“绑架”。

  当你的亲人、朋友等社会关系都在一个网站上,你就很难从那个网站离开,因为你无法把他们一起带到另一个网站去。无论是微博、QQ还是SNS,都正在完成着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世界里的复制。通过关系网,实现对用户的自发控制。

  12楼

  网络大佬牵手“黑社会”?

  2010年10月,蒙牛集团一名高管因涉嫌策划诋毁伊利产品被警方批捕,同时被批捕的,还有负责该事件策划的公关公司负责人和一批高管。以“网络公关公司”为代表的“网络黑社会”,在这一事件中浮上水面,暴露在公众面前。

  所谓“网络黑社会”,即各种“网络公关公司”、“网络营销公司”,包括了“网络推手”、“网络打手”、“发帖水军”等不同分工。它们不仅能为客户提供品牌炒作、产品营销、口碑维护、危机公关等服务,更能按客户指令进行密集发帖,诋毁、诽谤竞争对手,使其无法正常运营,甚至控制舆论,左右法院判决。国内一批著名企业,如新东方、万科、三鹿、康师傅等等,都曾遭过“网络黑社会”的毒手。

  互联网入侵的现实社会的过程,使业内的灰色产业链,甚至早于正规有效的盈利模式建立并完善。这些号称“短平快、5万块”网络公关公司,成为网络舆论的真正主导。

  发帖能赚钱,删帖也能赚钱,这样的灰色盈利模式下,仅靠网络公关公司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我们无意追问各大互联网站在这条产业链上的地位与作用,但不言而喻的是,一家网络公关公司,基本能“搞掂”所有网站的删帖业务,其中发挥作用的也不可能全是私人关系。

  然而灰色始终是灰色。以资本为市场的互联网企业们,必须找到能够拿上台面的利润来源。规则的扭曲,理性的消解,碎片化的思维与生活……之前一切入侵的远征,不过为了这推开利润之门的一刻,而那扇门,似乎已经就在眼前。

  利益篇:隐私神马的

  13楼

  网络公关公司运作流程

  “你以为你是在网上遨游吗?其实你是在裸泳。”——有网友对如今互联网的保密性如此调侃。

  简单的流量与眼球经济下,广告仍然是互联网企业最直接和主要的收益来源。在这个充斥着海量信息的世界里,只有最精准的投放,才是网站吸引广告客户的决定因素。

  当所有的企业都在疯狂地追求着消费者数据,每一个人的手机、邮箱、地址等个人信息都成为紧俏资源。如果能配套以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相关数据,无疑更是炙手可热的产品。

  还有什么比互联网更能实现对这些个人信息的占有?坐拥一条低成本的隐私产品生产线,互联网终于找到了最直接的利润突破口,沦为史上最庞大的隐私批发市场。坐享其利的不仅是灰色产业链上的牟利者,更有包括FACEBOOK、GOOGLE等在内的众多知名网站。

  14楼

  你在消费谁的隐私?

  互联网的隐私产业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层出不穷的“门”事件。

  利用公众的“窥私欲”,各种“门”就像是一场规模庞大的隐私自助餐。猎奇者从“内容制作商”那里买到明星的“艳照”、名人的日记;“粉丝”及经纪公司通过网络公关为自己的偶象、艺人粉饰、申辩;有“五毛”之称的网络“水军”靠“合法劳动”赚取发帖费用;黑客可以制作木马病毒植入相关产品——当然随后便会有杀毒软件推出相应的“专杀”工具……网上的隐私题材炒作,已经衍生出一条灰色商业链。

  或者,你没有参与过这些活动,仅仅是在一些公开的论坛上“围观”,但你也同样成为这场盛宴的参与者。有业内人士透露,每当有“门”事件出现,网站相关页面的栏头及浮动广告,日均销售额便是平时的数倍。赖以产生利润的,正是“围观”产生的流量。

  15楼

  谁在消费你的隐私?

  全国各地老板、大小业主的手机号、家庭地址等信息,只要鼠标一点,就能轻松到手。2011年初,百度文库上出现了大批量泄露各地用户信息的文档,每个网民都真切感受到自己成了隐私生产线上待宰的羔羊。

  谁在消费着我们的隐私?

  其实只要想想自己收到的垃圾短信便不难得到答案。各种生产商、销售商、服务商,都迫切需要对用户信息的大量占有;各类广告平台,也需要海量的用户数据来提高其广告投放效率;甚至每一个普通的网民,在需要某个特定个人或群体的信息时,网络购买也成为最便捷的途径。每个人都同时是网络隐私市场的消费和被消费者,谁也无法在这场隐私的盛筵中独善其身。

  那些出售我们隐私的是谁?

