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10月PMI意外下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2 00:5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付碧莲

  11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4%,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回升之势。“制造业PMI的再度下滑印证了中国经济增速正逐步放缓,也更坚定了市场对于宏观政策可能定向宽松的预期。”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不过,昨日汇丰公布的PMI数据与官方数据走势完全相反。10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终值为51%,延续了此前回升态势,并创下5个月以来的新高。

  “官方数据的调查对象与汇丰有些差别,更能代表中国企业的状况。”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制造业PMI出现环比回落,但是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从各项分类指数来看,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同步下降0.4个百分点,回落至52.3%;新出口订单指数和积压订单指数下降幅度都超过两个百分点。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分类指数的下滑表明外需与内需都存在增长不足的问题,如果外围经济环境难有改善,中国制造业PMI的下滑态势仍将延续。”

  但专家指出,意料之外的下滑并不足以撼动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方向。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完全转向,预计在建项目投资增长平稳的背景下,针对中小企业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结构性放松政策仍将持续。”

  屈宏斌表示:“结构性放松政策将有助于降低经济大幅放缓的风险,确保经济软着陆。对于小微型企业的财政与金融支持以及降低部分服务业增值税的试点给小企业提供了支持,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此外,对于保障性住房以及在建基建项目的信贷支持也给未来的投资增长提供了支撑。加之消费增长仍然充满活力,预期GDP增速仍可保持在8.5%-9%的水平。”

  澳新银行同样认为,在经济减速的情况下,中国可能加快“定向宽松”和“部分宽松”的步伐,监管部门可能降低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向中小企业的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中国制造业的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两个百分点。澳新银行指出,由于购进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也可能进一步下降,这将减轻整体通胀压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