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岔鞍村退休农民的幸福生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9 21:38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左江报道

  提起辽宁省的岔鞍村也许没太多的人了解,但是提起大连的红旗镇,可以说在东北三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仅是因为它是“东北第一镇”,经济规模在全国百强镇之列,更是因为红旗镇现在仍然是公有制为主的一级核算单位。

  记者在岔鞍村村民活动室见到许多正在下棋的农民,其中,69岁的周家运老人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起了退休11年来的幸福生活。

  “岔鞍村没有耕地,这里的农民一直是靠种果树和卖水果为生,因为交通不方便,所以很少有人外出打工。村民从一开始就都不同意包产到户,村里的土地现在还是集体耕种,生产和销售由村里的安达实业公司负责。”周大爷面带笑容地告诉记者。

  农民怎么还退休呢?记者带着疑问与周家运老人拉起了家常。原来老人所在的村一直没有包产到户,如今村里发展了,农民也变成了市民,政府为了让村民老有所养,根据政策为村民办理了退休。现在老人家每月的退休工资可以拿到1100多元,两个儿子都已单过,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一起生活。

  在大连甘井子区红旗街道办事处,街道党委副书记张逊向记者介绍,从1984年以来红旗街道陆续为6000多人办理了退休手续,因为城市化进程,以前的红旗镇也在2002年变成了街道,村民也变成了市民,并且搬进了楼房,为了减轻居民负担,物业费仅收每平方米0.2元,供热费还减半收取,差额部分由政府承担。红旗街道成立了“新城市、新社区、新市民”的三新工程,让所有动迁户都有房子住,村民少的分到二三套,多的七八套。

  “我家的老房子原来有170多平方米,根据政策政府分给我三套住房,共计240多平方米。儿子有自己的房子,我们老两口住一套,把另外两套都租出去了。现在我们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加上房租,一年近5万的收入。”周老汉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老人深深吸上一口气接着说:“原来住的老房在沟里,一遇到下雨阴天,我们就犯愁,担心山洪下来,担心房子积水,遇到刮风担心房盖被吹坏,交通也不方便。现在好了,过上了市里人的生活,逢年过节政府给我们退休老人就发福利,有个病啥的还有医保。”

  这时,岔鞍村的张立翩副书记走进来插话道,我们村像周家运这样的退休老人还有600多人,户口在我们村里的正式农民,男的60周岁、女的55周岁都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在职的职工给办理社保和医保。岔鞍村现有居民759户、2139人,目前人均收入在1.4万元左右,劳均在2.4万元以上。2009年,这里还被国家评为AAAA级景区西郊国家森林公园,环境美了,路通了,以前要挑着担子走出去卖果子,现在村里成立了采摘园,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市民和游客来消费,以前几块钱一斤的水果,在采摘园可以卖到30元。因为这里的环境好,大连市已经把这里规划为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路在绿中、人在景中、园在林中、家在园中”。这就是岔鞍村的真实写照。

  走基层,听民生,这里的一幕幕让记者深受感动。村民知道记者来采访,纷纷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除了动迁分配不均方面有些意见外,对政府都表示满意。他们还偷偷告诉记者:“我们这里选村官不用拉选票,因为他们都是服务型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