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均GDP近7000美元 超沿海多省直逼广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0 00:25 来源: 中国经营报从“粗放”中走出 煤化工集群崛起能源 “金三角”
内蒙古: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新引擎
何勇
编者按/ 依托资源优势,内蒙古经济正在迅速崛起。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GDP年均增速达到惊人的18.7%,内蒙古目前的人均GDP已经接近7000美元,超过了沿海的山东、福建、辽宁,直逼广东。
以往,是资源优势让内蒙古迅速崛起,同时它又受到资源环境被日益蚕食、城市化质量不高等问题掣制,内蒙古急需摆脱仅靠卖煤发展经济的做法,能源化工业开始被视为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引擎”。 而今年6月出台的《关于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以及即将出台的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发展战略,将为内蒙古加快产业升级、转型以及环境资源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投资者看来,内蒙古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赶超沿海地区,鄂尔多斯乃至整个内蒙古正成为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崛起的引擎。
8月12日,上海浦东机场,暴雨如注,30名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PE投资者组成的考察团登上了FM9149的航班,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中国西北方的内陆城市鄂尔多斯。
有号称“温州第一投”的温州红石股权投资中心投资总监吴冽汐也在此列,尽管红石投资的项目遍布各地,但是鄂尔多斯吴冽汐还从来没来过。“听说鄂尔多斯资源丰富,富人扎堆,豪车云集,早就想过来看看有没有好的投资机会。”
其实,鄂尔多斯并不只仅仅拥有煤矿和豪车,雄厚的民间资本和大量具有潜力的项目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来此淘金。
“下周要接待北京中房集团老总来鄂考察,月底,三亚100多个老板要来鄂尔多斯考察,9月初商会刚成立的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要同30多家投资机构对接……”鄂尔多斯商会会长郗树森近期的日程已经安排得满满的,各路投资客的纷至沓来让他应接不暇。
实际上,现在从上海、北京飞往鄂尔多斯的航班几乎都是满满的,无数投资客或者是淘金客扎堆北上,此情此景,与二十多年前无数人南下广东的场景何其相似。“现在鄂尔多斯已经成为投资的热土。”郗树森表示。
1 后来居上
这里到处弥漫着一种氛围,一种冲动,一种全民投资赚钱的激情,“很像当年起步时的温州”。鄂尔多斯正呈现着一个后来居上的态势。
鄂尔多斯,一座成长迅速得令人吃惊的城市。
“十一五”以来,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的眼球。在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发展力蓝皮书》中,增长竞争力名列第一;效益竞争力名列第三,超过香港。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超过北京。 2007年胡润中国百富榜,内蒙古上榜11人,其中8人来自鄂尔多斯。
而资源是这个城市最显著的标签。目前鄂尔多斯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1/3,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1/6,“每走一步脚下踩的都是资源”。在新城宽阔的街道上,悍马、奔驰、宝马、保时捷、路虎随处可见,“站在大街上就像看车展”。全市每百户拥有私家车17辆。迅速发展的经济支撑着前卫消费观念——去沿海购置地产,打“飞的”去北京、上海、香港购物,“到了节假日,呼、包两市大商场的停车场都被鄂尔多斯‘蒙K’牌照的车占了一大半”。而15年前,鄂尔多斯的财政收入只有1亿元,而去年已达到538亿元;全市8个旗县有3个进入全国百强县,5个进入西部百强县。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并被列入中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
实际上鄂尔多斯成为新崛起的财富高地并不是一夜暴富。
鄂尔多斯是历史上著名的“河套文化”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如同特区精神、温州模式、苏南模式,鄂尔多斯的崛起也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在鄂尔多斯的杭锦旗,沙漠占了杭锦旗土地面积的40%,其中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六大沙漠,这里是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1999年,杭锦旗13万各族干部群众,慷慨解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历经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建成一条纵贯库布齐沙漠、全长115公里的穿沙公路,鄂尔多斯的人“穿沙精神”由此形成并迅速推向全国。
而有经济学家称,“穿沙精神”已融入到整个鄂尔多斯人的血液。
在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达拉特旗路与鄂尔多斯大街交汇处的北国新天地,每到晚上,这里流光溢彩,在各式霓虹灯和广告牌的映照下,各种高端品牌林立,游人如织,让人仿佛置身于上海淮海西路或者是徐家汇、五角场的某个商圈。
开发此处商业地产的鄂尔多斯市远弘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蔺财尝试过各个行业,2002年还在销售吉利汽车,但2003年当国内煤炭价格开始飙涨之际他转行投资煤矿和铁矿,2007年,当房地产投资热开始兴起的时,他又投身房地产,几乎每个行业他都取得了成功。“几乎每次转型、每次投资我都紧跟鄂尔多斯经济的发展。”他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在鄂尔多斯投资的一个外地客商说:“不知道是不是路的作用,这里的人有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只要是和发展经济有关的事,都敢去尝试。”
对此,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的理解是:鄂尔多斯过去没有辉煌过,所以没有包袱,思想解放彻底,敢闯敢干,这是贫困地区能够实现反梯度推移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原因。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鄂尔多斯时曾说,鄂尔多斯继“深圳模式”“温州模式”之后,创造了“鄂尔多斯模式”。