  有条微博对此做了形象刻画:“网上注册要求写姓名时,在新浪注册就填张新浪,在雅虎注册就写张雅虎,在百度注册就写张百度,在猫扑注册就写张猫扑。当接到电话,问:‘是张建设小姐吗?’我知道,建行把我的个人资料卖掉了……”

  网络隐私交易中,个人获利者固然存在,然而无论就信息占有渠道,还是传播效率而言,网站本身似乎更高效。当我们在网站填写注册资料,我们的信息就已经不再属于自己。

  16

  你打得赢自己吗?

  在主流观念中,对于网络隐私的底线基本认同为“非被动”、“非商业”、“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标准。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很多调查中,绝大多数的网民都反对网站未经允许便将有隐私信息的图片公之于众,但同时也在乐此不疲地使用网络搜索观看这些图片。

  每一个网民在惧怕隐私被泄露的同时,又都是隐私这一产品最兴奋的消费者。这种矛盾使得网络隐私的底线更像是与自己为战。在这场全民隐私裸奔与消费的盛筵中,互联网有罪吗?人性本身的漏洞才是隐私泛滥的根源。互联网无罪吗?因为它的出现,才为隐私提供了裸奔的场所。

  真相篇:

  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谎言

  17楼

  你被漏洞算计了。

  在资本流向决定技术发展方向的模式下,互联网的发展不是基于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基于发掘和创造人们的需求,扩大人类的欲望。为此,它创造了一个处处存在漏洞的世界。这些漏洞看似是技术问题,但如果仅从技术层面来说,理应可以避免。

  网络投票中,如果连普通网民都能够使用各种代理服务器,投票的主办方不会不清楚漏洞的存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如果连用户都知道怎样绕过规则、炒作信用,网站管理者不会不知道怎样补缺;杀毒市场上,每次新病毒的出现,都会伴随着相关杀毒产品的铺天盖地,甚至引起人们对于二者关系的怀疑……

  互联网放任着这些漏洞的存在。对于用户,它们给了我们上网的快感。对于产业,它们给了商业操作的空间。

  脱下华丽的外衣,互联网更像是一个人为设计的充满陷阱的鬼屋。人们所迷恋的有关互联网的一切,却恰是并不存在的乌托邦,互联网本身便是一个惊天的欺世谎言。

  18楼

  互联网谎言一,免费的大餐。

  免费的浏览内容,免费的网络邮箱,免费的博客微博,免费的网络硬盘,免费的聊天工具,免费的杀毒软件……“免费”已经是互联网行业无往不利的法则,甚至是不容碰触的底线。

  然而,你真的认为自己可以免费享用各种互联网产品的大餐,而不用付出代价的吗?

  对有些用户,免费是一种撒网捕鱼的手段。以腾讯为例,先依靠免费的聊天功能建立庞大的用户群,接下来附加业务不断出现:手机绑定、问问、网上银行、开心农场……虽然这些服务也声称免费,但交不交钱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而另一些用户虽然确实享受着免费的产品与服务,但正是你的使用,成为互联网企业广告收入的来源。甚至你的个人资料,也会成为企业用以交易的“产品”。

  利用“免费”来赚钱,也许这才是互联网产业“免费”的真相。

  19楼

  互联网谎言二,“匿名”的安全。

  人们迷恋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理由,便在于“匿名”带来的安全感。然而当互联网平台与现实世界真实对接,我们却不得不主动泄露自己的信息,公开自己的身份。

  一个例子简单而极端:在实体店购物,我们只需付款取走商品。而通过网店购买一件普通的商品,却必须主动“泄露”自己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甚至家庭住址。

  使用互联网时,每一次数据的上行和下行都必然被网站所获得与监控。在这样的技术前提下,互联网信任产生的机制、基础是什么?而更大的风险在于,即使有证据证明个人信息被出卖,我们也缺乏明确有效的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

  20楼

  互联网谎言三,平等的世界。

  那是一个不受现实世界中身份与地位限制的国度,无论学历高低,地位差别,财富多寡,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畅所欲言。这是无数网民预想中的互联网世界,也是绝大部分人梦想中的乌托邦。

  然而放眼如今最火的微博,被疯狂评论与转发的,依然是那些现实社会中居于财富或权力高位的“精英人群”的言论。不但因为其有着固定的“群众基础”,更因为其有能力与需求利用各种工具与渠道,对自己进行推广。相反,草根阶层所发表的言论,却绝大部分都迅速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现实社会的关系网被日益完整地复制与移植到网络世界,包括现实世界的种种不平等。

  只要还是金钱利益在推动着互联网的发展,平等只能存在于理想。

  22楼

  互联网谎言四:公正的真相。

  你是否认为,互联网比传统媒体更接近真相?

