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姚明已有三种商业模式 或开辟姚式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11:47 来源: 《销售与管理》杂志

  中国体育界成功转型的前辈亦为他提供了多种借鉴,但也许姚明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模式,毕竟姚明就是姚明。

  2011年7月20日,对姚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他在这天退役,结束自己的篮球职业生涯。

  20日下午,一场以“明谢”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让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成为世界体育界的焦点。会场中外记者300多名,长枪短炮,央视破天荒的5小时直播,就连老对手科比当日抵沪的行程也显得黯然失色。

  姚明走上前台,以一贯沉着、平静的语调宣告,“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无论是对我以往的篮球职业生涯,还是未来的个人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去年年底,我的左脚第三次应力性骨折,我不得不离开赛场。今天我要宣布一个个人决定:作为篮球运动员,我将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正式退役。”

  “谢谢大家!Thank you!谢谢侬!”低调谦虚而又蘸满感情的发言稿,一共出现了22个“谢谢”,涵盖了身边所有的人以及“姚蜜”(姚明的粉丝)和“姚黑”们(不喜欢他的人)。

  一个星期前,退役消息就已传遍网络,但姚明亲口说出时,在场的女记者还是哭了。姚明也坐在场下,偷偷拭着眼睛,有人说,是在擦汗,有人说,他哭了。姑且认为他哭了吧,这样更符合球迷的心情。其实,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发布会,搞体育,如同做演员,是一个吃青春饭的活儿,退役是早晚的事儿,只是大伙很关心,退役后姚明和他的团队会做些什么。

  “今天退役了,一扇门关上,另外一扇门则徐徐打开,门外有崭新的生活等着我认真品味。”诚如姚明所言,关了一扇门,开了一扇窗,生活只不过是换了个场地。

  弱冠之年,姚明进入NBA,将青春的日子,献给了篮球。刚过而立之年,姚明选择了退役,人生成型期,他会开启怎样一扇门?是像李宁一样从商?还是像邓亚萍一样从政?抑或像郎平一样从教?当姚明不惑之年时,他又会在哪里?

  球场往事

  姚明出身于篮球世家,父亲姚志源曾于70年代在上海男篮打球,后退役当工人,母亲方凤娣曾为中国国女篮主力队员。打篮球,亦可以称之为子承父业。

  身高2.26米的姚明在1997—1998年赛季代表上海队征战CBA联赛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2002年,22岁的姚明闯入NBA,加盟美国休斯敦火箭队,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外籍状元秀。

  别看姚明的英语很溜,登陆NBA初期,语言障碍成为他训练中最大的绊脚石。翻译潘克伦为了帮助他尽快度过适应期,几乎和姚明形影不离,甚至住在姚明家里。用其努力换来的英语飙升,让他在球场上发挥的更自如。

  随后,战场上捷报频传。首个赛季,姚明就代表球队参加了所有82场比赛,其中72场以首发身份出场,并以新秀的身份出现在了全明星赛场上。

  在整个NBA生涯中,姚明一次入选最佳新秀阵容,四次入选年度第三阵容,两次入选年度第二阵容。在NBA效力期间,对东西方篮球做出卓越贡献的姚明曾两次登上《时代周刊》亚洲封面,两次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人,被美国《体育新闻》评为职业体育最有影响力的100人。

  接连的曝光度,让姚明的影响力骤升。在公众面前,姚明时而幽默自如,时而紧皱眉头,这般神秘的形象,让外国人感到意外,他们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运动员。

  就在姚明刚进入NBA后,据姚之队成员透露,姚之队为姚明制定了三个“两年计划”,目标是6年之后,姚明开始挑战迈克尔•乔丹和泰戈•伍兹的商业成就。

  随着姚明的战绩渐佳,姚之队也随之成长。然而,随着荣誉一起来的还有伤势,14年的职业生涯,9年的NBA征战,姚明已经伤痕累累。因为伤势,他在NBA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火箭对阵奇才,仅逗留了6分钟,被迫离场。

