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史蒂夫·乔布斯:魔术师谢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9 21:13 来源: 《中关村》

  Steve Jobs: The End of a Genius Magician

  乔布斯走了,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坏蛋”留下了全球市值最大的苹果公司,更留下了他改变世界的力量。

  Steve Jobs has left us. But he has also left Apple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companies in the world and also those transformations he made to this world。

  文  张新名(北京)

  乔布斯走了,这位硬铮铮的“不死男儿”终究没能战胜癌魔而撒手人寰!乔布斯走了,这位魔幻般托起缤纷产品并装点与布彩数十亿人生活的“神奇小子”留给了无数“果粉”的无尽缅怀与追思!乔布斯走了,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坏蛋”留下了全球市值最大的苹果公司,更留下了他改变的力量。逝者如斯!面对着伟大的乔布斯,人们不能不高山仰止和尊崇倍致。

  自2000年以来的十年间,人们已经习惯了将每年的第二周留给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这位“造物之神”总是能魔术一般地呈现出超乎想像的科技产品。这些产品在商业层面的成功已经无需夸耀,重要的是,乔布斯不仅再造了这间公司,更革新了若干行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懂得人的欲望

  作家丹·里昂斯写道:“乔布斯不是一个工程师,他实际上什么都不会设计,他对电路一无所知。但乔布斯是一名终端用户,以消费者的角度来做出产品决策。”

  在打造第一款Mac的时候,设计人员希望在其中包括“扩张槽”,以便用户可以定制他们的机器。但这个想法遭到了乔布斯的拒绝。他希望这个机器是一台封闭而又完美的乔布斯产品。现在他依然坚持这一理念:在最新的苹果笔记本上,用户甚至不能更换电池。

  不过,乔布斯却在iPhone上改变了态度。他允许外部公司开发应用软件,可以下载到iPhone上使用。这些应用取得的成功令苹果感到惊讶。软件商店推出在当年年底就有了10万款软件。现在软件商店的下载量已经达到了15亿次。

  乔布斯对产品内部也有一种苛刻的美学迷恋。他坚持要求,哪怕消费者看不到,苹果产品的内部也必须美观。

  乔布斯构思出了果冻一样的电脑(iMac)和冰块一样的音乐播放器(iPod)。但比起这些几近完美的产品,更具革命性的举动是iTunes的诞生。这个终端管理平台的出现,使苹果公司的诱惑不仅仅停留在超越想象力的设计,更催生了其后“平台级产品”iPhone和iPad的问世。乔布斯也自此将公司的名字从 “苹果电脑公司”改为“苹果公司”。

  期间,苹果的任何一次“泄密”最终都成为了免费公关,所有的发布会既精心安排,又故作随意——这也是乔布斯最重要的一个商业工具,他总是仔细斟酌要向公众发表的任何一句话,并避免过度曝光。据哈佛大学教授戴维·约菲估计,2007年,在宣布推出和出售第一部iPhone之间的几个月,苹果因不做任何公开声明引发的疯狂猜想,使其获得价值4亿美元的免费营销。

  接近乔布斯的人声称,每当任何一款产品即将宣告完成,他都会退回本源思考,甚至将其推倒重来。多维度的思考方式,也使得乔布斯兼具建筑师、人类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

  乔布斯过去花许多时间寻找能够产生新产品的技术,但是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可能作深入的研究。他说有时在临睡前,他会冒出一些平时想不到的点子。他在因特网的六个新闻站点上登记注册,每天能收到大约300份电子邮件,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里面大谈他们的新构想。

  关于乔布斯的经营和创新方针,他引用了“冰球大帝”韦恩·格雷茨基的名言,“我滑向球将要到达的地方,而不是它已经在的地方。” 乔布斯的生涯极大地影响了硅谷风险创业的传奇,他将美学至上的设计理念在全世界推广开来。他对简约及便利设计的推崇为他赢得了许多忠实追随者。

  对此,乔布斯表示,技术不是最困难的,困难的是如何确定产品和目标消费者。而曾与乔布斯一起工作过的个人电脑前辈阿伦·凯一语道破,“乔布斯懂得人的欲望”。

  “颠覆者“与“革命者”

  乔布斯在苹果的创新开拓之路远非一路坦途,有成功和失败。但在这种失败和成功的转化中,他的推翻旧模式,创造新事物的勇气却一以贯之。下面就是一个例子。1983年苹果推出的个人电脑Lisa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因为人们看到,以前显示器上千篇一律的字符界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极富个性的图形用户界面。然而,由于售价攀至高达1万美元,加之运行速度慢,Lisa在市场上并没有获得成功。1984年1月,苹果公司如期推出了Macintosh,在这款外观漂亮的产品面前,人们除了对生动的图形化界面如痴如醉之外,还看到了令人心动和手掌大的小鼠标。而为了彰显Macintosh的超凡脱俗,乔布斯特地请来好莱坞的名导制作和发布了被如今被广告界视为“史上最著名的电视广告”:巨大的电脑银幕上,一排排工人正襟危坐,面无表情听着一个极权主义领袖的训话,此时,一名女子突然闯进会场,武装警察紧追在后,女子将手中铁锤砸向银幕,粉碎了“领袖”的影像,解放了遭禁锢的大众。女子代表苹果电脑,军警则是苹果当时的主要对手IBM。

  当时的市场及时回应了乔布斯的愿望:短短100天里Macintosh就售出7万台。不过,就在乔布斯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Macintosh经过了短短一阵火爆后却卖不动了,而且最终销售收入远不能弥补成本;更让乔布斯大跌眼镜的是,次年第二季度苹果竟然首次出现了高达1700万美元的赤字。销售主管很快将Macintosh遭遇“封冻”的调查报告送到了乔布斯的办公桌上。Macintosh除了硬盘太小等自身设计问题外,支持Macintosh系统的软件实在太少,除了它自带的少数几个软件就没有其它软件可用;而与之相比,IBM PC搭载的微软DOS系统虽然难看,却有成千上万的软件支持。于是,人们在买电脑时会先跑到Macintosh的面前,为它的图形化界面和鼠标赞叹不已,之后却跑去购买一台IBM PC或者兼容机。

