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社评:从汽车三包难产看行业协会作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8 22:09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汽车“三包”是近几天的热点。中国从2010年跃升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这个“第一”恐怕在若干年内或者说将长期甚至永远不会被他国超越。虽然产销量第一,但汽车的售后服务却远远不是第一,其中对汽车售后迟迟不能实行“三包”,就充分证明中国的汽车售后服务从观念到制度的落伍。

  汽车是工业产品。生产厂商和销售商对自己的产品实行三包,这应该是义不容辞,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应当。但在中国,生产厂商和销售商虽然无权阻碍三包,令人不解的是,作为行业主管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却一直充当着反对三包的角色。这从表面上看是以行业协会的身份维护汽车企业的权益,但从深层次看,则反映出中国行业协会的诸多问题,比如本位主义、利益分配、服务与监督错位等。

  对于多年呼声甚高的汽车“三包”问题,中汽协近日表态,不支持现阶段全面实施汽车“三包”,其理由是:“当前我国汽车正处在汽车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汽车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对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和性能故障做出科学、准确、公正的鉴定,实施‘三包’的相关配套体系不健全,环境条件尚不完全具备。”中汽协用历史发展阶段初级、鉴定机构体系无形、配套机制残缺、环境条件不具备等如此众多的理由反对“三包”,显然是决心坚定,这从列出这些理由的措辞上就可以看出。

  细细研读中汽协的这些反对意见,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中汽协的这些理由,似乎不是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评价,恰恰像是对自己存在问题的反思,也就是中汽协指出的这些问题,正是它份内应该做而没有做好甚至根本没做的工作。中汽协是干什么的?难道只是帮助汽车企业一味地增加产量,一味地追求中国冲上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吗?难道没有义务帮助汽车企业如何完善售后服务,帮助汽车企业拍着胸脯表示不怕“三包”吗?汽车生产、销售、售后服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惧怕“三包”、阻碍“三包”正是中汽协对中国汽车质量不自信的表现。

  由此及彼,我们联想起中国各行业、产业的协会。协会的作用,有为本行业所属企业维权的职能,但更重要的职能是代表社会公众对本行业的企业进行监督与服务,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提升品质为己任。汽车是特殊商品,对于已升级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的中国,汽车“三包”的意义不仅仅是保护消费者生命、维护消费者权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促进汽车品质、性能、安全的进步与提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