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汇率大棒伤己伤人_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3 06:5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参议院周二投票通过了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同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4470亿美元的就业法案被否决。

  在全球经济不振,尤其是美国应对危机束手无策的时刻,美国再次举起了汇率大棒,这次的目标是人民币。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曾举起汇率大棒指向日元,最终日元快速升值,其结果就是日本经济由盛转衰。

  美国参议院通过的议案力图以中国人为压低本币币值为由施加制裁,主要目的是要逼迫人民币升值减轻本国的经济压力,以试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该法案的通过受到了中方的严厉驳斥,美方议员也称这种做法是“危险的”,美方商业组织更是担心两国可能会卷入“两败俱伤的贸易战”。

  美国举起汇率大棒的理由是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但事实上,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在人民币汇率。

  中国并不追求贸易顺差越大越好,“十二五”规划也再次将“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作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据美方统计,美国对中国出口由2001年192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919亿美元,增长了379%,同期美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仅增长了67%。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出口增幅远大于美国对中国进口增幅。

  由此,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无端指责,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不仅解决不了美国储蓄不足、贸易赤字和高失业率等问题,而且可能严重影响中国正在进行的汇率改革进程。

  可以设想一下,美国举起的汇率大棒一旦落下,其结果是伤己伤人。

  显然,美国参议院议员的政治噱头不会得逞,中方也不会迫于压力令人民币快速升值。

  未来,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个原则符合中国国情,不但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汇改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同时也能够最大可能地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汇改进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央行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1994年汇改以来至2011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36.9%。截至今年8月末,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累计升值33.4%和58.5%。

  如果从2005年7月汇改后计算,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30.2%,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3.5%和23.1%。

  自2010年6月以来,人民币以大约每月0.5%的速度升值,年升值速度约6%。

  按照现在的渐进升值方式,加上其他结构调整措施逐步见效,中国将渐进、稳妥地实现汇率均衡。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结构的演变具有内在规律性,再平衡需要多方面努力,且必然是个渐变的过程。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如是。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如何不让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应对危机的手段发生冲突,唯有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所倡导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才是正途。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