  “去年底我左脚第三次应力性骨折,不得不离开赛场。半年多来我内心十分纠结。”在姚明的左腿上,至今仍有24颗钢钉没取出,重达半公斤左右,因伤退役,多么的无奈。

  没有拿过NBA总冠军戒指,追求完美的处女座姚明选择了坦然面对,“不能改变的事情不用去多想。而且,留些遗憾有个念想,也是挺好的。”毕竟姚明还想陪着女儿一起奔跑玩耍,而不是戴着护具,拄着拐杖。

  相比于一些运动员留给外界的“为国家而战”的运动机器,姚明显然不是。,球场之内,他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球场之外,他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家庭的一员,甚至可以说,他是一名深谋远虑的商人。

  兼职“姚老板”

  在中国的运动员中,姚明可以算吸金能力最强,也是具有相当可观商业价值的运动员之一。

  就在姚明退役说法漫天飞的时候,媒体给他狠狠的算了一笔帐:从2002年开始征战NBA到2010年,都是他财富积累的时间,姚明的职业性经济收入和商业代言收入,9年累计收入已经超过20亿元人民币(未缴纳各种费用前)。

  对于退役,姚明早有打算。刚入行时,姚爸姚妈就告诫他,“你要做好准备,这些东西每天都可能离你而去的。”在退役新闻发布会上,姚明说,他一直记着这句话,所以一直有一种紧迫感在心里。

  任职NBA期间,姚明还兼作着老板,他的投资领域涵盖了网站、餐厅、地产、股市、酒店、体育等六大领域。

  姚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就是2005年5月在休斯敦最繁华的高档餐饮街的“姚餐厅”,姚明只投资了一个名字。2006年,音乐发烧友的姚明投资了国内一个提供正版音乐下载的网站——巨鲸音乐网。

  2007年夏天,姚明与美国最大的私人连锁健身机构加州健身联手开办的“加州健身姚明俱乐部”在北京世贸天阶开张。同年11月,上海分店开业。同年12月,姚明入股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是他目前最成功的投资项目。

  2008年,姚明在北京通州投资兴建了一家名为“太阳花”的准四星级酒店。2009年7月15日,姚明收购上海男篮全部股权,成为“姚老板”。

  姚明是大家印象中典型的精明上海人,他懂得如何利用当下的商业价值转化为未来的收益。2006、2007年姚明品牌价值还在鼎盛时期,他把商业价值名声带来的广告合同部分换成了一些公司的股份。

  对其资产进行了梳理,媒体纷纷发出姚明退役不差钱的声音。虽然姚明没有高调宣传其经商之道,但不难发现,这些有意无意的项目投资,都流露出姚明的经商头脑,或者说他的经商哲学。当然,这也并非姚一个人的成果,还离不开他背后的团队——姚之队。

  品牌管理的潜质

  在运动冠军退役后沦落为搓澡工或街头艺人的消息相继蔓延后,运动员如何经营自身、建立自己品牌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人们的面前。

  关键体育营销机构总裁张庆认为,“在运动员职业生涯过程中以及之后要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需要进行多方面个人品牌塑造和管理。”在他看来,运动员职业生涯阶段的上述价值表现为:竞技表现、发展潜力、外在形象气质、曝光率、个人声誉、所从事项目的市场基础、自身吸引大众的个人经历与事件等多个方面。

  作为成功的篮球运动员,姚明靠的是自己的实力;而作为商业符号的成功,姚明更多依靠的是其团队——“姚之队”的力量。

  成立于2000年的“姚之队”,是姚明的商业规划团队,在姚明此前的职业生涯期间,甄选代言品牌、经营姚明投资的各个项目中,“姚之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姚之队的成员共有六个人:美国BDA体育管理公司总裁比尔•达菲、姚明的表姐夫章明基、BDA公司市场主管比尔•桑德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约翰•海金格博士、中方经纪人陆浩和律师王晓鹏。在内部,他们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机制,但姚明有一票否决的权力。

