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纠结的四季度行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4 18:58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熬过了艰难的九月份,又迎来了更为恐慌的十月份。在外患内忧的双重压力下,十月份的首个交易日沪指却以年度最低收盘点位2344.79报收。

  “这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兆头,但并不能因为一天的走势来判断整个十月份未来的行情。在连续数月的下挫之后,在十月份或四季度出现反转的概率还是较大的。”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刚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不过,说到十月行情,对于大数的投资者来说是一种纠结的情形——既感到惧怕又会无限期待,惧怕的自然是眼下跌跌不休的行情在十月继续蔓延,而期待的莫过于市场能够重现过去两年的十月走势。2009年十月市场大涨7.79%,2010年十月市场涨幅更是高达12.17%,巧合的是过去两年市场在十月之前都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下跌调整。

  内忧外患

  在波折与震荡中,A股市场已进入了第四季度。回望前三季度,A股不断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欧美债务危机爆发并扩散;国内货币政策松动预期落空;通胀预期升高,经济增长势头减弱……

  9月CPI将于14日公布。9月以来,食品价格继续呈现小幅环比上涨势头,因此尽管翘尾因素正逐渐减退,但我们预期9月份CPI仍将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控通胀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汽柴油零售价16个月来首次调降,对强化通胀三季度见顶、四季度回落的一致预期具有正面影响。而目前经济放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经济波动尚未超越政策的容忍度。因此四季度我们可能看到“不加息、不提准、不松动”的三不政策。未来政策可能成为“常数因子”,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力将显著弱化。

  上海证券研究所预测,欧债危机演进呈三个阶段:欧元区国家主权危机→欧元区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银行惜贷导致实体经济萧条。目前尚处于第二阶段。惠誉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符合市场预期。未来希腊债务违约、欧洲银行的流动性以及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英国央行能否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是外围市场的三大重要观察点。

  外围经济波动比较明确的影响使得外需在11月份开始出现趋势性下滑,如果叠加房地产行业即将到来的去库存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2012年一季度的形势将会比较糟糕。四季度市场对全年盈利增长一致预期可能从22.60%大幅下调至13-15%左右。盈利增速低点预期最早出现在2012年一季度。因此,“宏观底”离我们还很遥远,这是压制四季度A股市场反弹力度的最重要因素。

  “宏观底”离我们还很遥远,并不意味着“市场底”同样遥遥无期,相反上海证券亦认为四季度“市场底”的能见度将逐步提高,10月下旬我们需要擦亮眼睛观察市场,尤其是资金面的变化。

  中期而言,上海证券建议重点关注四季度房地产行业存货资产比,银行间固定利率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变化所揭示的资金成本向下拐点,目前上述观察视角中的资金成本尚未产生向下拐点。

  但是短期看,针对民间借贷市场危机,温州市银监局已要求当地各家银行调低贷款利率,最高上浮不能超过30%。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温州考察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要求加强对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监管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贷化倾向。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3~6分,有的则高达1角,甚至1角5分,年化利率高达180%。民间借贷市场资金来源复杂,吸引着各路资金。有数据显示,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同时借贷危机已不限于浙江,还波及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上海证券认为,此次温州民间借贷市场危机很可能成为短期资金成本见顶的标志性事件,对资本市场资金面的正面传导影响值得关注。

  十月份只有3个交易周,缺乏内生性动力的“开门红”将受到中国水电、陕西煤业、中交股份等一系列大型IPO的明显压制。在调整趋势的惯性与节前避险资金回流之间的抗衡中,在上证指数2300-2400点之间震荡筑底将成为10月份市场运行的主基调。十月下旬资金面的环比改善,将成为形成向上趋势拐点的催化因素。

  积极布局四季度

  当前市场环境并未好转,但潜在积极因素仍存。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上,经济温和下滑,通胀见顶缓慢回落;货币政策不会有实质性放松,财政扩张只有结构性机会;流动性紧张缓解步伐缓慢;盈利增速持续下滑。即便如此,市场积极因素仍然存在:首先,市场高估了存准扩大冻结的金额,实际执行力度很可能低于预期;第二,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美联储可能出台进一步政策,有望缓解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基于以上分析考虑,投资者不妨“危中求机”,立足中期,战略性配置地产和银行板块。

  目前,地产板块年底前政策力度难言放松,相关个股在估值探底后,或将进入较长时间的筑底期。同时,整体资金面再宽松以及限贷放松将是行业反转的先行指标。因此,建议股民在四季度以持久战心态,看销量来抓反弹,并战略性布局基本面、品牌突出的龙头公司。透过中报数据分析,开发商销售出现明显分化,整体资金状况较年初继续恶化,但短期偿债压力小,2010年以来的再库存速度已经放缓。

  基于此,虽房价不调则政策难松,但开发商主动调整价格的动力不足,因此价格下行出现“小步慢跑”或将是大概率事件。就目前明显进入震荡筑底期的市场而言,房地产行业很可能出现反弹行情。与此同时,选股上可着重于具有销售爆发性以及推盘充足的龙头公司,以及具有保障房主题和商业地产概念的公司等。此外,股民也应警惕调控政策与行业调整叠加、经济下滑超预期和房价调整幅度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再看银行板块。据统计,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净利润达到4649.54亿元,平均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其中中小银行净利润增幅超过40%。不难看出,上市银行业绩增幅大大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显示在今年上半年信贷紧缩的严峻考验下,上市银行仍然实现了利润的高速增长。目前银行股绝对具有投资价值尤其是长线投资价值,因而建议投资者适当关注银行板块。从市盈率看,截至目前,整个银行板块的平均市盈率在7倍左右,不仅已是历史底部,且远远低于全部A股以及沪深300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甚至低于国际市场同类板块指数,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预计未来一年,上市银行的收入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速,但速度会略有下降。由于今年政策对估值的压力已经基本体现,目前市场估值在底部区域,可以说在宏观环境稳定的背景下,是银行股较好的买入时机。

  与此同时,对于四季度的可选配置,张刚认为,科技、资源能源、设备制造、原材料、交运等可适当作为配置上的附属参考。此外,还可逢低增加主要周期性品种如基础化工、有色金属、机械、钢铁等配置,以迎接四季度的风格转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