  当你需要购买商品时,你更愿意相信开放性网络平台上的自发性评论,然而讽刺的是,你在网上看到的对此产品的如潮好评中,绝大部分可能是企业经由网络推广公司包装出的产物:论坛热帖可以由专业“写手”打造,并通过网站进行“推荐”、“置顶”;淘宝好评可以由专业或非专业网托人工完成;至于各类带有点评性质的网站,一个广告投放,便可删除所有负面评论……而这些运作手段,正随着产业的成熟变得越来越有技术性与隐蔽性。

  当网民追求公正与真相的心理被利用,网络营销与公关,远比借道传统媒体方便而廉价。一个我们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是,在互联网时代,舆论更容易被操纵。

  23楼

  互联网谎言五:正义的力量。

  2006年2月,一组变态残忍杀猫的图片被各网站广泛转载,引起网民愤怒。仅凭着网上的一幅照片,网民们通过种种技术手段,将虐猫女子的年龄、籍贯、职业等信息公之于众。继人肉虐猫女首发“网络追杀令”之后,当年又相继出现了著名的“铜须事件”、“香格里拉车祸报道事件”等,当事人姓名、电话等私人信息被网民曝光,甚至受到人身威胁。

  一系列“网络追杀令”的出现,使普通网民开始迷信,网络可以有超越现实世界的正义的力量。当这种力量被片面地夸大,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相信,自己在网上的发言可以改变现实世界的事件进程与方向。结果是,他们会整天在网上与意见不同者论战,而不会真正对自己认为正义的一方伸出现实的援手。仿佛自己表达了立场,就为维护正义做出了贡献,与生俱来的良心上的责任,也可以因此被轻易放下。

  网络上义愤填膺的口号究竟能改变现实世界的什么?“顶起来,让更多人看到。”在这样的网络逻辑与行为模式下,互联网正义的力量,更像是无责任的自我满足。

  生活与生意的本质不容虚拟

  在即将开始这场策划之前,编者突然进入了一个奇怪的梦境:梦里自己骑着一辆绿色单车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一路上,熟识的人都微笑着和对方打招呼。人们的脸上挂着亲切与温和,每一个表情与动作都无比真实而快乐……最终,将编者从梦境中拉回的,是藏在随身背包中的一样东西——一台该死的黑色笔记本电脑!编者需要用它来立即完成手上的工作。

  这无疑是一种反讽:你不是质疑互联网吗?你怎么还得靠它来工作与生活?

  生意与生活的本质是什么?也许我们从未认真地思考过。即使这个虚拟的世界能够复制我们生活所有的形式,能够承载我们生意的一切内容,又或者如某聊天工具广告所说的那样“弹指间、心无间”,我们生活的本质也是可以被复制与虚拟的吗?关于这个问题的追问,还诞生过一部著名的电影——《黑客帝国》。

  被互联网异化的世界中,我们习惯于在网上“无营养”的闲聊,却疏离于在现实中坐下来表达情感;我们习惯了网络情感的快餐,却忘记了真正细水长流的关怀;我们习惯了在不同的网页之间跳转切换,却失去了沉下来阅读一本书的能力;我们习惯了在网上义愤填膺,却无力承担起现实中的个人与社会责任……

  通过挖出并直接满足人性中的欲望与弱点,实现对人类意识的解构、影响与控制,正是藉此,从诞生至今,互联网对于人类生活和思维的改变,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的阻力;也正是因此,虽然人们早已注意到了互联网正在“碎片化”着人类的思维、社会与生活,却一直徘徊于技术与心智的矛盾,看不到让互联网真正和谐融入人类文明的方向。

  一个问题在此时似乎显得格外尖锐与迫切:互联网能否改变或代替人类的情感?当网络承载起人类的部分记忆功能,当海量信息的冲击带来线性思维的消解,情感被寄望为人类文明抵抗互联网这一工具入侵的最后防线。

  那正是人与机器的分界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