  这一次,从市场而言,乔布斯其实失败了(他还为此付出了代价,被苹果解除了行政职务),但是,他对乔治·奥威尔《1984》的有趣比附却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革命”的精神。而且,这种略显狂野的“革命”气质在他后面的亮相中一再显现。

  1997年夏天,乔布斯回归苹果。重新执掌苹果公司后的乔布斯除了在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升起了一面海盗大旗外,也在大楼的入口处贴着一句简单的标语——“新的思想”,以表明苹果一个新的开始。作为实际策应,乔布斯在公司内部对股票期权进行重新评估,并颁布了一连串新产品降价促销的措施。对外,乔布斯走出一步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咋舌的险棋——引诱比尔·盖茨使用1.5亿美元购买了苹果公司的非投票股票,苹果获得当时最稀缺的要素——资金;而作为回报,苹果在每一部Macintosh上内置Internet Explorer和Office,曾经的两个宿敌结成了战略联盟。

  被安装上了强劲“发动机”的苹果重新转动了起来。1998年8月,乔布斯直接参与开发和设计的iMac上市,这款外观半透明、鼠标发光而且界面色彩十分丰富的时髦产品演绎了史上个人电脑销售最快的传奇,而辅之以新操作系统Mac OS X的横空出世,苹果当年一举扭亏为盈,实现了3亿美元的盈利。历史没有辜负这个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革命者。

  把“创新”做成产业

  乔布斯最喜欢美国著名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创作的《答案在风中飘》那首歌,歌中唱到:“一个男人要经历多少旅程,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男人。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获得自由之身……。”的确,如果没有人生中途遭遇的10年“流放之路”,乔布斯除了对计算机和佛教之外,对于其余的世界恐怕还是一无所知,也恰好是流放生涯为乔布斯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窗,直至将苹果带入到一个广阔而灿烂的I型帝国世界。

  如果说iMac个人电脑的上市以及接踵而来的财务报表的扭亏为盈只是乔布斯重回苹果的一份见面礼,他的最终目的则是“重新复兴苹果”。因此,在iMac上市之前,乔布斯已经开始在为苹果搜寻新的方向,而他的眼光最终落在了音乐领域。任何一个爱好音乐的人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2001年前后全球音乐领域所发生的那场变革:传统的音乐产业日渐萎缩,音乐爱好者们不再从商店里发疯似地寻找着自己想要的CD唱片,而是更愿意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作品。这种新锐时尚潮流的涌动当然没有逃脱乔布斯的灵敏法眼。几个月后,iPod横空出世。当乔布斯开车行驶在纽约麦迪逊大街上时,他看到的是每个街区许多人的耳朵上戴着白色耳机——“上帝啊,iPod真得开始流行了”,乔布斯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无论是对于乔布斯个人还是苹果而言,iPod都不仅仅是一次扩身运动,它所代表的是一场华丽的变身与突破。自此之后,苹果已不再局限于PC领域,而是开始进入了广阔的消费电子市场。趁热打铁,乔布斯在2007年向外界高调宣布,苹果电脑公司更名为苹果公司。而作为策应苹果更名的一份大礼,乔布斯在当年隆重推出了iPhone,前瞻性地将苹果带入了手机行业。时至今日,久盛不衰的iPhone已经让苹果赚得盆满钵盈。资料显示,iPhone的全球销量已从2008年的1380万部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4630万部,而根据行业分析师的保守预测,2011年和2012年iPhone的全球销量将分别达到6300万部和7830万部。

  2010年面世的iPad无疑是乔布斯精心打造的又一个跨界产品。虽然iPad推出之初并不被业界人士所看好,甚至有人嘲讽它最多不过是一个大号的iPod touch,然而 iPad的销售盛况却给了看淡iPad的人士当头一棒。上市首日,iPad劲销30万台,开售第一周售出50万台,截止满月,iPad销量突破100万台。

  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苹果在iPod、iPhone和iPad鼎立支撑下日益长大的事实了:2010年5月26日,苹果公司超过微软,成为全球科技界市值第一和美国第二大上市公司;2011年8月11日,苹果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跃升为全球第一大上市公司。截止目前,苹果股价已连续暴涨8年,其市值规模膨胀到3010亿美元。不仅如此,最新财务报表显示苹果手中还握有761亿美元的现金及有价证券,其零负债的现金储备让全球所有商界巨头自愧弗如。

  当然,在对庞大的苹果“I型帝国”施予注目礼的同时,人们还强烈感受到了一种改变世界的作用力。正如Apple II实现了对PC的重新定义一样, iPod之于音乐, iPhone之于手机,iPad之于平板电脑,苹果所及之处都刮起了旋风式的革命浪潮,而在乔布斯的遒劲挥手之间,无数竞争巨头只能扼腕长叹:iPod让曾经研发出随身听并控制音乐产业多年的索尼应声衰落,iPhone让垄断整个PC界多年的微软在目睹PC时代终结的同时痛失手机市场先机,而iPad则让亚马逊等传统世界的霸主以及一度被市场热捧的上网本等出版产业的新贵惴惴不安。而在巨头们萎缩与低沉身影的映衬下,乔布斯横跨IT、手机和多媒体三大产业的领袖形象越发高大,其在电脑、电影、音乐与手机等四大领域影响与改变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力量更加卓著。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乔布斯的声音还会在天堂回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