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人银行困境调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6 09:45 来源: 《董事会》文/王元龙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需求早已出现,然而,中国本土商业银行尚没有一家能够提供全面的私人银行服务,从中国目前的现实环境来看,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发展还受到一定的制约
关于私人银行,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根据美国众议院有关法律的规定,私人银行是指向拥有高净资产(HNW-High Net Worth)的私人客户个别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中国银监会认为:“私人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代理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 这是国内首次正式提出私人银行的概念。
1.7万亿财富蛋糕
私人银行在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遍,但客观地说,目前中国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业务正在起步。2006年以来,随着主要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取得重要进展,以及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私人银行业务成为各家银行关注的焦点,面对外资银行对国内市场中高端客户的激烈争夺,为了留住、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户,各金融机构纷纷涉足私人银行业务。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在中国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此后,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从外资金融机构到国内金融机构,从大型国有银行到股份制银行、从城市商业银行到农村信用合作社,各类金融机构都在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一市场。
到2010年年底,已经有16家外资银行机构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其中包括汇丰银行、花旗银行、JP摩根、瑞银集团、渣打银行、东亚银行和法兴银行等。而目前在中国私人银行市场上,有113家本土银行机构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其中包括5大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5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部分农村信用合作社。据中国银监会统计,中国银行业在个人财富管理领域的资产规模,已从2005年末的2000亿元人民币,猛增至2010年末的1.7万亿元人民币。从各家商业银行披露的情况来看,都在竭尽全力拓展私人银行市场:
中国银行宣称,到2011年底,其私人银行客户将达到2.5万个,年增长率超过40%,管理资产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已在境内建立了17家独立的私人银行分部,在海外建立了3家私人银行服务机构;中国工商银行拥有约2.2万个私人银行客户,管理资产规模逾4180亿元人民币;中国建设银行在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方面有1800名雇员,存量客户和准客户大约有10万个;民生银行千万元以上的人民币资产私人银行客户有数千个,总体的资产管理规模也达到500亿-600亿元人民币;中信银行截至2010年底,已有1万个私人银行客户;招商银行行长则宣称其“私人银行客户增长1.2万人,人均净投资超过100万以上,不小心我们做到了世界第四”。
各家金融机构之所以如此青睐私人银行业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和最具潜力的私人银行市场,这一市场蕴藏着巨大的甚至是无限的商机。2011年6月,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31%,已超过100万大关。据估算,目前中国已有111万百万美元资产富豪,而2005年仅为12万,6年间增加了将近100万。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的数量仅次于美国的522万和日本的153万,位居全球第三。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一数字将进一步迅速扩大。
《欧洲货币》做出的判断具有代表性:中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和最有利可图的财富管理服务和产品市场之一,中国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行业将拥有一个非常广阔、富有活力的市场。
正如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所指出:对中国银行业来说,财富管理业务已经变成一项重要的战略业务内容,并成为银行树立品牌形象、培养和保留优秀人才的强大动因。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已经成为中国银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和改善业务结构的战略举措。
私人银行远不止是理财中心
作为国际主流商业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之一,私人银行服务站在客户个人的立场上为其设计整体的解决方案,其服务理念与其他金融服务截然不同,其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却比贵宾理财要丰富得多。
从客户的需求来看,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拥有高资产净值的私人客户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资产增长迅猛、资产分布广泛、对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求高等特点;另一方面,这部分高资产净值的客户大多拥有自己的实业或担任公司高管,缺乏打理个人庞大资产的时间、精力和专业知识,同时,面对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和泛滥的资讯信息,财富拥有者对于如何配置个人资产,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往往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和可靠的咨询顾问服务来帮助解决其面临的问题。这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大力拓展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基础和动力。
但从中国目前的现实环境来看,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市场需求早已出现,然而中国本土商业银行尚没有一家能够提供全面的私人银行服务,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银行发展还受到一定的制约。一是银行监管政策的限制,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尚不能全面涉足证券、信托、保险等各种金融领域,无法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跨区域(含跨境)、全面的资产管理和代客理财业务,影响了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效率和实施效果;二是相对于国外成熟的金融市场和投资产品、风险对冲工具等,国内的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和逐步完善阶段,金融市场的不发达、投资产品和风险对冲工具(如期权等)的不丰富等,也直接影响国内银行在财富管理业务上的表现。
