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热议:藏汇于民我们是否准备好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6 17:3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央行行长周小川24日表示,中国未来可能将更多的资源分配转向民间。老百姓将有自行决定运用外汇包括投资外汇等机会。周小川再提藏汇于民,是出于什么考虑?我们对此应怎样理解?我国目前在市场和政策上是否能满足国民持汇的条件?藏汇于民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对此,本网汇总专家的各路意见和解读,帮助读者理解上述问题。

  左小蕾:藏汇于民不等于平分外储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藏汇于民不是说把钱直接发给老百姓,形成购买力,也不是让民间的外汇去银行兑换,那就成了外管局的债务了,外汇管理局是花钱把百姓手中的外汇买回来。这些钱是不能随便发的,这是常识。“藏汇于民是说如果老百姓因为外贸有了外汇,不要去换成人民币,要将外汇储备在自己手中。我说的藏汇于民是用老百姓手中的人民币去把外汇兑换出来,这样才能变成老百姓的资产。”

  赵庆明:不是持有而是投资政策应偏向民企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藏汇于民”中的“民”包括企业和个人两类,“藏汇于民”并不只是指“持有外汇存款”,更是指企业和个人能够有购买外汇理财产品的渠道以及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渠道。

  目前温州和上海的政策还未有下文,但从趋势来看,官方有可能在考虑出台统一的、明确的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政策。除了鼓励个人境外投资外,赵庆明还建议,未来在鼓励企业走出去方面,政府应该将政策更多偏向民营企业。

  孙立坚:平分外储无操作性 等于二次发币会导致通胀

  对于不少民众呼吁的平分外储给老百姓的说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实际不可操作,因央行外储已在结售汇同时对等发行了人民币,如果让它再在国内用就等于二次发行货币,持有外币的境内机构和人员都将换回人民币导致通胀。

  为何再提“藏汇于民”

  

  李稻葵:欧美采取长期宽松政策外储面临剧增压力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指出,而对于美国国债,他认为在动荡期间可能表现还不错,但是动荡之后一定会有所下降,因为避险需求不再。未来十年的大趋势是美欧等国的国际货币信用会随着宽松政策而降低,届时大量金融资产还是会涌向中国。他认为中国应该藏汇于民,把流入中国境内的外汇交给企业和家庭,对资源型发达国家、德语区等制造业强国进行海外投资。因为这些国家和中国存在高度的互补。

  孙立坚:缓解人民币需求与国内市场吸收能力不足的矛盾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微博(http://weibo.com)上表示,周小川再提“藏汇于民”的意义:1.因为国内外日益增加的对人民币资产的过度需求和中国金融市场吸收流动性能力的不足,已导致基础货币控制难,人民币升值加速、灰色金融渠道泡沫膨胀的后果,故需打开缓解的通道。2.内外资企业贸易顺差和进出所需的结售汇手续大大增加了商业成本和市场风险,故需减压!应该考虑B股市场在“藏汇于民”的舞台上所扮演的积极角色,从而还可解决它所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向松祚:美元霸主地位难改 中国应藏汇于民

  向松祚表示,美元的长期贬值符合美国的利益,但是目前世界无法脱离他,中国应该考虑藏汇于民。但是让人民币升值或者浮动,对中国造成很大损害。建议,短期来说,中国应该减持持有的美元,应该尽量藏汇于民,而不是由政府来主导外汇的投资,向松祚表示,依靠外管局来管理外汇储备是不现实的。

  张茉楠:需摆脱高成本的对冲操作模式 解决货币政策矛盾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此前在博文中称,外汇占款已经是货币增量超发的主渠道。其次,央行通过发行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冲销操作要付出利息成本很大,且强制性差。另外,如果考虑到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货币供应量大致等于外汇储备和银行信贷之和。面对巨额外储,为了维持货币供应量保持稳定,采取冲销措施后,将会压缩银行信贷,这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抑制作用,也不利于金融机构发展。

  藏汇于民我们还没准备好

  

  陈炳才:藏汇于民的市场条件尚未满足

  

  外管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原副司长陈炳才曾表示,我国还未满足藏汇于民的条件。一、企业、银行和个人都不愿意持有外汇。银行的结汇率就会很高,但售汇率很低。二、政策限制。资本是不可兑换的,企业和个人尚不能对境外放款。三、外部没有可以获得明确而又稳定预期收益的短期或长期投资内容,无论投资股市、楼市、黄金、外汇交易本身,利益都不是很明确。

  民间如何能愿意持汇呢?他认为,人民币汇率需要不确定性波动,存在风险,这样才有投资机会,民间也才敢拥有。或国际社会存在着明显的资金套利机会。

  谭雅玲:人民币升值趋势无法藏汇于民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藏汇于民的战略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完全是逆向而行的。现在藏汇于民之所以无法实现,进一步解释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存在,人们都愿意把美元换成人民币,而不愿意把人民币换成美元。

  郭田勇:还需放寬管制增加持汇意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给外储瘦身,最根本的办法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藏汇于民」应该真正将政策落在实处。如果能够进一步放松对民间外汇资金用途的管制,解除投资和购买国外金融产品的限制,外汇将可以成为更加灵活的投资工具,其持有意愿将会显著增强,政府承担的外汇储备管理压力将可以得到缓解。

  陆磊:市场预期决定是否愿意藏汇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陆磊藏汇于民很难实现。能否藏汇于民并不取决于外管局,而是取决于老百姓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当所有人都预期到人民币会升值,美元会贬值,于是就会有更多的人向银行去结汇,正是因为老百姓不想藏汇于民,所以才会向银行去结汇,于是外汇储备才会增加,于是央行才会过度投放人民币出来,于是才会有通货膨胀出来。所以这不是官方允许不允许、鼓励不鼓励的问题,而是取决于市场预期。

  刘煜辉:放开资本账户或导致人民升值管理层很难下决心

  

  社科院金融专家刘煜辉表示,藏汇于民实际就是推到人民币管制,放开资本账户,这样的话,把目前的防火墙推倒,人民币可能大幅升值,“目前管理层很难下这个决心。”

  叶檀:货币体制不改变就难以藏汇于民

  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表示,我们现在的基础货币发行80%、90%是通过外汇占款来的,如果说我们的货币体制不改变,是不可能藏汇于民的。

  藏汇于民能带来什么?

  

  厉以宁:分散风险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表示,鼓励民间增加所储存的外汇,有利于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民间外汇储备机制灵活、自担风险、分散持有,持有者的信息来源又比较多样化。民间外汇储备越多,我国的外汇储备安全就越有保障。当然,民间持有较多的外汇,也有可能增大外汇市场的风险,这就要求政策引导和金融监管到位。厉以宁指出,只要制度齐全和完善,风险是可以预防或减少的。

  屈宏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10月25日发表微博称“藏汇于民”将会成成为我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方向。“我国贸易已进入基本均衡区间,但资本净流入仍在增加,占新增外储的比重达到70%以上。资本净流入除了热钱外,也有体制上的原因-即在对外商FDI完全开放的同时却对国内民间境外投资实行管制。"藏汇于民"即放松资本管制让企业和百姓自主对外投资,并非汇率调整,将会成为我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方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中国经济网金融智库栏目】(地址:http://finance.ce.cn/jrzk/index.shtml)

  (责任编辑:朱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