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福利离我们有多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8 07: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通胀水平处于高位,居民生活成本加大。老百姓盼着自己的收入涨得再快点、政府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再多点、福利保障再高点,能替他们多“扛”一些生活压力。这种心情可以理解,这些要求并不过分。

  提起一些发达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确实令人羡慕。显然,高福利是离不开强大财政作为支撑的。我国财政收支总量虽然较大,但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却很低,世界排名处于100位之后。数据显示,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2010年我国人均财政收入1166美元,而欧美国家是我们的十几倍。依照目前的财力,就算是国家把所有的财政收入都用在福利保障上,也远远达不到欧美国家那样高的福利水平。

  可见,民生保障和福利水平,并不是完全由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总量来决定的,而是与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密切相关。对照实际人口数量,欧美国家好比“两口之家”,中国则可能是“十三口之家”,即使“两个家庭”的收入总量差不多,但人均享受的福利水平肯定会差很多。“两口之家”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还有多余的财力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但“十三口之家”则可能仅维持温饱。

  高福利离我们还很远,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福利保障没有提升空间。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支出,这两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达到了2/3,比例不低。但总体上看,我国的民生保障还处于“低水平、广覆盖”的阶段,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居民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人民日报》11月7日文/百合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