而通过3天的考察,鄂尔多斯带给吴冽汐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里到处弥漫着一种氛围,一种冲动,一种全民投资赚钱的激情,“很像当年起步时的温州”。
可在某种程度上,鄂尔多斯正呈现着一个后来居上的态势。2010年浙江温州GDP达2925亿元,鄂尔多斯2643亿元,尽管鄂尔多斯GDP稍微逊色,但鄂尔多斯19.2%的GDP增速远远超过温州11.1%的增速,赶超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实际上,不仅仅是鄂尔多斯,整个内蒙古经济发展也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GDP年均增速达到惊人的18.7%,2010年,内蒙古全区生产总值达11620亿元,迈入GDP “万亿元俱乐部”。 2005年的3905亿元,相当于“十五”末的3倍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目前的人均GDP已经接近7000美元,超过了沿海的山东、福建、辽宁,直逼广东。
“鄂尔多斯模式是在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涌现出的又一生动典型。它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等在我国西部地区有很强的代表性。”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调研组这样总结鄂尔多斯模式的精髓。
2 未来引擎
近年内蒙古有近半数的煤炭实现就地转化,能源化工业正在成为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引擎”。
2011年6月,《关于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区域经济专家们表示,在《意见》的支持下,内蒙古经济在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不久的将来,一个全新的内蒙古将出现在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
“这些年,内蒙古一直依托资源优势并借助重化工这种‘粗放’的方式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现在内蒙古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不仅讲求快,更要强调好的发展。像资源环境问题,产业结构升级,高科技产业提升等。据了解,高层已经不止一次地关注这个问题了,高层认为,现在内蒙古仅靠卖煤来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面对国际上所推崇的“低碳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迫在眉睫。
而为了助推内蒙古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国家正在规划“十二五”期间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发展战略(下称“能源金三角”规划)。若规划获批,对于打造国家能源基地、实施产业升级的内蒙古来说将受益匪浅。
定位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的“能源金三角”规划,其核心区包括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陕西榆林市、甘肃陇东地区,区域面积13.38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储量以及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早已具备成为国家最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富集区的条件。
“打造国家能源基地无疑是内蒙古发展规划中最惹眼的一项。”据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秀山透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打造国家能源基地,这对于地方来说并不是“常有的事”,历史上山西曾经有过这种提法,可见国家对内蒙古地区发展的重视。
随着近年来内蒙古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富民强区战略,全国产煤第一大省有近半数的煤炭实现就地转化,能源化工业正在成为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引擎”。
据记者了解,“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将以建设国家级重要能源和新型煤化工基地为目标,通过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对能源结构进行深入调整,采取建设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增加区内能源高效需求、推广煤炭清洁利用等措施,围绕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大项目,通过培育大型企业,来提高产业集中度。
目前,尽管“能源金三角”规划尚在国务院审议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能源化工业的未来被一致看好。当前,该区域布满了一大批煤化工产业项目,成为集中度较高的煤化工产业集群。而内蒙古能源化工产业正坐落于此,其中又以“呼(呼和浩特)包(包头)鄂(鄂尔多斯)”最为集中,鄂尔多斯的能源化工产业则被称为是内蒙古的精华所在。
实际上早在2000年,内蒙古确立了以“呼包鄂”为核心的特色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战略。三地找准自身优势迅速崛起。十多年来,“呼包鄂”三市经过高速发展,已成为内蒙古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圈,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2010年,“金三角”的经济总量占全区经济总量的59%,三市GDP总量达到57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10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总量的58.8%,“呼包鄂”经济发展水平已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肩。
一直关注“呼包鄂”一体化的陈耀因此建议,内蒙古要将呼包鄂城市圈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带动整个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而在对外联系上,陈耀认为,内蒙古应加强和首都经济圈的联系。目前北京到呼和浩特只要三四个小时,今后随着高铁的发展,“呼包鄂”地区和首都经济圈的时空距离将更近,“呼包鄂”地区要利用天津的出海口将其资源运送出去,同时要充分利用京津地区的人才科技资源。
