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衙内化”不仅是教育的悲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9 04:44 来源: 深圳商报

  □吴龙贵

  9月6日晚,在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一对业主夫妻在开车刚要拐入小区南门时,因减速遭到后面一辆无照宝马和一辆牌照为晋O00888的奥迪司机殴打。夫妻头部被打流血。两打人者欲逃离被控制。经核实,宝马司机15岁,无驾照,系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晋O”车牌为套牌。(更多报道详见本报今日A8版)

  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在微博(http://weibo.com)上一路疯传,从发展趋势看,其舆论影响力可能不亚于之前的“我爸是李刚”事件。

  打人者李天一系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固然是看点之一,但并不意味着这仅仅是一起因名人效应而被放大的公共事件。事实上,在这起事件中公众最为关注也最无法理解的是,李天一年仅15岁,尚属于不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然而与其弱冠之年极不相衬的是,他在打人时所表现的野蛮和暴力倾向,以及在打人后对围观者说出“谁敢打110”这种成人式的话语,才是真正让人感到不寒而栗之处。

  是什么让一个15岁的少年早早脱去了天性和稚气,并且拥有了成年人才可能有的令人恐惧的作恶的力量和底气?很多人认为这是教育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甚至有人拿出李双江夫妇早年在媒体大谈育儿之道的事加以嘲讽和抨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李天一并非人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教育失败的典型,相反,他其实能算得上是现行教育体制下难得一见的一个教育范例。

  15岁的李天一,已经足以用荣誉等身来形容了:4岁选入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8岁开始学习书法至今,10岁加入中国少年冰球队……可以说,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全面发展的当代好少年,李双江夫妇称儿子“非常优秀”并非自恋,很多家长所希求的不正是这些吗?

  也许我们该问,良好的教育为何没有教会李天一最基本的做人道理?父母眼中的“非常优秀的儿子”,为何成为众声讨伐的狂暴之徒?李天一堪称辉煌的人生历程中,又为何独独缺了道德与良知这块最不应该缺失的拼图?即使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公共形象,我相信李双江夫妇也不希望看到这一切,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李双江先生全国政协委员以及著名歌唱家的显赫身份,既给了儿子优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也在他的发育和成长之路上打下了深深的另样烙印。

  没有人可以决定自己的身世,生于名门之家,这本身并不是错。问题只在于,一个人的身份背景,究竟对他的成长起到一种什么样的作用。当李天一无照驾驶、炫耀身份,乃至动辄挥拳殴打他人的时候,我们分明看到了一种不自觉流露出的超越底线的优越感,而当他威胁围观群众“看谁敢打110”的时候,我们又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少年对潜规则的熟练掌握,乃至对社会世态的深刻洞悉。一个15岁的未成年人,心智发育还未必成熟,却已经懂得利用这种方式来处理问题,我只能理解为这是一种“习惯性堕落”,即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积累了太多的负面生活经验,以至于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他的眼中,权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李天一所享有的优越的教育环境,只在于帮助他尽早尽快地“适应”了这个社会。

  也许李双江夫妇的教育方式并没有错,对于一个年仅15岁的孩子,我们似乎也不必太过于苛刻,错只错在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社会,权力、财富、名气和身份,当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被无度滥用,用来摆平社会公义的时候,教育潜移默化的功能变得不堪一击,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我们的教育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缺少人格的塑造,但改良我们的教育,首先在于改造我们的社会,不能让整整一代人成为这个不公平社会的牺牲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