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企大佬如此牛气 傲慢康菲谁在撑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4 22:15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单一良报道

  要评出9月3日媒体的“雷人”之语,莫过于康菲员工的“我们就是骗你的”。尽管康菲石油刊发声明称“央视的报道与事实不符,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的康菲中国员工没有发表该言论”,但央视现场镜头和对讲机声音无疑让康菲的声明显得有些虚弱。

  康菲员工到底有没有说“我们就是骗你的”这句雷人之语,如今看来已经并不重要了。因为康菲石油在蓬莱19-3油田漏油事件发生后所表现出来的“牛”气,已经是昭然天下。8月31日,康菲公司向国家海洋局提交了总结报告,声称已经完成“两个彻底”的要求。9月2日,国家海洋局认为康菲石油并未完成“两个彻底”要求,要求康菲石油在蓬莱19-3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钻井、停止油气生产作业(“三停”)的最新决定。此前,康菲对中国媒体的态度就显得“傲慢”。从6月初蓬莱19-3油田B、C平台发生溢油事故以来,围绕油田作业方康菲石油公司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过。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指责,康菲一直没有做出让公众满意的行动。如今,新溢油点仍在出现,溢油量继续飙升。而在众多镁光灯下,康菲公司竟然敢于公然撒谎,确实让人吃惊。

  据了解,康菲公司由康纳和菲利普斯在2002年8月合并组成,从而成了美国第三大、世界第五大的上市石油企业。按说,这样的国际知名公司不该出现如此“低级错误”。毕竟墨西哥漏油事件对BP的重创就是前车之鉴。在过去一年时间里,英国石油(BP)通过该公司创立的一家基金向大约20.44万名索赔人支付了超过50亿美元的赔偿金。

  因此,面对公众和媒体,这些外企大佬自然应该“双手作揖,满脸堆笑”了。但奇怪的是,康菲中国并没有其他大佬们的风范,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民众对信息知情权的底线。是什么让康菲这样一个“外来人”敢于在别人家里“傲慢无礼”?

  法律漏洞肯定是其敢于怠慢的主因之一。有网民分析说,康菲公司在这次溢油事故中看到的是法律的漏洞。相信这样的大公司,在投资之前应该对包括油田溢油等的风险早有预估。现在污染事件真的发生了,康菲公司仍然有恃无恐,原因就在于人家早对中国的相关法律摸了个门儿清: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最高处以20万元以下罚款。这对于康菲公司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

  署名“花甲子”的博客也指出,康菲在大面积溢油污染面前,不是采取永久封堵和敢于承担的积极态度,而是采取能瞒则瞒,能拖则拖,能赖则赖的战术。这与我国法律缺少坚牙利齿直接相关。两年前,当BP(英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惹下溢油之祸时,美国人捧出一大堆法律,如《石油污染法》、《濒危物种法》、《清洁水法》等,罚得BP无话可说。

  还有网民质疑我国对跨国企业的监管缺失。网易网民“草根论者”说:“有个怪现象,就是很多本来奉公守法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待得久了,就不那么安分守己,什么造假,污染,骗人的事都干得出来,而且傲慢无比。”

  同时,记者发现,发生漏油的蓬莱19-3油田分别由中海油和康菲中国共同拥有,两者所持股份分别为51%和49%。也就是说,康菲身后还有“大鳄”——中海油。其实,早在7月1日,中海油就这个漏油事件作出正式回应,宣称原油渗漏点已经得到控制。如今,处于风口浪尖的“康菲”替代了中海油出面,但有“大鳄”撑腰,“康菲中国”自然底气十足。有媒体评论认为,大海深处的采油作业,是极其专业的领域,公众无力监督,监管部门往往也鞭长莫及,因此,最好的监管方式,莫过于内行监督内行。尽管按合同,漏油平台的开采完全由康菲公司承担,中海油并未介入。但公众还是希望看到,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益的中海油应当以其专业能力,积极维护本国利益,督促合作方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进展,而不是藏在幕后,如同消失了一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