在国际通道上,陈耀认为内蒙古仍大有可为,内蒙古可以跟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加强对外联系,“目前,满洲里已经设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内蒙古今后要加快开放开发的步伐,利用境外的资源加快自身的发展。”
3 克服掣肘
内蒙古城市化发展不足以及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依旧是最大的省情,通过工业化以及产业升级是带动内蒙古整个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5.4亿吨,这是1~7月份内蒙古自治区生产原煤的数量,同比增加1.3亿吨,增长32.06%,内蒙古对煤炭需求依然很大。
“要见盛观衰,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鼎盛期,就要着手谋划和加快非煤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产业支撑的发展格局,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难度不小。”2009年上任伊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就对内蒙古过度依赖能源的发展模式表示了忧虑。
胡春华的担心不无道理,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山西因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山西省煤炭开采带来了严重的水资源破坏、地表塌陷、煤矸石堆积、水土流失及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根据山西省发改委统计,因此受灾人口达到300万,而内蒙古如果不及时转型势必会步山西后尘。
而为了切实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内蒙古已经在“十二五”规划中调低了经济增速。按照内蒙古的“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平均GDP年增长12%以上,到2015年内蒙古GDP总量达到2万亿元。
但内蒙古经济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掣肘。
目前,内蒙古仍有近六成的人口滞留在农村。2008年内蒙古城镇人口城市化率为51.72%,高于全国城市化率6个百分点。但内蒙古城市化率只体现在数字上,城市化质量远远低于其他省市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抑制了消费,延缓了人口的集聚。内蒙古既需要通过提升城市化来提高工业化,也需要通过工业化来推进城市化。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希望内蒙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化,另一方面也不要成为‘超级大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聚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资源节约矛盾也都是需要不断解决的。”
8月11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了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确定了牧区发展蓝图:在未来10年的“草原新政”中明确强调“生态优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第四次召开以牧区为主题的工作会议。而上一次召开此类会议是在1987年。
此间有专家分析指出,时隔24年再次召开全国牧区工作会议,表明高层已充分意识到加快牧区发展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这次会议将对牧区作出新的定位,为未来5至10年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确定“航向”。
可以说内蒙古城市化发展不足以及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依旧是最大的省情,通过工业化以及产业升级是带动内蒙古整个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2009年11月上任,经过近两年的历练,胡春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执政思路,那就是内蒙古不再刻意追求GDP增速全国第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胡春华是从河北省来到内蒙古的。从地理角度来说,河北与内蒙古都属于北方环渤海区域。河北虽然经济较为落后,但也是国家划定的沿海地区。不同的是,内蒙古显然没有京津对河北的经济影响大,这让胡春华更能放手发展。”陈耀表示。
《关于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中对内蒙古的四大战略定位
1 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实施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以草原和森林为主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 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发挥资源丰富、靠近市场、基础较好的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大力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依托重点口岸和合作园区,加快国际通道、对外窗口及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深化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发挥内引外联的枢纽作用,努力构建面向北方、服务内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 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全面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大力繁荣民族地区经济,切实增进各族人民福祉,筑牢我国北方安全屏障,建设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边疆稳定的民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