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领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03:57 来源: 深圳商报主持人:胡 蓉
据多家媒体报道,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并要求学生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学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但家长并不认可这一做法,指责此举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极大创伤。
老师更应戴“绿领巾”
瞿方业:心理学家早就证实,对于人格、心理尚不成熟的孩子,要多给予鼓励,这样他们更容易进步。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是欣赏出来的,而不是打击出来的。也许学校的初衷是用绿领巾来激励学生,但实际效果却是让学生和家长感觉到羞愧。这种标签化的东西,无疑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感觉到没有尊严,进而自信心丧失。用这种标志鼓励孩子,是教育者惰性的体现。
孔夫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老师认为这种方式有激励作用,最好先在自己身上好好地试验一下。对教学成绩不好的老师,不妨也让他们戴上“绿领巾”类的标识物,看看效果会如何?
绿领巾投射社会等级化
朱述古:给表现欠佳的孩子戴上绿领巾,其侮辱性无异于在脸上刺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不同颜色的领巾区分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做法是新奇的,但将学生人为划分成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做法,在很多学校可谓司空见惯。等级观念以及由此衍生的歧视态度,已经深入一些教育工作者的骨髓。无须讳言的是,儿童教育领域的等级观念,是成人社会的一种投射。
在很多老师眼里,智商高、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孩子是优等生,而那些智力发育相对迟缓乃至具有求异思维的学生,都是差等生。优等生不仅获得更高的评价,还将获得更多的关爱,而差等生很可能长期处于被冷落的状态。更为可怕的是,一些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受世俗观念污染,家长势力强大的孩子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偏爱,这种做法堪称师德沦丧。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在一个富有人文情怀和爱心的教育工作者眼里,每个人格尚不成熟的孩子都是平等的,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