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1时尚家居展 各取所需的盛宴王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9:2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时尚家居展各取所需的盛宴王瑾
2011时尚家居展各取所需的盛宴王瑾
2011时尚家居展各取所需的盛宴王瑾
2011时尚家居展各取所需的盛宴王瑾
2011时尚家居展各取所需的盛宴王瑾

  本报记者王瑾

  “时尚家居展毕竟是一个展会,而不是一场展览。”法兰克福展览集团的人这样说道。

  10月1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结束的2011时尚家居展,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第五届了。作为一个家居行业的专业展会,法兰克福展览集团用他们最具优势的行业经验打造了一个颇具水准的商业平台,那些独具设计感的欧洲家居参展品牌无论是来中国市场试水温还是真刀真枪的开拓市场,大多数都能在这个展会上见到他们想见的人。

  不过对于那些并未抱有强烈商业目的的业内人士以及普通消费者来说,能否从时尚家居展满意而归真的就看你的挑剔程度了。对此,法兰克福的人也表示,他们这几年来一直看重家居设计行业的长远发展,包括培养消费人群对真正生活品质的认知,以及加强本土品牌对设计的重视程度。“我们也一直建议品牌能够带他们的设计师一同过来参展,这样更利于人们了解品牌的内涵,但是他们通常都更愿意将有限的展览经费用在市场、销售人员的身上。”

  在这样的行业现状之下,时尚家居展还是尽量多的将设计的部分加入其中(他们称之为把设计元素“挖”出来),例如在参展品牌的邀请上更注重设计考量、邀请国际大牌设计师站台、免费提供场地给年轻设计师等等。

  徐云天和文建会

  “作为在校生,想要到海峡彼岸的上海参加这么大规模的展览还是很有难度的,这次能来参展多亏了台湾文建会。”徐云天是台湾实践大学工业产品设计研究所2年级的学生,主修工业设计。这次他带来参加时尚家居展的座椅是他自己设计并亲手制作的,名为弹竹。

  时尚家居展每年都会有一个特定区域,展示以地域为单位的设计作品,重在表现那个地区的文化与传统工艺。像是前年的日本展区就令人印象非常深刻。每年的这个区域都会由当地的相关机构领队,而今年的台湾地区展馆则是由台湾省文化建设委员会牵头,带来了20多件设计展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台湾馆参展的费用也都由台湾文建会买单。

  “这次来的展品都是获得我们颁发的文创精品奖的作品,其实上海是第四站,我们之前还去了香港和日本的展会,以及上周刚刚结束的伦敦设计周。”文建会的方芷絮处长告诉我们,参加这些展览的费用都是文建会赞助的,目的就是推广台湾省的文化创意产业。

  从徐云天那里我们了解到,文建会对于年轻设计师的帮助还不仅如此。“制作这张弹竹椅总共花费了差不多三万新台币。因为经验不足,很难一次成功。你现在看到的其实已经是3.0版本的了。”徐云天告诉我们,幸亏文建会提供给他一个交流平台,让他能够认识很多台湾竹制方面的手工艺人,不然不仅开销更大还要多走很多弯路。“其实最后椅子的制作成本也是文建会出的,因为我参加了他们另一项扶植计划,被选中的作品和设计师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赞助。”

  方处长告诉我们,目前为止被选中的作品最高获得了500万新台币的赞助,而在未来的项目中,这个赞助金额还会不断提高。“我们的选择其实非常严格,毕竟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也希望能够做些实事。”

  大牌站台与新锐精神

  康斯坦丁·格里克这次来中国一共5天,每天的行程都被排得满满的。不知道是否真的是劳累过度,但是最后一天,这位德国设计大师确实病倒了。我们没有从展览方那里得到康斯坦丁·格里克此次站台的具体费用,但法兰克福展览的人告诉我们,邀请他来还是有情感的因素在。“康斯坦丁·格里克一直参加我们集团在德国举办的家居展,从他还没那么出名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他了。”

  同康斯坦丁·格里克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这位设计师并不善于交际应酬。但他此行却表现得极为卖力,每天一场的演讲、媒体晚宴、设计师派对都尽心尽力。虽然大师此行受到热烈追捧,不过还是有不少观众觉得互动的环节偏少,与大师无法直接接触。

  与此形成些许对比的是此次展览中的talent展区,这个展区的概念来源于德国母展,邀请年轻而又具有才华的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不但展场免费,法兰克福展览集团还提供给欧洲设计师一些经费让他们能够出国参展。

  此次参展的欧洲设计师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虽然名气无法与康斯坦丁·格里克相匹敌,但是他们的作品却非常具有代表性,无论是材料还是概念都有独到之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设计师会一直站在他们的展品前,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同他们进行直接交流。

  这次有两个设计师品牌是来自法国的,擅长木质材料使用的设计师Stephane Choquet来自巴黎,他这次带来的不少作品都跟木材有关。而另一位法国女性设计师Margaux Keller则更擅长使用玻璃,她设计的一款醒酒器代表了法国人的喝酒文化。“在我们那里,喝掉一瓶红酒最后一点的人是非常没礼貌的,所以我设计了这个醒酒器,让你无法轻易倒出最后那一点红酒,这样就没有人会因为喝掉最后的红酒而被人嫌弃了。”

  参展商,不谈生活方式

  在芬兰最著名的餐具品牌iittala的展区,我们见到他们在中国的客户主管。但是非常遗憾,这位客户主管并不是那么愿意同我们分享这个在设计方面堪称顶级的北欧品牌的设计内涵。而事实是,这位客户主管对于品牌文化的理解其实比你也多不到哪儿去。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几个国外品牌的展区:如果你喜欢他们的设计,想要就品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问题跟参展商聊上两句,他们总是表现得没什么耐心;如果你对代理或批量购买他们的产品感兴趣,你所看到的绝对是另外一张面孔。

  我们在展馆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到了来自意大利的设计品牌Atipico,展示区域未作任何设计,展品放在简陋的桌子上,旁边堆的都是装货物的纸箱。记者询问其产品的设计师和设计理念,代表品牌前来的两个意大利人完全说不出什么,反倒更加关心展馆外的天气情况。这一切使得品牌所打出的“design for living”的标语显得有些单薄,不过好在产品本身真的不错,形态和材质都很具水准。意大利人最后告诉我们,他们在展会上接触到了本土的设计产品零售店“设计共和”,他们有意向代理Atipico的产品,这也是他们此行的最大收获。

  本土家居品牌正处于成长阶段,忽视设计或品牌内涵的行为多少还情有可原。但是这些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的欧洲家居品牌,一旦来到中国便呈现出不讲设计、不讲文化、一切向钱看的架势来,实在让人有些反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