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诉讼康菲紧锣密鼓 “黑色恐惧症”惊扰山东半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6 22:31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姜旺 青岛报道

   康菲公司的渤海溢油事故持续发酵,山东半岛沿岸似已“草木皆兵”。

   5日,一则“青岛三浴海边沙滩出现大片黑色物质,疑似渤海漂来的石油”的消息,在一些门户网站迅速传播。经济导报记者当日在现场探访看到,片片黑色物质散布在金黄色的沙滩上,呈粉末状。这些黑色颗粒中混有少量晶状物,但没有油性,也没有异味,更像是黑沙或铁矿砂。

   导报记者从青岛海事局和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两个部门当天已到第三海水浴场勘探过,勘察船只在三浴附近海域并没有发现油污。他们还对这里的黑色物进行了初步抽样检测,“排除了原油污染的可能性,黑色物质可能就是黑色的海沙。”

   “黑色恐惧症”正在绷紧沿海公众的神经,国家海洋局的诉讼团队则在“枕戈待旦”。5日下午,位于青岛四方区抚顺路的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人来车往。导报记者多方努力从该局获悉,目前各方正由国家海洋局“掌舵”,加紧进行前期证据搜集。参与诉讼的人员以及律师团队都在休息日加班,全力完善起诉步骤,很快将会正式启动诉讼程序。

   据透露,国家海洋局选定的4家律师事务所分别为北京中伦、广州海建、上海瀛泰锦达和山东文康,这些律所在海事海商方面均有丰富的诉讼经验。此外,出于诉讼便利,将选择在青岛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值得一提的是,导报记者调查发现,康菲公司的前五大股东均为金融投资机构,但五大股东总计持股仅约24%。这意味着,在没有相对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康菲管理层的“操作空间”极大。前五大股东均为追求股票二级市场盈利的机构,为防止股价剧烈波动而将重大事故“大事化小”,康菲公司采取如此做派的根源,或正在于此。

  胜诉当“不是问题”

   5日中午,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湛蓝的海水冲刷着沙滩。然而,分布在浴场西侧的片片黑色物质,令人触目惊心。

   在此从事摄影工作的吴先生告诉导报记者,虽然乍看起来像是石油,但细看却像是煤渣或粉末状黑沙颗粒。“很可能是近几天海上风浪大,沉积在海底的黑沙被大浪从海底翻了起来,冲到岸边。往年,类似黑沙也出现过,只是今年看起来比较多。”

   “经过初步检测,这些黑沙对人体没有危害。”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人士告诉导报记者,他们已经调取了一些样本,并在三浴所属海域抽取了海水,将做进一步检测。

   在吴先生以及当地众多市民看来,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临黄海,渤海湾的溢油不大可能绕过烟台、威海等地而直接漂到青岛。

   出现在青岛海域的黑色物质让人惊魂未定之际,康菲公司5日在其网站上通报,蓬莱19-3钻井已全部停产,共计231口井,包括180口生产井以及51口注水井都已经停止了作业。如果果真如此,意味着拖延3个月之久的渤海溢油治理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内部人士还透露,目前,海洋局已经往溢油事故的B平台和C平台上都派驻了监督员,监督油污清理工作。截至目前,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及北海分局各中心站和沿海海监队伍,共采集并完成了99个溢油样品的油指纹鉴定,其中采自岸滩和近岸海域的溢油样品48个。

   “若整个蓬莱19-3油田停产,中海油每天的净产量将减少约6.2万桶。”密切跟踪此事的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民6日对导报记者分析,停产对康菲等方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将对改变其傲慢的态度有推动作用。

   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方义也在继续“出击”。5日他告诉导报记者,他已专函致山东省公安厅等政府部门,举报康菲渤海溢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我提出申请,请求依法启动刑事调查程序。”贾方义说。

   贾方义分析,如此重大的溢油事故,让人不得不反思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和守法状况。一系列石油溢油污染,表现出相关立法存在缺失,执法存在扯皮,而石油寡头守法意识薄弱,漠视公众的利益。

   “现在来看,国家海洋局的公益诉讼胜诉应该不是问题,关键在于索赔金额的多少,这依赖于对溢油扩散面积等的鉴定。但是,国家海洋局胜诉与民间的民事诉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况且前期受损渔民收集、保存证据的意识不强,已经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王亚民不无担忧地说。

  可“四步”搜集证据

   6日上午,导报记者赶赴位于青岛市香港中路的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试图了解诉讼准备情况,但被告知“已和国家海洋局签署保密协议,具体进展不便透露”。据悉,该所有3位律师参与此次公益诉讼工作。

   随后,导报记者从其他渠道获得了该所参与此次诉讼事宜的律师张志国的手机号码,拨通后其仅表示“相关诉讼材料正在积极准备中”。对于何时提起诉讼以及诉讼金额等,张志国则三缄其口。

   对于诉讼流程,王亚民从专业角度对导报记者分析说,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搜集对索赔有利的证据:一是做海流模拟实验,来证明康菲油田的油污会在某时间段内流到哪些地点;二是做毒性模拟实验,观察海参、扇贝等生物在一定浓度的康菲原油的环境里会否出现死亡等现象;三是排查其他污染源,通过查询环保部门的相关资料,排查康菲溢油期间有无其他企业对海洋排污;四是做损失评估,即通过查询渔政部门的相关记录,比如今年放苗量、产量等相关数据来确定损失。同时,通过计算近3-5年的相关海产平均价格来确定渔民的损失。

   迹象显示,一场索赔战役已“山雨欲来”。但时至今日,康菲方面傲慢的背后,仍有深层根源值得探究。

   导报记者获得的康菲石油总公司的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康菲共有1373名股东,总股份9.89亿股,前五大股东持股2.41亿股,约占24%。其中,巴菲特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公司为第五大股东,第一大股东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则为美国顶级投资大鳄。在康菲前15名股东中,亦可发现黑石、JP摩根、美林银行等国际投行的身影。细细研究发现,股东构成分散、大股东依靠股市利润回报,成为康菲股东构成的最大特点。显然,此种股权结构,将“迫使”康菲即便在发生重大事故时,也要想方设法力求股价不致发生太大波动。

   事实上,综观康菲在渤海溢油事故前后的表现,几乎每一步都是被国家海洋局和公众舆论推着前行,其试图将溢油事故“大事化小”的心态表露无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