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地沟油为何难进处理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4:05 来源: 深圳商报

  □ 胡 蓉

  昨日,本报刊发了《首家餐厨垃圾回收项目半停产》的报道。报道显示,由于每天只能回收到20吨餐厨垃圾,全市唯一建成并运营、日处理能力为200吨的餐厨垃圾回收项目目前处于半停产状态。

  前不久,公安部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此案的侦破也被民间解读为坐实了“地沟油上餐桌”的传说。一边是地沟油“化身”食用油的泛滥,另一边却是专业处理厂的难有作为,这种尴尬情形更令公众惶恐。什么原因阻碍了专业处理厂发挥作用?从结果倒推,或许是找到关键原因的捷径。

  我们看到,这家名为腾浪再生资源发展公司的处理厂去年6月投产运行,项目投入高达六七千万元。无论是处理200吨还是20吨的垃圾,都需要开机12小时,而开机一次成本超过5万元。可见,如果不解决回收问题,厂方要么越亏越大,要么只能停产减亏。作为企业,没有哪个股东愿意亏本干下去。就算是政府给补贴,但这样补贴也是在打水漂。深圳还打算再建6座餐厨垃圾处理厂,但在第一个“吃螃蟹”的腾浪的示范效应下,还有哪个企业愿意投入进来呢?

  那么,处理厂为什么回收不到餐厨垃圾?调查显示是因为成本太高,补贴太低、商家不配合。现在政府有意重新确定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理费补贴标准,换句话说就是提高补贴。说句不客气的话,和骑着摩托车、带着泔水桶深更半夜掏垃圾、密林深处搞加工的垃圾佬比“成本”,我们很难比得过,因为他们的投入太低了。除非政府强力打击,但打击也是要成本的,更何况这样的“游击战”每天都在发生而且战线漫长。可见,沿着补贴的思路走下去,很难走得通。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我们拥有很多很先进的处理厂,地沟油泛滥问题依然存在。

  都说“垃圾是放错了的资源”,地沟油也不例外,它本身没有原罪,错在于不该用在餐桌上。补贴无效的关键在于,并没有让餐厨垃圾“由废变宝”。因此,必须用制度设计让餐厨垃圾变得“人见人爱”。

  加拿大就做到了这一点。该国于2010年9月1日颁发了《可再生燃料法》,要求汽油当中应包含5%的可再生能源成分,柴油以及取暖油气里要包含2%的可再生能源成分。这个政策“逼迫”燃油生产商参与到餐厨垃圾处理中来,因为只有完成相应份额的可再生能源,才能销售其他产品,这一头处理得越多,那一头才能销售得越多。餐厨垃圾由此真正变成了人们争着要的东西。当然,加拿大也不忘创造良好的回收条件。该国规定,所有的餐馆和酒店必须设有专门的废油收集器。同时还规定,餐厅若被发现违反下水道使用规定将被处罚5万美元罚款。显然,把不配合回收的板子打在跑不了的商家身上,远比打在处于流动状态的垃圾佬身上更有效。

  深圳有地方立法权,完全可以给污染排放大户制定一个相关值,并允许他们向专业处理厂购买服务,那么,眼下令人尴尬的局面就可能出现变局,走向良性循环的方向!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