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内幕消息玩家“潜水”更深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0 09:24 来源: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傅盛宁

  内幕消息如同幽灵,在股市中游荡。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监管重压依然挡不住暴利的诱惑,在通过内幕消息拨弄股价方面,参与各方都做得远比过去隐蔽。

  ST国祥背后的“潜伏者”

  大盘跌得惨不忍睹,大部分持股者都被深度套牢或者亏损累累,但一些“幸运儿”却喜见自己的股票股价翻番。

  ST国祥(600340)就是这样一只股票。它4月18日从6.44元开盘开始波段上冲之路,到昨日最高价19.34元,股价翻了整200%。而这期间,上证指数下跌18.1%。

  记者发现,这个股票从今年1月下旬开始进入上升通道,股东变化显示有一部分人早已“幸运”地潜伏其中。该公司今年一季报“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新进了三位最幸运的个人:钱素文,新买入268.44万股,王亚男,新买入211.49万股,李晓容,新买入74.97万股,王怀宇,新买入73.55万股。李晓容在原持有120万股基础上,增持9.15万股。而于秀荣、杨益群、郑小丽、高美林、李爱平几位,更于去年年底提前进入。

  像ST国祥这样的“样本”,近期还有苏宁环球、天业股份等。

  临停牌重组前涨停常有猫腻

  “一切秘密都反映在股价中。”深圳信和投资总经理关铁良说,所有这些逆市飙升、令人羡慕的股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临停牌重组前,股价都会放量涨停。说明有一部分人事前得到了重大重组消息,而且比较可靠,才可能以大笔资金押宝重组成功。

  关铁良长期从事私募投资,他说,根据他的经验,股市中最能使股价兴奋的是重组题材,因为环节很多,重组消息最容易泄漏,不可能做到密不透风。

  另外,上市公司为了控股人和高管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有时也会故意向一些拥有大资金的机构如基金公司透露,希望利用其力量把股价做起来。因ST上市公司中有较多重组题材,这几年很多ST股票的十大股东里也有了公募基金的身影。

  根据今年中报,共有20只ST股票被基金公司参与持有。ST汇通的持股人里基金公司众多,共计持有1578万股,而且自去年7月份就开始进入,到现在股价也已经翻番。

  关铁良认为,ST股票里重组传言多,是基金公司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但敢于拿大笔资金押宝重组,如果没有可靠的消息,谁敢?可靠的消息从哪里来?最大的可能是公司最高管理层。因此,不排除这些公司高管与基金公司达成了某种默契。

  记者发现,重组题材股票中,获益更多的是各类私募基金,他们通常以“投资公司”的名义进入。比如鼎基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就早早持有ST国祥的流通股,并且一路增持。另外浙江春晖集团有限公司也是长期持有1304万股,获益丰厚。

  内幕消息玩家手段日益隐蔽

  记者2008年初曾随一家私募基金到广东某上市公司调研,但得到有价值的内幕消息并不多。其后一年半该股股价涨了3倍。对此,关铁良说,可能是这家私募的实力不够强,或者关系不够深,公司不便透露。至于散户得到的消息,多数已经没有价值,因为股价早就涨到天上去了。

  今年春节,关铁良回东北老家,有朋友告诉他,ST××将要注入矿业资产,叫他关注。关铁良不敢信,也没有采取行动。不久,该股公布重大资产重组并停牌。虽然错过了一只可能翻几倍的股票,但关铁良并不特别后悔,他说,这个市场太诡诈、太多陷阱,在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之前,不敢依据传言配置资产。

  作为股市投资者,他认为上市公司提前将某些重大重组信息对特定人群泄漏,对其他投资者是不公平的,应当依法查处,如此才能树立市场的信誉。

  关铁良认为,从现实出发,虽然不能完全保证信息公平,但起码监管部门要依法查处有关上市公司。临时停牌前放量涨停的股票,就很好查。查上市公司高管,查买入者是谁。这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就看监管部门的决心。

  一家上市公司董秘与记者交往多年,他私下透露,上市公司有时也难免要自我炒作,对来探听信息的人,对不同级别的对象,泄露的程度不同、提前量也不同,其中详情不便细说,但总体而言,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监控是比过去严密多了,董秘压力很大,不敢随便对外说话。一旦有重大信息先于公告被传媒报道,当天或第二天证监会就会来电话质问。

  据记者了解,由于监管日益严密,现在一些机构提前获知重大利好后,会分散账户买入,避免进入十大股东“光荣榜”里,以逃避公众视线。这方面,各种投资公司已经做得很娴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