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天才的中国身后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01:5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正在上海原世博园中国馆举办的毕加索大展,试图以娱乐性的开场来吸引大众眼球。遗憾的是,毕加索在中国难觅知音
曹俊杰
尽管从10月17日起,“毕加索中国大展”将在上海中国馆展出约3个月,玛里娜·毕加索却仅在上海逗留了一天,并拒绝回应任何跟她爷爷有关的媒体采访。用逃离来形容,似乎再确切不过。
在其前两年出版的回忆录中,她曾如此回忆身为天才后辈的失爱与悲愤,“整个家庭无时无刻都摆脱不掉这位天才的桎梏。”
毕加索横扫西方艺术,却未必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同样的尴尬也在上海这座国际都市出现,由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借展而来的62件作品,并未立刻获得与其知名度相匹及的关注度。那印在临时展览墙上的毕加索,空洞的眼神,似乎在疑问: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62件真迹涵盖一生
如果说80元的展览门票挡住了艺术爱好者对毕加索的追求,那绝对是笑话。看看那些动辄上千元且一票难求的上海同期音乐会的门票,就可知道,对艺术的追寻并不会受阻于票价。
“毕加索中国大展”的主办方、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展览策展人谢定伟向记者介绍说,“中国观众对毕加索的接受程度并不高,尤其是他中后期那种变形、抽象、超现实的东西,普通老百姓很难理解。”
出乎主办方意料的,是为展览所准备的语音导览器畅销。据统计,将近有40%的观众选择租借语音导览器来观展。而在同类型的展览中,观众租借语音导览器的人数大约为10%~15%。
尽管展览在中国馆内举办,但开展一周以来,工作日日均人流量为4000人次左右,第一个周末也仅为1万~2万人次/天。比起中国馆重新开馆时每天5万多人次的人流量,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此前主办方预计,这场长达3个月的展览将接纳100万观众。“现在来看,保守一点,有50万观众我们也能接受。”谢定伟说。
对于这个纯商业化操作的顶级艺术品展览,谢定伟付出了很多。包括借展费用、场地租借费用、运输保险费用、安保费用以及宣传费用等等,就已付出几千万元人民币的成本。在展览首日,现场差点策划成了明星地毯秀,主办方渴望通过一众中国影视明星的出席,让毕加索从神坛走入民间。
这次巡展的毕加索62件真迹,从1985年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成立之后,就一直养在深闺。直至2009年博物馆进行内部装修,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巡展,直至2013年。这些被称为“血统纯正”的真迹,比起此前在国内展出过的其他私人藏家手中的毕加索作品,其可靠性更是有迹可循。
更为难得的是,这也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回顾展。62件作品涵盖了毕加索从童年到晚年各个创作时期的作品,光艺术品保险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就拿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的小油画《四分之三身长的裸女背面像》来说,保险金额就高达5000万欧元。
“可能上海观众比较慢热,加上国内基本也没人专门研究毕加索,相对来说没有机会去了解他。”谢定伟坦言,自己作为国画大师谢稚柳之后,“对毕加索了解得也不多。”
孤独天才
如果看到展览中毕加索用废弃物拼装起来的雕塑《男子头像》,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眼睛。一块石子、一截木头、一块碎瓷片或瓦片,到他手里都能变成一件作品。
毕加索有晨跑的习惯,晚年在加州庄园生活的每天早上,他都会跟在妻子开着的车后一路小跑。锻炼的路途中,他会从垃圾箱里捡起一块铁皮、一个自行车座、车把手或是任何有意思的废物,扔到汽车后座上。回到画室,这些铁皮、车座、车把手便创作成了猫头鹰、非洲面具或者斗牛士。
或许毕加索的作品用“扔”这个词更贴切。人们都喜欢谈论他迷恋女人的生活方式,他作品中的女模特,或多或少都跟他有过一段情史。那些与毕加索纠缠不清的女子,在这场展览中都能窥见踪影。从性欲与绘画方面汲取的快感对毕加索来讲,本质是一样的。通过这两样东西,他试图解决自己对女人的狂热、恐惧和蔑视。
当然,你也可以看见被扔向画布上的毕加索那可怜的儿子保罗。《画画的保罗》、《扮小丑的保罗》——是的,他让幼小的保罗扮演各种角色,装点各种姿态,保罗自此一生都生活在毕加索的阴影之下。或许,这正是日后人们在形容毕加索与保罗之间关系的时候,会将两者描述为“这是一米六的巨人与一米九的侏儒”的原因。
孩子和女人是毕加索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他那磁石般的眼神如同一把解剖刀剖析着现实,所有的材料和人物,都可能成为毕加索作品中的材料和奴隶。他对美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望。
天才也是孤独的。毕加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去故意讨好那些赶来瞻仰大师的人,他戏称他们是“池里的青蛙”;他用临摹同时代大师或前辈大师的构图来达到一种戏谑的效果;他对自己的子女和情人都过分苛刻,即便是在他要求那些女人发誓只爱他一人的时候,他也会强硬地回应:我不会对你发这种誓言。
也难怪,玛里娜曾在回忆录中“恶毒”地写自己的爷爷:“有一件事可以让毕加索放心,那就是他所有的‘朋友’都已去世,只有他还健在。”
毕加索的现代主义精神
丁乙是第一时间赶去参观“毕加索大展”的中国艺术家。这位当代艺术家介绍说,毕加索在绘画领域带给中国艺术界的影响,更多来自精神层面。
“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解毕加索。那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有一本叫《信史》的杂志,在1982年做过一个毕加索的专刊。关于他个人的传记,我在上世纪80年代也读过。”在丁乙看来,若从专业绘画领域解读,毕加索的特长在于“技巧非常讲究,画面的结构非常稳固”。
“你看毕加索任何时期的绘画,画面结构趋向都是一种金字塔形的结构,这几乎没怎么改变过。其次,毕加索对线条的处理也非常独特,很多作品用复线的方式,运用了很多层的线条,甚至是被色块掩盖了的线条,这在西方艺术家中很少出现。”丁乙认为,从色彩的分布、画面的构成等绘画基本角度来说,毕加索都是最容易被剖析和理性分析的案例。
“毕加索开启了现代主义风气之先,但他对中国现当代艺术流向和艺术家的影响,可能还是集中在精神层面。比如他一生都在否定传统、否定自我、否定现实,这正是现代主义的精神。而他作品中的个人符号太强烈,这就很少有中国艺术家去模仿学习,因为你一这样画,马上就能看出来,那是毕加索的影子。”丁乙说。
尽管爱恨交杂,在世人眼中,似乎没有谁更比玛里娜了解她的爷爷。正如她所理解的:毕加索不是重现世界,而是把自己的世界强行推出。他一生中绘画的各个时期,都在努力捕捉稍纵即逝的那一刻。他在解剖自己的灵魂:廉耻与粗鄙、生命与死亡、暴力与情感、挑衅与天真。他用画笔拨响了这些琴弦,发出震撼人心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