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未来经济变化的趋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07:46 来源: 金融时报庞东梅
记者庞东梅国家统计局11月9日陆续公布了10月份CPI、PPI、投资、消费和工业增加值等重要经济数据。
回落的CPI符合市场的预期,也反映出此前对物价涨幅的担忧情绪基本消失。在市场对物价控制基本无忧的预期下,我国经济的回落已使人们的视线从“通胀”中转移开来,并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内需支撑经济不会大幅回落
“从投资、消费和工业增加值三个数据来看,四季度经济增速会小幅回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告诉记者。
唐建伟分析认为,10月投资持平,消费基本持平,表明国内需求相对比较旺盛、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说:“消费名义增速回落,但是10月物价也出现回落,因此基本持平;投资在数据上增速持平,但是由于PPI回落,投资实际上在上升。内需较为稳定。”
投资和消费这两驾马车的稳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重要的支柱。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回落,拉动我国经济小幅下滑。“因为GDP使用生产法计算出来,所以工业增加值与GDP之间相关度更高些。”唐建伟告诉记者:“工业生产受到外需影响,增加值回落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此外,唐建伟还注意到,10月份发电量也出现回落。结合发电量的数据,再加上月初PMI的下滑,综合判断四季度经济增速将小幅回调。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PPI数据大幅回落,唐建伟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生产需求下降。
虽然继续小幅回调,但是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加大。唐建伟称,对于10月份的小幅回落不要太担忧,因为我国内需还比较稳定。从消费来看,汽车销售已经有所恢复;房地产方面由于宏观调控持续,可能还不太景气,但是金银珠宝销售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新的消费热点逐步形成。同时促内需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一大重心,保增长还是要促内需。
谨防外部冲击
在内需依然保持稳定的状态下,我国经济的回落主要是受到外部需求冲击的判断成为当前各方的一大共识。
郑超愚告诉记者:“对工业产品的外部需求回落拉动工业增加值的下滑,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较大。”唐建伟告诉记者:“总的来看,要防止我国经济受到外部冲击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
当前来看,外部经济环境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欧洲债务危机尚未出现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95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6%。这一数据的下滑,显示出外部需求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加强。不久前闭幕的第110届广交会成交数据显示,欧美市场成交锐减。随着欧债危机的持续发展,这一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业内人士大多预计,目前由于对中国外贸有较大拉动作用的新兴市场需求也有可能下降,今冬明春中国出口将继续“遇冷”。
物价增长双双回落势头明显
10月份的数据进一步明确了物价和增长双双回落的态势。
多方观点认为,从CPI和PPI涨幅的回落,可以看出物价拐点之论基本上已经成立。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认为,我国CPI涨幅在7月达到6.5%的峰值之后,8月份之后物价将逐月回落,本轮物价上涨的“峰值”已经基本确立,所以未来几个月抑制通胀的压力将逐月减轻。
周景彤认为,从未来宏观经济变化趋势看,预计我国经济和物价将呈现“双降”态势。
当前的形势是,作为经济景气“晴雨表”的PMI指数在下降,作为经济运行“晴雨表”的钢材价格和作为外贸出口“晴雨表”的“广交会”成交量也在下滑,这些毫无疑问都在预示着未来经济还会走低。周景彤认为,如果这两个判断准确的话,那么宏观政策的微调就更在情理之中了。
如何促进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郑超愚认为,积极的政策和乐观的预期,两者要搭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