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版四万亿:最后的救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0 08:02 来源: 华夏时报

   两年前,在金融危机最为惨烈的时候,美国人通过不断向金融机构注入巨额资金来增强市场流动性,从而拯救了那些金融机构,而中国则选择以四万亿巨资投资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就业和经济成长。

   不同的救市方法产生不同的结局。在低利率和巨额流动性的支撑下,美国股市两年暴涨100%,金融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危机成全了金融机构,却令实体经济日渐衰微,就业水平难见实质转机。而中国版四万亿推出后,创造了令世人惊羡的就业和经济繁荣,但是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也使社会上出现大量鸡飞狗跳的事情。

   不同的政治需求造就不同的经济政策。金融危机时,决策者以挽救大型金融机构为主要目标,而如今,美国决策者发现,金融机构的成长无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甚至,在他们得益于政府救助后,在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却大幅削减员工数量,完全不顾及政府增加就业的愿望。急于保住总统宝座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情急之下仿效中国抛出美国版的四万亿计划,在周四晚上的演讲中,他面对两党议员坚定宣布将推出总额达447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就此,高盛立即发表看法,认为救市计划高于此前媒体报道的3000亿美元,新计划的财政影响将在2012年显现。

   连修一条通往佛罗里达的铁路都能被一个州长否决的总统真能实施他的方案吗?这个事情恐怕不会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当初与共和党签债务上限协议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不能随便增加政府开支,但是,从奥巴马执意推动医改的表现来看,这点事应该是有办法的。

   尽管奥巴马的新计划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心急的投资者已经急于评估它对于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了。近期低迷的市场像是在向管理者逼宫要政策,超过预期的方案会给市场带来一剂强心针,而低于市场预期的方案则会引发新的震荡。目前提振就业的举措已经成形,一方面市场需要观察国会议员的态度,另外一方面还要继续等待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对于未来的利率政策的态度。

   一个值得期待的结局是,新的经济刺激政策使美国就业和楼市出现起色,这将使大宗商品市场形成新的向上的动力,尤其是国际原油市场,如果因为美国消费改观,可能在一两个季度内形成一股做多的力量。但这一切都还是假设。

   中国新的CPI数据在9日出笼,不出预料,相比上个月6.5%的增速,这次数据略微放缓,但单月数据放缓能否作为CPI见顶的证据则是另外一回事情,尤其是在美国可能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措施的情况下,事情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巴西在新兴市场国家中率先启动降息也使市场充满了对货币政策再度放松的遐想,本周甚至传出了中国即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猜测,但笔夫认为,这样的推测目前缺乏大政策环境的支持,高层近期一再重申了调控物价的决心。在CPI跌破6%之前,应该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

   中国要真正预防的是全球流动性对中国的持续影响,尤其是美国可能出现的第三轮经济刺激政策的冲击,美国新版的刺激方案可能会增加中国的出口,但是也可能继续推高初级产品价格,因为这一次,美国人搞的也是基础设施,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的宏观调控可能功亏一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