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无恙市场经济堪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0 00:33 来源: 中国经营报郑作时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什么?
虽然它有种种表象和成因,但就其本质而言,一定是生产能力过剩。而作为自由经济的载体,市场经济自发形成竞争机制,来淘汰经济繁荣时期形成的生产能力中的弱者就成为必然。
在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当下,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交互程度的越来越复杂,经济危机也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因为它的发生地和滋生地也许是脱节的,它的成因和本质看起来也八杆子打不着。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海量的现象里找到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商品的价格快速下跌,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企业过度竞争使得更多经营者不惜成本地销售产品,人们发现本来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得到的东西,现在看起来唾手可得;金融创新使得个人的未来可以无限预支,人们花钱变得越来越大手大脚而并无节制;公司的经营所得不抵支出也没有关系,因为还有上市、贷款等种种的复杂手段来帮助经营者获得现金。
每当这种现象发生的时候,经济危机就已经临近了。
人们不会知道具体会是哪根柱子的断裂造成的整幢大楼坍塌。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经济危机中的那堆炸药——也就是生产能力的过剩不消除,经济危机的魅影就不会消失。而当下的局面,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只有过剩的产能被清理出局,公司的盈利能力才会恢复,经济的重振才会可期。
如果我们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寻找过剩的生产能力的话,那么可能会不幸地发现,至少新增的生产能力大部分就在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过程,就是整个生产能力在这个国家快速上升的过程,在一个平衡的世界中,中国产能被加入而且被容纳,也会使整个世界的天平重新平衡。
但是,如果因为中国产能是新加入的产能,就认为被淘汰的产能就在中国的话,那我们肯定是错了。
因为,淘汰过剩产能并不按时间顺序,而是按盈利能力的大小。在这个方面,中国产能的优势肯定存在。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产能的背后是整个国内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劳动力优势,在于中国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渴求,还在于中国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
不过,这种优势造成的中国产能在相当领域的优势,但却不能持久。
首先是中国具有优势的低工资水平,现在将不复存在。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国内企业不可能总是把增长的希望寄托于国外市场,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危机时期,自由贸易条件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而如果中国要启动内需,悖论就出现了,低工资条件约束了人们的购买力,谁会有钱买得起自己生产的产品?
其次是中国经济中的优惠条件已经给完:政府手里的资源所剩无几,而环境约束条件正在因为产能扩大而快速增加。
在历数了中国产能的优势和劣势之后,我们发现,经济危机中应该被淘汰的产能不完全在中国。但是一旦国内优惠条件被取消,同样也会有一批企业会倒下。
产能的淘汰,就像是自然界的进化一样。新的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引起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如果说我们对人类社会的弱者可以用同情和救济来保护的话,那么这种人道主义难道对企业也是有用的吗?
真正令人担心的,正是出于种种利益考虑,国内正对这类企业采取保护。中国的企业经营者们从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已经获益太多,以至于他们现在一碰上不景气就叫苦连天,要求政府给予进一步的帮助。
而我们还听到的是学界也有相应的声音为这种叫苦代言,比如说海外投资企业可能会大批离境,投资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比如说就业率会大幅下降,从而要求政府救助。
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发生,那证明的是中国经济中的市场化条件还不够充分。很可能是因为当初吸引外资的条件过于优惠,或者是经济繁荣时期过于追求高就业率。而现在就是中国经济承受转型阵痛的时候。
如果出现投资转移,那么一定是外资在对中国现有的投资环境与其他国家投资环境之间做出比较后平衡的决定;而就业率下降,则一定是中国的教育水平不支持就业人口得到充分就业。
经济的平衡就像大自然的进化一样,它是客观存在的,扭曲它,就一定会带来整个经济环境在其他方面的更大扭曲。政府帮助可以平缓经济波动的振幅,但绝不会改变经济危机的本质。规律之所以是规律,是因为它不可能因为人为的动作而改变。
无论如何,坚持市场经济,“中国制造”才有机会在痛并快乐中成长。
作者系知名财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