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云:骆家辉作秀欣赏一下何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本报评论员何翠云
夏季达沃斯骆家辉从北京坐经济舱到大连,先前骆家辉坐经济舱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议论,此次从北京到大连,据说在飞机上引起大家围观。对此,网上也众说不一:“骆大使的经济舱成了一张名片”,“就跟没坐过经济舱似的”,“辉仔,演过火了”,认为骆家辉这样做是一种政客的作秀。
如果说骆家辉坐经济舱是一种作秀,那他秀的到底是什么呢?秀的是否过火或有点扎眼了呢?其实,自骆家辉赴任来中国下飞机开始,就带给了我们一种很不一样的文化与感受,没人接迎背包客一个,而在中国,对官员迎来送往,是很正常的。但骆大使却如平民百姓一个,没人接迎,坐经济舱,携全家亮相等。
其实,按笔者理解,如果说骆家辉的行为是一种作秀,我觉得他秀的更多的是一种美国文化价值观念,是美国人对大使或者官员职位与职责的理解。不管别人怎么理解,对此,笔者是欣赏的,这种简朴、低成本的工作方式有什么不好呢。
近日有报道,湖北省委第六巡视组在国家级贫困县秭归县巡视期间,20天花80万,事件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关注。随后,秭归县委对此事回应说,巡视组的开支费用为11.449万元,而县委办提交的申请解决80万工作经费的报告,是加入了县委办历年接待上级领导的费用。巡视组在贫困县20天花11万多,历年累计接待上级领导费用80万。有人评论,“巡视”之行,成了潇洒的“利益收割”之旅。
这种“利益收获”之旅,相比骆家辉坐经济舱,孰优孰劣,难道还需要评论?反正笔者是不忍心看到,官员之旅演变成“蝗虫之旅”,所到之处,颗粒不剩。尽管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这毕竟还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
也有人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从一穷二白的过程中发展过来,不能动不动就拿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来对比。的确,不能不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不能不看到中国社会的进步。
但我们也不能不正视,骆家辉坐经济舱就是值得学习,是一种低成本、先进的工作方式,是对纳税人的一种尊重。相比较,国内政府机构的一些官员,是落后了,不说贪污腐化,不说灰色收入,就说尊重纳税人的意识这一点,也是需要普及的。
有人说,骆家辉坐经济舱,有点秀过火了。如果这样的秀过火了,笔者倒是希望看到中国的政府官员能够天天如此,进行这样过火的秀,而不是今天官二代惹事、明天私生子事件、后天宫内起火反腐等等如此新闻不断。
可是,为什么就有人看不惯骆家辉坐经济舱呢,看不惯骆家辉“作秀”呢,这让笔者感到疑惑。也许千年的尊卑观念、权贵意识、官本位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积淀太深,烙下了很难抹去的印记,以至于为官必贵,以至于“让领导先飞”,以至于将权力、权贵捧在自己的头顶之上而不自知。但不能回避的是,对于先进的东西,我们就是应该学习,而不是备感不适、看不顺眼。否则,只能落后越来越远。
笔者认为,骆家辉坐经济舱,至少可以体现出一种平等意识、公民意识,而不是处处特权。而如果特权横行,不仅否定的是律法与规则,更否定的是平等、公平、奋斗的精神。如果一个社会的律法与基本的规则被践踏,一个社会丧失了平等、公平、奋斗的精神,那么,这个社会离溃败还有多远。
笔者认为,对于骆家辉坐经济舱,抱一份欣赏的态度、一份学习的态度又何妨,至少见贤思齐吧,至少,我们还走在前行追赶进步的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