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块月饼引发的拥堵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0 08:01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一块月饼引发了“首堵”北京的道路大拥挤,你相信吗?至少,9月8日、9日被堵在路上的上班族会相信。

   从9月5日周一开始,曾莹就停下了手边所有的活,全身心投入“快递员”的工作,任务是把一盒盒包装精美价值不菲的月饼送到客户手中。曾莹是一家出国服务公司的职员,每年中秋和过年之前,公司都要组成一个“送礼小分队”,按片分配任务。

   显然,曾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临近中秋节,记者在北京街头看到,拎着月饼盒打车的到处都是,后备厢装满礼盒的小车匆忙赶路,外地进京的送礼车也多了许多。

   “这种时候不好打车,要按照地址远近详细划分,越是市中心的越要早送,一般那里最堵。”9月8日上午10点,曾莹提着6盒月饼出门,开始了一天的奔波。“打车光等就等了40分钟,上车以后,没跑两步就开始堵,车开得特别慢。两个小时啥也没干,就呆在路上了。”

   “赶在这时候进京送礼的人太多。每年这时候,走亲访友的,联络感情的,全过来了。满大街外地牌照的车明显增多,基本全是送礼的,净往二环挤。”出租车司机韩易军说,“你知道我这几天拉了多少个提着月饼上各种单位的活吗?我都数不清!”

   韩易军8日这一天的工作很简单,堵在路上,拉活,堵在路上,到站。“堵得厉害的时候,基本是一动不动。”

   这一天,北京交通再次全线飘红,拥堵路段达146条,比去年9月17日的全城大拥堵增加了3条拥堵路段,全市道路平均时速只有17公里。东三四环交通近乎瘫痪。

   “早上上班时从大望路开过来,500米用了40分钟。”一位车主无奈地表示。

   面对庞大的交通压力,交管部门不得不启动分流疏导措施。不过,效果并不明显。

   市交管局网站上的路况信息图显示,从7日中午开始,市区内各条道路压力逐渐增大,很多路段显示为红色拥堵或者黄色缓行。京通快速、建国路更是全天飘红。这天,北京主要道路、环线以及交通枢纽外的交通流量达到饱和。北京交通正式进入中秋节前交通状态,特别是环路和长安街、平安大街、地铁路等主干线上的交通压力非常大。

   9日周五,天气晴好,天空湛蓝。这是中秋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也可能是最堵的一天。市交管局预计,晚高峰将提前至下午3时左右,与节前的午高峰相连,晚高峰有可能持续6个多小时。从下午开始,高速公路及出京方向线路相继进入高峰状态。其中,机场高速公路早高峰进京方向流量大;晚高峰,京藏高速四五环之间出京方向车多;京港澳高速受杜家坎收费站改造施工等影响,晚高峰出京方向汽车行驶缓慢。

   “近两年,中秋节前的交通流量已经接近了春节前。”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逢节必堵,也已经成为北京交通的一道魔咒。

   2010年9月17日全城大堵车,那一天是周末、小雨、晚高峰、两节前夕、剐蹭事故增多、尾号4和9限行车辆相对较少等六种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了全城拥堵。今年因为类似的理由,再次刷新拥堵纪录。

   “这可以充分看出北京交通是多么脆弱。”韩易军表示。

   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49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万辆,道路交通压力巨大。脆弱的交通另一面显示的是不合理的规划。

   私家车主李先生8日晚在长虹桥北到南方向堵了1个小时40分钟,才勉强开出100米掉头。“红灯1个小时都没有变过。”李先生表示,而另一边从南向北,车辆畅行无阻。

   这种情况在全市各地随处可见。北京电视台的记者拍下的全城堵车实况中,有三分之一的画面显示,双向车道中,一边拥堵严重,一边几乎没有车。

   “北京治堵的最大障碍,不是钱的障碍,是体制障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表示。据了解,在北京日常拥堵中,有很大比例是交通管制等人为原因。

   “一两个诱因就能导致整个城市交通瘫痪,归根结底还是城市规划有问题。把城市资源集中在一起,造成城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无法形成多中心的城市格局。比如,各大部委机关均在长安街附近,遇上中秋节,走动的人多了,长安街是不是就堵了?市中心最重要的主干道堵了,其他线路压力增加。这是北京最大的问题,也是造成拥堵的根本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妖股榜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