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交易所野蛮生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2 02:1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刘田 韩志刚

  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色各样的交易所多达80家,有近半是这两年成立的

  继今年7月成立了西双版纳金融资产商品交易所之后,金融界的大佬中国平安正计划在上海成立一个新的金融资产交易所,并以创新产品为主。其实,中国平安进军另类投资只是形形色色的交易所近两年在国内野蛮生长的一个缩影。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财商》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色各样的交易所多达80家,遍布21个省市。还有很多冠名“交易中心”“交易市场”的交易机构,并且大多都是近期成立的。

  

  遍地开花

  “大量交易所的出现证明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一些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交易方式。”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告诉本报,目前市场制度性供给不足,而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流动性过剩和市场内在需求催生了交易所的爆发。”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认为,“归根到底是流动性过剩,做实业不容易赚钱,找投资出路,所以很多就去做这个。”

  在众多的交易所之中,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因推出“艺术品股票”而在今年一炮走红。此后,文化产权交易所(下称“文交所”)更是出现了“遍地开花”的态势。根据统计,从2009年第一家文交所诞生,截止到今年6月30日,全国已经有19家文交所挂牌,另有9家正在筹建中。

  “这并不是偶然的,代表的是一种潮流,是一种市场需求。”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彭中天对本报表示,艺术品市场需求旺盛,同时中国老百姓资金多,缺少合理的投资渠道,文化艺术也是回收资金的一个蓄水池。

  “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模式还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标志性创新。”彭中天还指出,产权交易模式对于降低投资门槛、增加流动性以及定价机制方面都有明显优势。“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全世界。”

  除了文化艺术产权市场之外,今年走出亮丽行情的贵金属市场也颇受热捧。

  目前黄金交易所也纷繁多样,除了较为传统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T+D以外,还有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的“天通金”、无锡君泰贵金属交易中心的黄金、北京黄金交易中心的黄金,以及将于10月30日开始交易的泛亚黄金交易所。它们交易时间各异,有的24小时交易,有的以人民币/盎司计价,好不热闹。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也是今年各地交易所纷纷上马的原因。“这些交易所成立的背后自然有着地方政府强烈的利益诉求。”胡俞越说,“地方政府都以交易所入手,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交易所的设立可以形成聚集效应,不仅能吸引巨大的资金流,而且如果交易所做大,对相关的仓储、物流等行业都有益。”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也指出,不少地方在应对发展文化产业焦虑时,选择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作为突破口,似乎找到了资本与产业连接的一根救命稻草。

  

  品种无所不包

  在本报统计的80家交易所中,北京、上海分别以17家、10家的数量位居前列。天津在交易所方面也不遗余力,共有7家,位居第三。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外,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某些市县也出现了各种交易所。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成立了赤峰大宗商品交易所,四川北川县也成立了北川维斯特商品交易所。

  在交易品方面,更是无所不包,不仅包括稀贵金属、金融资产、股权、航运权,还包括农副产品、艺术品、药材和红酒,甚至还有绿豆、压缩橙汁、蔬菜等。

  “现在交易所交易的品种范围越来越广了,我也说不清楚是为什么。”胡俞越对记者感叹道。

  “虽然经济发展有需求,但目前的乱象说明大家并没有摸透需求。”常清指出,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流通规律,应该建立不同方式的交易市场。“大宗商品可以采取期货交易的形式,但对于一些小宗商品、区域性产品而言,未必要用交易所的形式。”

  另一方面,一些打着文化产权交易所名号的交易所,其交易品种却仅仅局限于艺术品。“现在的文化产权交易所走急了,也走偏了、走小了。”彭中天指出,文化产权是大概念,现在交易品种变成了只有艺术品,甚至只是字画。

  

  乱象丛生?

  虽然各地交易所的爆发式增长确实代表了市场需求,但交易所集中爆发的背后也存在很多问题。“什么产品都可以交易,什么人和机构都可以建立交易所”,这或许是现在投资者对交易所最大的质疑。

  “现在的情况和上世纪90年代初期货市场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有点像。”但胡俞越也指出,这种“乱”象并不符合目前的时代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自己的期货交易所。后来经过几年的裁撤,“遍地开花”的期货交易所最终变成现在的“三足鼎立”的态势: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而挂牌交易的品种也从最多时候的35个减至12个,当时仅保留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天然橡胶、胶合板和籼米5个品种,郑州商品交易所绿豆、小麦、红小豆、花生仁4个品种,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豆粕和啤酒大麦3个品种。

  “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建立期货市场还属于一种创新探索,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胡俞越表示,国际上的交易所数量都在大幅减少,中国却还在大幅增加,这属于误入歧途。

  彭中天也指出,文化产权交易所应该是联合的姿态,而不是一个遍地开花的业态。“集中起来才有利于文化产权要素的流通,各自为政显然不易流通。文交所只能是小范围试点,而不应该盲目扩大。各地都建文化产权交易所,显然是浪费成本。”

  除了上世纪90年代外,1921年中国也出现过一次交易所狂潮。史料记载,仅1921年10月到11月,在上海外国领事馆注册领照的交易所数量就达到80余家,加之在北京农商部注册的交易所等等,当年全国共成立136家交易所。交易品种从公债股票到杂粮油饼、棉纱、煤油、火柴、麻袋……无奇不有。

  在一片狂热和大肆炒作中,交易所股价少则翻一倍,多则五六倍。但很快,1921年年末,上海金融市场银根紧缩,1922年3月,绝大部分交易所迅速走向破产,最后剩下的只有六家,即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上海金业交易所、中国机制面粉上海交易所和上海杂粮油饼交易所。1921年也有诸多信托公司倒闭,史称“信交风潮”。

  那么,现在野蛮生长的交易所路又在何方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