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民间借贷的台州故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5 09:02 来源: 一财网

  “我有一个做生意的亲戚,急着需要一笔钱,现在出一分利,你有没有兴趣?”最近,某中学老师茹女士就收到了一位亲戚的借钱“邀请”。

  股市不给力、债市不济、楼市不佳,而民间借贷却在各地“风生水起”,俨然成为不少人心目中抗通胀的投资新渠道。

  和浙江省温州市一样,浙江省台州市也是一个民间资本相当发达的地方,民间借贷在当地相当普遍。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温州老板逃跑”等消息让当地居民对借贷一事有所警觉,但高回报的诱惑还是吸引不少人参与其中。

  不少当地人士表示只会拿出手上的部分闲钱来参与民间借贷,将其作为资产配置中的一部分,在物价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和投资股票做股东一样,做债主的一方也要在投钱之前做好“调研”。

  居民称大多数民间借贷风险低、收益高

  在茹女士所在的浙江台州,民间借贷是一件相当普遍的事情。而要参与其中,除了手头上要有钱之外,往往还要靠亲戚、朋友等熟人关系“引荐”。可以说,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构成了当地居民金钱往来的线路图。

  由于当地中小企业较为发达,所以不少借贷资金都流向了企业作为补充现金流之用,此外,部分个人借贷方将钱用于买房、装潢等方面。

  一分利,也就是意味着如果借出去10万,那么每月就有1000元的收入,一年就有1.2万的收入,而这显然要比在银行存定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早在之前,茹女士就几次通过此类方式赚取了高于银行的利息。

  可是赚钱不容易,借钱也不容易。借钱后欠债方“跑路”的事情,茹女士也早有听说。“现在说的比较多,其实欠债逃跑的事情早就存在,这也就是民间借贷的风险所在。所以,借钱的时候,关键是要看准‘人’之后再借。”

  于是,在亲戚邀请她之后,她就向亲戚仔细打听借钱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生意,借钱去干什么。而有一位牢靠的亲戚作为“中介”,茹女士也感到更加有安全感。

  茹女士介绍,台州的民间借贷,主要是在熟人之间进行。如果是亲戚或者同事来借钱,由于本身就认识多年,交情颇深,看准了人就愿意借钱。

  而如果是陌生人来借钱,中间也往往会有熟人在“搭桥牵线”。除了发挥类似于中介的功能之外,该中间人还类似于“担保人”,如果出现对方不还钱的情况,中间人可能还有连带责任。

  “如果愿意借钱给陌生人,那么往往是很信任这个介绍人的,所以这个介绍人也对资金的安全有一定的责任。”茹女士介绍。

  事实上,不少人之所以通过民间借贷来筹集资金,除了在银行不易贷到钱之外,往往还因为到银行贷款的手续比较繁琐,从申请到拿到钱需要一段时间。而民间借贷则既不需要房子等抵押品,也不需要等待太长时间,看重的主要就是信用。

  “民间借贷的手续一般都很简单,就是写一个借条,写明向谁借了多少钱,利息是多少,大概什么时候归还。如果有中间人,那么中间人也要签个名,然后在当天对方就可以拿到钱。”茹女士表示,一般借款的时间也不会太久,大多是1年到2年。

  不还钱是最大的风险

  民间借贷在享受高利息的同时,风险也不小,而借钱方借钱不还利息,甚至是连本钱也不还的事情并不奇怪。

  同样在台州的林女士就曾遇到过“收到了本钱,收不到利息”的事情。有位同事说要借钱给家人做生意,林女士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同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于是就借钱给了这位同事。

  但是,钱借出去之后,不想这位同事的家人在做生意的时候不但没赚到钱,还被骗走了本钱。于是,还钱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了一个难题。

  在之后的数年内,这位同事在每个月发工资之后,都会归还林女士一部分钱,但是还的只是本金,利息就没有再计算进去。“对方比较困难,作为熟人也就不好意思再要利息了,能收回本钱也算不错了。”林女士说起此事还觉得庆幸是借给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否则恐怕连本金都难以拿到。

  而和一些连本金都收不回的“债主”相比,林女士的经历确实可以算是“幸运”。张先生就有一段“血本无归”的借钱经历。

  数年前,张先生借钱给了当地的“钱庄”,利息8厘,要高于银行利息。借钱之时,对方信誓旦旦地说这笔钱肯定是很牢靠的,没什么问题。张先生和对方本来就是熟人,加上对方说得那么肯定,于是就把部分闲钱借了出去。

  而“钱庄”所做的事情就是借到的钱以更高的利息借给急需用钱的人,以赚取“差价”。理论上,这一“经营模式”似乎并没什么不合理之处。但事实是,愿意以高利息向“钱庄”借款的人往往是资金周转相当不灵的人。

  果然,该钱庄借出去的很多钱都难以收回,由于缺乏法律保护,钱庄也拿人家没办法,于是好几笔钱就彻底成了“坏账”。

  由于要不到钱,该钱庄也就无法将钱归还给张先生。张先生上门追讨好几次,但都被对方以“没钱”为由拒绝。张先生运用各种方法想要回钱,包括大吵大闹、请熟人劝说等,“软硬兼施”之下,对方的答复总是“我也没拿到钱”。

  春夏秋冬过去,张先生每讨债一次就失望一次,时间一长,也对这件事情渐渐失去了信心。“要钱的过程真是心力交瘁,后来想想对方也确实是没钱,所以以后有钱还是放在银行比较安稳。”这是张先生得出来的结论。

  可为什么张先生没想到用法律的手段去追究自己的这笔钱呢?

  “虽然拿着借条是可以向法院起诉的,但是这毕竟太麻烦。”张先生说。

  而茹女士则认为,总体来说,民间借贷仍然是一笔可以做的“生意”,关键就是要看准借钱的是怎么样的人。

  “一般要符合两个要求才能借钱给对方,一是借钱人本身要有一定的财力,‘底子’要厚。还有就是要看对方的品德如何。此外,如果是借给做生意的人,还要看看对方做的这笔生意到底有没有前景,对方是不是做生意的料,这说起来和投资股票相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