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谢小青版东星破产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0 01:20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姜蓉

  按照谢小青的说法,2008年东星航空的危机引起了武汉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副市长袁善腊找到了融众,希望其为东星航空提供帮助。也正是2008年10月,谢小青才与袁善腊相识。

  在融众集团的帮助下,中航集团(国航母公司)初步表达了接触的意向。随后此事得到了武汉市政府的支持,兰世立填写了一份授权委托书,委托谢小青进行谈判。

  此前东星方面质疑,东星航空与中航集团的重组变为了“四方会谈”,有两家没有任何关系的公司进入;融众集团有限公司及武汉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对此谢小青解释说,由于拖欠飞行员工资及航油费用,兰世立要求国航预先支付了5000万元资金。而融众恰恰是这笔资金的担保公司。

  其实如果知道融众是新东盛地产的实际控制人,融众参与到谈判桌上就不难理解。湖北东盛地产持有东星航空32.7%的股权,受让了东盛地产后,融众实际上是东星的第二大股东。

  东星与国航的谈判一度进行很顺利,不过,参与谈判的谢小青称,兰世立对于国航的不满在逐渐累积。不满来源于以下几方面:首先,兰不满意国航的飞行员转让费。按照国航给出的标准,飞行员转让身价在260万元/位,而兰宣称当初他挖角的飞行员高达360万元/位。其次,兰世立认为航线是航空公司的珍贵资源,但国航并未对此作价;最后,国航没有把东星航空与兄弟公司东星国旅的业务往来认定为债务,并对此承担责任。

  兰世立当时内心的想法如何,不得而知。但是随后一个夜晚,兰世立忽然向各大媒体发出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件,拒绝国航重组。也正是这样一封信,加速了东星航空的衰落。

  “与兰世立的合作,是我人生中最失败、最不愿提起的历史。”谢小青如此形容。他认为兰世立是一个勤奋、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的人。“但是,他输就输在了他的性格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