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国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16:46 来源: 《企业文明》文/本刊编辑部
我国国有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主要体现特征,国企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主要经济基础。
国企的巨大历史作用在于它消除了资本对雇用劳动的剥削制度,解放了千百万被压迫、被剥削的工人阶级,巩固和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构建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完整工业体系和主要物质基础,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逻辑起点和主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有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和从业人员总量虽大幅下降,但它的产出总量、经济实力、社会经济贡献却有了巨大增长。
国企的巨大现实经济作用表现在:它为全社会提供了必要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能源、基础原材料和基础服务;它在艰苦条件下承担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和攻关工程的建设,是国有重大工程建设的主力军;它在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实现自主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它在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整政策、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方面发挥了带动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支农活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在历次抢险救灾和重大庆典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和保障作用。
国企是一个经济组织,它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商品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但这并不影响国有企业政治作用的发挥。截至2011年底,国企中的中央企业拥有中共党员422万人,基层党组织23万个,这是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国企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紧密结合在一起,就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难以估价的政治影响。
国企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而且是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源泉。国企所创立的优秀企业精神和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能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企再认识的依据,一是因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二是因为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国企的认识观点多样,分歧较大,极不利于制定统一的国企政策。对于国企的再认识,用西方经济学和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待中国国企,它至少应当具有以下职能:它不仅要带头忠实执行国家政策和法令,而且要忠实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意图;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对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使国有资产增值,增多全体人员的共有财富;是国家直接掌握的、长期的、可持续的、可靠的经济资源。在必要时,可直接由国家调配;弥补市场缺陷,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服务;在高科技领域保持优势地位,引导科技产业发展;通过影响市场,促进良性竞争和健康的市场秩序;构建劳资和谐的微观基础。
提出“国进民退”命题的人实质上是想把国企的职能局限在非竞争性行业中。从事实上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企和外资企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国企,总体上不存在“国进民退”。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国进民退”是伪命题。
在没有找到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之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企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还未完全体现,其全方位的作用也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妨碍国企作用充分发挥的因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理论指导上的偏差,又有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合力影响,形成了以下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营性国企和公益性、半公益性国企的界定和分类政策;国企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构;国企的利润上交问题;国企领导人的报酬和职工报酬之间的差距问题;国企在高科技产业中的投资和优势地位问题;国企职工群众主人翁意识淡薄问题;国企改革下岗工人的遗留待遇问题;防止公有权力的异化和国企领导人的腐败变质问题,等等。
世界历史的大国兴衰指示了一个真理:一个大国的长治久安应有长期可靠的经济基础和支撑国家的经济柱石。由于国有企业的存在,这就使国家能够掌握较大的经济实力,有能力进行必要的投入,进行社会再生产物质条件的重新分配,应对国内外各种突发事件。国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挥着全方位的作用,其基本职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