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摩根大通李晶:货币政策将选择性宽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10:47 来源: 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 张宇哲)尽管银行借贷很可能将在未来数月扩张,但摩根大通的经济团队预期,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在明年第一季度之前出现。

  随着通胀降温为货币政策放宽扫清道路,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主席李晶认为,中国将能够实现“软着陆”,从而令国内生产总值在2012年实现8.3%的可观增长

  中国10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由9月份的6.1%放缓至5.5%。其中,非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7%,食品类同比上涨11.9%。市场人士目前普遍认为,中国的通胀正在由7月份的峰值6.5%步入下行通道。随着价格压力开始舒缓,决策者将有更大的空间对较易受到外围需求下滑影响的产业,及较易受到政府广泛紧缩政策压制的行业采取“选择性”宽松。

  撇除恶劣天气的影响,国内的农产品价格似已开始步入下降周期。根据商务部公布上周(10月31日-11月6日)的食用农产品价格走势,18种蔬菜的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2.2%。受供应短缺影响,猪肉价格年内曾一度上升至历史高位,但自9月中旬以来已累计下跌6.4%。猪肉价格10月份的同比增幅由前一月的50%放缓至42%。

  由于市场对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的忧虑加深,导致了全球需求的下降。 这对控制通货膨胀产生了正面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在最近数月普遍下跌。10月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由前一月的6.5%下降至5.0%,可从10月份 PMI购进价格指数相对9月份下降 10.4%至46.2的收缩水平反映得出。

  货币供应方面, M2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已下跌至政府的年终目标16%以下,9月份仅为13%,令许多人士预计今年剩余期间的年度贷款配额将会放宽。有媒体报道指出,中国的四大银行在10月份的新增贷款为人民币1400亿元,其中人民币600亿元在月内最后一周放出,显示信贷状况有所宽松。

  近期的数据显示通胀压力有所舒缓,这令决策者有更大的空间来实施选择性宽松,以降低不断加大的经济增长放缓风险。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导致贸易方面的风险浮现。在近期闭幕的秋季广交会中,欧美买家的订单较春季的交易会下跌19%-24%(尽管来自新兴市场买家的订单上升9%)。中国出口增长已由今年第1季度的26% 放缓至第2季度的22%及第3季度的20.5%。

  尽管整体政策不会在短期内放松,但由于今年的信贷紧缩导致许多中小型企业的经营境况更加严峻,政府最近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缓解这些企业的困境。10月下旬,国务院批准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计划。该政策最终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预计将可为中小型企业居多的服务业减轻税务负担。此外,财政部近期上调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除了税收政策方面的支持外,中国银监会要求银行努力实现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并指示银行提升对小型微型企业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部分地方政府已为有资金困难的中小型企业成立帮扶基金,而有报道称以小型企贷业务为主的小型银行可能会享有较低的准备金率。

  李晶认为,尽管房地产行业已开始出现回落(中国100个城市房价指数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及部分城市对部分项目实施降价,但政府声明表示,宏观调控政策及相关限购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放松。不过,决策者仍注意到土地出让减少及房价下降可对地方政府财政带来风险。近期公布的地方政府直接发债试点计划将有助于缓解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的担忧。

  李晶称,降低私人住房市场的投资将会抑制经济增长,但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将起到一定的抵销作用。出口行业的疲弱仍将是未来数个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阻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