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龙军:农村空心化突显社会化服务的紧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6 20:30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本报评论员 龙军

  最近,新华社记者以大量的图片新闻,报道了我国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后形成的劳动力空心化现象,使8700万妇孺老人留守农村,过去那种“男耕女织”的生存方式在许多地方已不复存在。

  笔者注意到,这种“女耕男出”的局面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而且这些留守人群本身也亟待为其提供社会化服务。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现有2.5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城市里务工,他们的月平均收入可达1500元以上。可以说,一个家庭抽出一个劳动力外出务工,其收入即可养活一家三四口人。正因为外出务工能够为农民家庭解决这种务实需求,才有如此之大规模的中国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向大中小城市。

  农民工进城既为广大农村家庭解决了现金收入不足的问题,又为城市及工业发展带来了“人口红利”,可谓一举多得。然而,多年来的农民工进城,已使大多数中国农村家庭产生了进城务工的依赖症,甚至有一部分农村家庭已经放弃务农劳作,将全家劳力都专注于城市务工,有的甚至已进城安家。如此一来,就使农村很多家庭陷入了无劳力耕种土地的局面。

  当今农村,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人多田少地区,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愿望更为迫切,留守在农村的妇孺老人中绝大部分都是集中在这些地区,而这些地区的集体实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原本就比较薄弱,他们在老人赡养、孩子教育、医疗保障、妇女权益等方面更加突显出多重社会问题。

  要改变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的局面,并非是一件简单处理而能为之的事情。农村劳力不外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况且目前在一些发达城市的工厂用工已经显得开始紧张短缺,导致工业品成本增加,一些利薄企业已经失去了相对的竞争能力。

  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输出,既是农民增收致富的现实需求,也是保持整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口红利”的战略需要。为此,如果想以控制农村劳力外出来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显然是不可取的。唯一的办法是进一步强化农村社会化服务。

  农村社会化服务首先要解决的当属老人的赡养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有赖于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笔者以为,要在养老服务机构的投资主体上给予更宽松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踊跃进入这一领域,大力兴办专为农村老人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比如农村互助养老组织等,同时要舍得从国家财政中,统筹考虑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的补贴性预算支出。

  其次在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地区的孩子上学、妇女权益维护等方面,也应统筹考虑相应举措。殊不知,只有这些劳动力空心化地区的后方稳定了,才能有这些地区农民工大军在外的安心务工,也才能有城乡共有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由此说来,做好农村空心化地区的社会化服务,不仅是保障农民收入与工厂用工的需要,更是保障整个国家社会安定的需要,轻视不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