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鸿章谈心 外来和尚好念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0 00:36 来源: 中国经营报

  雪珥

  他山既有攻玉之石,何不借以自用,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当此三千年未有之绝大变局,“借材异域”乃是我中华急起直追之不二法门。

  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

  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

  这是杜工部(杜甫)之半阙七律,老来乡居,看鸡飞狗跳,倒亦算是人生之趣。鸿章如今虽垂垂老矣,却还要坐守在这贤良寺内,看四方青天,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窝心,亦堪称一悲。

  今朝谈心,非为向往采菊东篱下,乃要探讨“邻鸡还过短墙来”。更确切说,乃是要扯扯“蛋”——后人将通晓我中华文化之洋人,称为“鸡蛋人”,取其“白皮黄心”之意。“鸡蛋人”之说,倒也贴切,与“外黄内白”之“香蕉人”、内外皆黄之“芒果人”相映成趣。

  借材异域

  “邻鸡”、或曰“鸡蛋人”之最负盛名者,莫过于英人赫德。

  此君年岁小鸿章一轮,与慈禧皇太后同年,亦属羊。曾师(国藩)比鸿章则大一轮,同为羊。四羊同朝,同办洋务,亦算是一段趣事。

  赫德初来中国,在宁波英领事官内充任翻译官,后调广州、香港等地。“长毛”(太平天国)造乱,危急上海,“江海关”难以维系,英法美三国领事遂合计设立税务司,“代”中国征税。事后为朝廷追认,英人李泰国(Horatio Nelson Lay)出任总税务司,赫德则任“粤海关”副税务司,此皆我大清命官,并非英国僚属。

  旋即,李泰国奉令赴英,采购战舰,其职以赫德权代之。自此,赫德始得与中枢亲近。赫德为人,中庸谦和,外圆内方,颇懂自抑之道,且入乡随俗,与华官及文士相处融熙,甚至唱和应酬,往来频密,不似李泰国般以“上国高人”自居。因此,朝中诸臣对赫德颇有好感,恭亲王尤甚,称之为“咱们的赫德”,赫德之字“鹭宾”亦是恭王所取,与其英文本名Robert音近。

  未几,因李泰国强争舰队指挥权,经与英方交涉再三,乃撤李泰国之总税务司职,改任赫德。此后,无论朝局如何变化,赫德之位岿然不动,及至今日,凡四十余年。

  赫德之前,海关之位向来堪称肥缺,不过肥的只是执掌海关之官员,于朝廷财政而言,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赫德上任之后,兴利除弊,大刀阔斧,竟将一腐烂残败之衙门整肃一新,其清廉高效,不仅中国、即使置于瀛寰诸国,亦是罕见。海关税收乃成为我中华财税支柱,内忧外患频仍之际,朝纲不至于瓦解,国家不至于溃决,赫德及海关之力、之功有目共睹。

  当此三千年未有之绝大变局,“借材异域”乃是我中华急起直追之不二法门。开矿山、修铁路、炼钢铁、造汽船、建炮台、设银行、清财税,凡此种种,皆无古法可鉴,而他山既有攻玉之石,何不借以自用,师彼之长,去我之短?

  外来和尚好念经,正因本地和尚不会或不善念经。恭王曾言:“今中国议欲讲求制造轮船机器诸法,苟不籍西士为先导,稗讲明机巧之原,制作之本,窃恐师心自用,枉费钱粮,仍无裨于实际。”为政当家者,最忌的乃是闭门造车,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何况一邦一国?

  我中国自开办洋务以来,朝廷与地方皆聘有相当洋员,西人所谓“智力引进”也。各处相加,鸿章估摸总有近千人之多,亦可算是三千年未有之博采群贤。洋务诸业之点滴成效,与“借材异域”息息相关。后世之人切不可因洋务变革远未至臻至善,而归咎于“借材异域”之策。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国之自强变革,等不得,却也急不得,总要靠积少成多。

  真材实料

  鸿章此生,与洋员结缘颇多、亦颇深。其中不少洋员,亦由鸿章礼聘来华,并受鸿章节制。朝夕共事,自然感触颇多。其中之要者,在于洋员其实亦与华员一般,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识才辩才,端的是对鸿章绝大之考验。

  大略而言,洋员可分三等:

  其上者聪明卓绝,别有奇思,大抵业精于专,质刚而锐,崇信重义,戒隋恶贪,操作有恒,朴诚无饰,认真办事,出于性成,此其所长也;

  其中者,亦能循规蹈矩,守法奉公,遇事躬亲,不旷厥职,至别出心裁,非尽人皆得;

