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资走出去”无奈泛政治化陷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5 04:44 来源: 深圳商报

  □ 西蒙周

  关于中资“走出去”,上周有两单新闻很值得玩味。一单是,陷于破产困境的洛杉矶道奇棒球队,传出有中资收购。报道此事的《洛杉矶时报》说,一个由中国官方基金在背后支持的投资机构,提出了作价为12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另一单是,中国富豪黄怒波准备投资1亿美元购买冰岛东北3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来修建宾馆和开发生态旅游。但消息刚传出,西方舆论就开始质疑,黄怒波曾在建设部等国家部委工作过,这笔投资因而可能有着特殊的投资目的。

  这两单收购传闻有一共性,就是西方舆论有意将投资主体官方化,并以此为中资收购制造障碍。在美欧普遍陷入债务危机、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当口,西方这种对中资欲拒还迎的复杂心态,透过这两单传闻暴露无遗。

  《洛杉矶时报》针对道奇棒球队可能被收购,在报道中无法提供更多细节,但却一口咬死出资的投资机构具有中国的官方背景。12亿美金,折合人民币76亿多,这是一笔不菲的投资;中方此次要买的不是传统的美企股份,而是要涉足以往从未涉足的体育产业,有这样的双重因素,投资主体的官方背景就变得异常关键。《洛杉矶时报》语带双关的报道中,明显是在质疑中资收购道奇棒球队的动机是否纯正。

  现在无法查找到关于此单收购更多的情况,但对一个6月份即提交破产申请的棒球俱乐部,实在看不出中资提出收购有多少可能性。其一,中国人对职业棒球如何经营和运作缺乏认识;其二,棒球在中国属于冷门项目,国人对其缺乏热情;其三,道奇俱乐部在美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美国有色人种对它钟情不二,中资介入一招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在道奇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中,唯一和中国扯上关系的,就是它在十年多以前先后罗致了台湾球员陈金峰和郭弘志,并在2010年访问了台湾,引起岛内不小的轰动。但即使如此,从资本逐利的本性判断,中资介入道奇的理由仍不充分,中资不至于为了和谐两岸关系,舍本求末绕个大圈跑到美国西部投资。在很难读懂投资动机的情况下,《洛杉矶时报》报道的真实性首先值得怀疑,至于它咬死投资的官方背景,就更显得别有用心。

  再看另一单报道,在冰岛买地投资的消息传出后,黄怒波就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他很是担心舆论炒作令投资无端被政治化。黄怒波的投资,论及绝对金额,只有1亿美金,并不很大;但他要买的地却很大,足有300平方公里,相当于冰岛总面积的0.3%,相当于1/4个香港;更要命的是,这片土地除了靠近潜在的深水港口,还有着冰岛最大的一条冰川河流。有评论解读,如果全球持续变暖,北极冰川融化通航,黄怒波将要买下的这片土地,就有望成为亚洲货物运输的一个中转站。对此,西方媒体再做延伸议论,他们担心中国通过这笔交易获得向北极地区扩张的战略立足点,并进而控制西方的咽喉。

  对于这些泛政治化的解读,黄怒波没有愤怒,只有无奈。他的无奈在于,迫于土地归属的单一性,他是被迫要买下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其次,他所以到冰岛投资,纯粹是因私人关系和个人爱好,与官方没任何瓜葛;再次,他购买土地的资金是完全自有。为了与所谓的战略动机撇清关系,让西方人放心,黄怒波甚至承诺,放弃对流经这块土地的水资源的任何权利。

  黄怒波的无奈,其实代表着中资的无奈。《洛杉矶时报》的报道,则代表着西方对中资惯有的异样眼光。两者殊途同归:作为资本,中资在西方眼中并不意味仅有逐利的属性,而是以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为基本功能,至于逐利,则是等而下之的考虑。简单说来,中资已被西方视为“国家资本”的等名词。

  这是中资“走出去”最大的难题。就短期看,此题近乎无解;长期看,中资除了要付出耐心的解释和等待外,更重要的,是要实际做给西方看:资本就是资本,资本只是要逐利;也要以此敲打西方:你们不是崇尚简单化思维吗,干嘛一遇到中资就这样富于想象力?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图片说明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