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环境与财政政策选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4 18:03 来源: 中国财经报杨志勇
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已经到了转向的时刻?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把握宏观经济大势。对现实宏观经济的认识,难度极大。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在宏观经济研究上作出突出贡献的萨金特和西姆斯。无疑,在学术上,他们成就斐然。但即使是他们,最多也只能说在帮助人们认识宏观经济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宏观经济的复杂性注定了规律探索的无止境,决定了现实政策选择的困难。
正常的投融资活动,是经济长期保持的需要。一些地方出现的民间高利贷活动凸显民间融资的困境。无疑,银行信贷紧缩对此有重要的影响。在紧缩过程中,一些不被鼓励发展的行业或投资活动自然会遭遇融资难题。但现在的问题是,紧缩是否伤及“无辜”?特别是中小企业。政府所采取的“输血”办法,可以在短期内解决一些企业的问题。但对于长期而言,更需要的是融资环境的改善。
中国经济既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又与信息化密切相关。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规范电子商务,促进网络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一个新课题。淘宝商城技术服务年费和保证金大幅提高,让小商家感到了生存的忧虑。如何做好相关平台建设,看来不是简单的提高年费和保证金就能够解决好的。用淘宝语言来说就是:亲,仅仅提价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宏观经济调控同样需要关注这样的微观经济活动。
中国经济的一大难题是应对通货膨胀,但这不是中国财政政策需要转型的理由。当前物价水平高企,是多种因素累积的结果。2009年和2010年的天量信贷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特色的宏观金融管理体制下,天量银行信贷实际上意味着货币量的扩大。在经济相对低迷的背景下,天量信贷本带来的货币扩张效应并没有在物价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物价上涨的压力早已埋下。时下的物价高企是天量信贷滞后反应的表现之一。
中国特色外汇储备体制也给通货膨胀以巨大压力。银行结售汇虽已不再强制,但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结果导致外汇储备增长迅猛。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大量人民币的投放。这也是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永远是一种货币现象。天量信贷已经导致物价高涨。应对之策不是简单地抑制信贷规模。即使是货币政策,也不需要过分地紧缩。
当前我们需要进行深刻反思的是外汇储备体制。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外汇储备体制,以减少外汇人民币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干扰。
财政赤字向中央银行透支机制早已不复存在,财政赤字不是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靠财政政策紧缩来应对通货膨胀,是不可靠的,反而不利于应对通货膨胀政策的选择。但是,财政政策能够在减轻通货膨胀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增加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这虽不能直接降低通货膨胀,但对保障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背景,反而是财政政策应继续保持积极的理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