  其下者,骄悍欺人,不遵约束,资质多钝,固执不通,垄断居奇,党同伐异,至若耽淫酗酒,更甚华人,近来到中国愈久,习染愈深,轻薄中华,夸张傲恃,其黯者,每妒人之师其技也,或秘不尽传,或为不尽力,耽延时日,恋取薪水,诡诈相师,狡绘百出。间有本非专业者,挟技售欺。

  汉阳铁厂即是吃了洋“南郭先生”之大亏。洋员化学师误断该矿含磷量低,误用熔炼之法,所出之钢,质脆易断,凡十余年,损失极重,教训至深。

  我中国“借材异域”,这选材之道即为根本,不可不慎哉。鸿章亦时时自警:雇佣洋人,必须有真实本领,归纳而言,总需符合“专门名家”、“才能出众”、“惜听调度”。

  赫德抑或可算例外,其在英国本土并无丝毫财税经验,初当大任,纯是侥幸——洋务初开,我中国对外洋懵懂无知,对洋人之才具也无从考查,抓到篮里就是菜,却阴差阳错地成就了赫德的一世功名,此时赫德之幸,亦是中国之幸。日后赫德独领财权数十载,靠的自然不再是运气,而是聪敏勤奋、办事尽力、思虑周详,终于自成大家。

  聘请洋员,朝廷往往不惜重金。洋员薪俸之高,不仅超出华员数十倍乃至上百倍,亦比起本国之收入高出许多。鸿章亦以为,洋员无论才具大小,能不远数万里而来,所图者利耳,惟饵以重利,彼方挟所长而乐为我用。

  厚给薪水,奖以虚衔,这是牢笼豪杰之士的不二法门,中外皆然。高薪厚禄倘运用得法,以其本领之高下,定薪资数目之多寡,足可令洋员优胜劣汰,精益求精。如此我中国虽薪水多有耗费,然与暗中所得之利相比,依然是合算的买卖。

  权自我操

  鸿章与洋员交往,颇有心得,简而言之,就是不卑不亢、公而忘私。

  譬如赫德,世人皆以为鸿章与赫德不和,鸿章亦的确多番提醒朝廷,需对赫德之揽权多加戒备。其实,于赫德之人品操行、才干阅历,鸿章颇有惺惺相惜之感,而鸿章之所以斤斤于约束赫德之权,乃是为公,绝非徇私。

  财权与兵权,毕竟是国家重器,不可轻赋外人,此亦是列国通例。我中国为图富强,已经从权变化,殊为不易,倘或不能时时加以戒惕,防微杜渐,则一旦有事,必立见其害。李泰国当年谋夺兵权,所幸朝廷亡羊补牢,果决明快,虽损失近百万白银,终算断绝了一大隐患。

  于外来和尚自身而言,要真正念好经,除真材实料之外,尚需懂得火候、分寸。多数洋员不安于位、或难安于位,即在于自大骄纵,不敬中国,且言过其实。鸿章等督抚大员,最忌的就是洋员骄狂越权,张香涛(张之洞)督建卢汉铁路,即明令所用洋人,倘不敬中国官员,或干预地方事务,或滋生事端损伤华人者,一概开革,绝不宽贷。

  自强之本,以权自我操为本。人恒自重,方得他人敬重。外来和尚虽能念经,毕竟只是游方和尚,倘或夺了庙产,那就真成了“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洋务各厂、局中,但凡对洋员不能严加管束的,洋员则非奸伪即跋扈,刁难挟制,流弊甚多,糜费颇巨,未见其利先受其害,如汉阳铁厂;或垄断采购,以次充好,上下其手,从中渔利,或仅授老旧之技,如江南制造局所制之枪炮,式老而价昂。

  平心而论,洋员看似较华员自律,并非其天性如此,乃是西洋诸国制度监督之功。凡轻诺弃约者,于其本国断难容身。而我中国,虽有圣贤教诲,信义二字却依旧如登蜀道,行路艰难。大势若此,洋人久历中国之后,入乡随俗,和光同尘,亦大有“学乖”之徒,成了中国官场之老油子,棱角皆无,世故油滑,不再坦荡如故,此亦可一叹也。譬如北洋提督德国人汉纳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为我中国多次出生入死,诤谏时弊亦颇有风骨,但几番官场蹉跌之后,竟一反常态,成了庸俗滑吏。

  外来和尚总归是要走的,要害在于,外来和尚离去之前,本地和尚能否真地学会念经?倘若仍是滥竽充数,有口无心,则即便“权自我操”,又有何益呢?……(23)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职业商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中国改革史窥探者,著有《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国运1909》《绝版恭亲王》等。雪珥信箱: snowswords@hotmail.com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