从短期来看,中国私人银行可选择的定位是:在现有理财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对高端VIP客户的分层服务,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方面,比现有的理财中心更加出色和完善,充分体现出私人银行服务的高贵、私密与专享;在资产管理方面,逐步探索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完善私人银行运作流程和产品体系建设,同时,以私人银行为龙头,整合银行的理财体系,面向全行理财体系提供专业的服务与支持,提升全行理财业务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中长期目标来看,随着国内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金融市场的成熟以及金融创新产品的日趋丰富完善,私人银行最终将实现真正意义的以代客资产管理为核心的财富管理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成为面向最高端个人客户提供全面的专业化、国际化、个性化财富管理服务,满足其财务规划、资产管理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需求,也将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中心之一。
突破发展瓶颈
从总体上看,中国在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服务理念落后、产品狭窄、管理信息系统滞后、风险控制和监管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的瓶颈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国民财富的迅速增长,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有序发展,这就要求突破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六大瓶颈。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模式模糊。中国银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特征是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这种集中、单一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发展模式只能适应相对稳定、封闭和低层次竞争的市场环境。国内银行长期以来遵循“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开发思路,在产品开发方面普遍存在不求质量、不计成本、不讲市场的现象。由于利率等主要市场工具受央行规定限制,各家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或者准私人银行业务大同小异,推出的产品同质性高,银行间模仿性强,无法营造差别优势,私人银行的具体业务发展模式不甚明晰。
分业经营所带来的业务限制。现代私人银行业服务的重心已越来越以财富管理为重点,为客户全面经营规模庞大的财富,其提供的投资产品组合极富个性化,绝大多数均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外汇等多个市场。而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制度,使得银行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不能直接涉足证券、保险等直接投资领域,银行、保险、证券三个市场处于割裂状态,客户资金只能在各自独立的体系内循环,有限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理财增值,产品的创新范围和创新深度也均十分有限,所推出的理财服务主要还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水平上,并不能为客户提供真正的增值服务。这不仅限制了私人银行业务向其他市场的交叉和延伸、限制了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投资产品组合的品种,也极大地削弱了产品组合的回报率和吸引力。而无法提供高度个性化投资产品组合的私人银行业务将难以获得高端客户的青睐。
外汇管制仍然比较严格。私人财富能否自由投资、自由出入、自由兑换、自由地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都是私人银行业务全球化配置资产、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关键。尽管近年来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比海外市场低,国内理财增值状况良好。但是从长期来看,任何经济体、任何资本市场迟早都会面临周期性波动风险,中国所实行的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将使得国内缺乏完善的对冲产品市场,不能将客户的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对冲。而私人银行提供的各类高端金融服务——如信托理财、境外投资和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等,既是内地高端客户的正当需求,也是今后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缺乏有效的产品和营销服务体系。尽管中国财富的增长十分迅速,但如果没有在优质、多元的产品和服务上的优良表现,高净值客户仍会另觅他途。私人银行业务产品往往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由于国内银行过分依赖固定的柜台服务来推销产品,没有专门的营销部门与专业的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完备的营销网络来进行个人金融产品的销售,从而缺乏有效的营销服务体系。加之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落后,产品相关的业务咨询、功能介绍、金融导购等售前、售后服务严重滞后,也使得富裕人士对相关金融服务项目一知半解,无法真正享有高端服务,甚至一些客户认为银行针对私人银行的业务一定是风险低收益高,因此对银行提出过高的回报率要求,同时又不能接受本金损失的风险,忽视了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客观规律。同时,当前银行业正处在一个以客户为导向的新时代,收集富裕人士的客户信息并充分挖掘、调整,设计出高附加值、个人特色强的金融产品是私人银行经营的核心所在,但目前国内银行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普遍还处在初始阶段,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挖掘和处理技术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风险控制和监管有待加强。风险控制和加强监管是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监管规范;二是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开展公众教育和风险意识培育工作。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尚无专门针对私人银行的业务指导办法。现行的大多数监管政策,通用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和公司银行业务,只是在部分理财领域给私人银行留出了一部分空间,而对于私人银行的准入门槛、经营模式、可投资范围、行业标准等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明确。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导致银行违规操作引发风险,理财乱象丛生。显然,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呼唤着相应的法律规范。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私人银行业务不同于一般的高端理财、贵宾服务,它的服务对象是富豪和超级富豪,业务涵盖非常广泛,涉及到银行市场、证券市场、基金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收藏品市场以及保险、税务、法律等专业知识。这要求从业人员为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敢于竞争、开拓性强、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其决策层、管理层乃至一线窗口人员均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业务理论知识及业务操作技能。以汇丰银行为例,要求其财务策划经理拥有财务策划师(CFP)的资格,成为既熟悉银行业务,又精通投资、保险、金融、会计、税务及房地产的高素质、专业的全能型财务策划人员。而目前国内银行业现有人才还不能完全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人才十分匮乏,尚不具备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培训、引入和提高。
(作者系天大研究院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