  “姚之队”负责人章明基曾表示,姚明刚登陆NBA时,定位是年轻化。后来通过各种策划,将他刚进NBA的“愣头青”形象塑造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中国制造”,甚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评价姚明说他是“中国对美国最大的单笔出口”。

  但是,在姚明的朋友眼里,姚明之前诸如投资酒店等领域的不成功,与姚之队主体的西化思维模式也有关系。面对这样的形势,退役之后,姚之队原先的定位——姚明的商业规划团队和经纪人团队——看似有些力不从心。

  他的朋友分析称,如果姚明真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那么目前姚之队需要从经纪人团队逐渐发展至经理人团队。

  在充分开发个人商业价值的同时,姚明也不忘回馈社会,他成立了姚基金,致力于助学兴教、促进青少年健康与福利等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并且已经开展了多场NBA中国慈善赛。

  这对姚明来说,全方位品牌形象的塑造,为其商业价值也灌注进坚实的力量,对其退役后的商业道路,也做好了铺垫。姚明退役后,以姚明为核心的品牌应会有较大扩展,它可能成为一个泛体育类的品牌,甚至,它还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品牌,而且还是一个国际交流的品牌。

  不是每个运动员都可以像姚明这样,尤其是在中国。但是姚明有丰富的篮球经验,充裕的资金,还有先前的从商经验及基础。他有信心靠自己的运动实力养活自己和身后的教练、商业运作等团队,并开拓更大的事业。

  那么,未来的姚明和他身后的团队会走向何方?

  姚明第二季

  中国体育界成功转型的前辈亦为姚明提供了多种借鉴,但也许他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模式。

  昔日的乒乓球女王,邓亚萍,如今已成功转型为一名官员。但对于姚明而言,这是条窄道,在国外征战多年的他,早已习惯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思维模式。

  做强“姚基金”。退役发布会上,姚明说,他会继续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依靠个人基金,帮助更多的人。但“姚基金”只能是姚明的兼职,毕竟这是一个投入不产出的工作,退役后的姚明,广告收入必定大幅缩水,他不能如李连杰全心扑在“壹基金”上。

  篮球,姚明必定不会放弃。姚明说,离开赛场,但是不会离开篮球,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是他篮球的延续。这个09年就已投资的篮球队,承载更多的是感情,短期难以获利。但凭借多年NBA打球的经验,对于NBA球队如何做市场,如何做社区关系,如何让一支球队跟城市产生联系,早于耳濡目染,姚明说,他正在用心管理它。

  姚明此前众多的投资,合众思壮最成功。此前,有传言说在与合众思壮合作的时候,姚本人逐一查阅合众思壮及所在行业的资料、数据、分析报告,并很直接地就合作细节提出疑问。最终在2007年12月签下合同,合众思壮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郭信平将自己名下0.75%的股权转让给姚明。去年4月合众思壮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姚明的股权市值最高时达到近8000万元。

  其次是巨鲸音乐网和“姚餐厅”,去年10月份巨鲸网发布消息称网站盈利尚可,而“姚餐厅”据说获利不多。相比之下,“加州健身姚明俱乐部”及酒店更不理想。

  综上,可以总结出姚明已有的商业模式:一是自己“发烧”的产业,二是以个人名字入股,三是与个人形象相关的产业。虽然有亏有盈,但退役后可以更专注的放在商业上,学习有关投资领域和运行模式方面的知识,成为专职的“姚老板”。

  曾有记者问姚明是否会如李宁一样建立一个自己的品牌,姚笑答:“那也要他们把品牌还给我呀。”由此可推测,姚明有这意向,而且野心并不在李宁之下。

  退役新闻发布会上,姚明说,他希望交更多的朋友。是的,姚明第二季刚刚开始,变数未可知。

  中插:姚明懂得如何利用当下的商业价值转化为未来的收益。还在鼎盛时期,他把广告合同部分换成了一些公司的原始股,或者是股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