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抱大”的国企能成为中国的“苹果”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4 10: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美国苹果公司股价连涨8年之后,终于攀上全球市值之巅。8月中旬,苹果正式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相关数据披露:今年7月,苹果所拥有的现金及有价证券达到761亿美元。而此时,美国财政部的总运作现金余额为737.7亿美元。也就是说,苹果已经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境地。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曾经是一个濒临绝境的公司,1997年时市值只有微软的1/5。当年乔布斯回归时,苹果已连续两年亏损18.6亿美元,面临破产窘境。之后,乔布斯实施了一系列复兴计划,秉持“良好的用户体验是苹果的根基”这一理念,让一个看起来很“传统”的公司最终超越了许多实力曾比苹果强得多的企业。
苹果富可敌国的确让我们羡慕,但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突飞猛进,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却没有诞生一家像“苹果”这样的企业。有分析认为,“苹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靠政府扶持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而中国恰恰缺乏这种企业诞生的土壤。目前,中国的主要产业主要由国有企业主导,即使在内地之外的香港,上市的中国大型企业也集中于两大板块:国有资源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
事实上,中国国有企业行业垄断的实质就是行政性垄断,这种垄断主要表现为限制竞争,延缓产业技术升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干扰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这,是中国无法产生世界顶尖公司的原因,“大而不强”成为中国企业的“长期之痛”。例如,中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三个“世界之最”——第一生产国、第一消费国和第一出口国,但至今尚未有一个能像“苹果”这样在全球“执世界信息产业之牛耳”。
为了追赶全球的顶尖企业,中国也选定了自己的种子选手,如中石化、中石油、宝钢、工行等,但这些企业都是靠国家力量、靠政府“抱大”的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一般来说,国际顶尖企业基本上都是靠市场竞争力、靠产品品牌打拼出来的,而中国的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许多企业徒有规模,缺少内功,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常被扫地出门。
像宝钢,在中国算是庞大的国企,在国内也收购了不少钢企,但始终未能走出国门。而钢铁巨头米塔尔,虽然不是印度的国有企业,但我们看看它在全球的布局,远比中国哪一家国有钢企都更具竞争力。米塔尔8年内先后吞并了6家世界上的大型钢铁厂。2007年,米塔尔兼并欧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钢铁巨头阿赛洛公司,成为全球钢铁业的超级霸主。米塔尔的成功,不是靠印度政府的资助,而是靠自身实力,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参与全球竞争,而这一点正是中国国企最欠缺的。
正如著名民营企业家冯仑所说,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因此,最好的自保之道是远离国有资本的垄断领域,偏安一隅,做点小买卖,积极行善,修路架桥。冯仑的观点虽然有些悲观,但却道出了民营企业的处境。
与“苹果”身份一样的中国民营企业,却没有“苹果”那么好的发展机会,在全球500强中也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这是一个制度性的难题。在全世界所有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中,中国是少有的以所有制性质来分配公共资源和政策资源的国家之一,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享受着不同的政策待遇。
这也许是中国没出现“苹果”的根本原因。当然,这涉及到中国经济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但要培育中国的“苹果”,就必须给需要走“苹果”道路的企业提供宽松的发展土壤和环境,否则,培育国际顶尖企业将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至于行政性垄断对国企的保护,在当前全球竞争的环境下,则就更不利于提升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不利于产生“苹果”式的国际顶尖企业了。(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为什么我们只能“啃”苹果?
苹果公司为何能坐上市值第一的王座?
乔布斯卖苹果,我们“啃”苹果
中国何时能长出世界第一的“苹果”?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