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加速:苏商升级新浪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1:4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欧阳亮 发自南京
“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江苏企业‘走出去’,已经到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主要标志就是大项目、大投资的不断增加。”说到江苏企业“走出去”,江苏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已经看到了国际市场的前景,开始到海外设立贸易办事处,借以逐步开拓国际贸易和投资市场,包括开发新兴市场。
在规模上,这种贸易办事处往往是“七八个人,两三条枪”,投资多在百万美元以下。到1997年,江苏对外直接投资额也才达到1400万美元。2004年,江苏对外直接投资额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26亿美元。这一年,也成为江苏企业“走出去”的“起飞年”。之后,江苏对外直接投资额一路走高,从2亿美元到3亿美元、4亿美元、6亿美元,到2009年突破10亿美元,2010年更是高达21.8亿美元,增速高达105%。
“走出去”:合力的黄金交叉
“江苏企业‘走出去’,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力在于:企业追求不断发展,到国际市场争取更大的份额,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磨练和成长。”上述江苏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南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自宋以后,经济就居全国发达地区之冠。今天的江苏省,面积仅10万平方公里,约为全国的百分之一,人口总量却达7866万,约为全国的十七分之一,而在经济上,2010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0903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仅次于广东,排全国第二位。
1995年,曾经创造出苏南模式辉煌的江苏乡镇企业开始大规模转制。产权的清晰化带来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江苏企业,尤其是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本世纪初,当中央政府开始推行“走出去”战略时,江苏企业已经成长壮大,刚好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
合力推动的结果,是江苏企业“走出去”的飞速发展:在2010年翻倍增长的基础上,2011年1月到10月,江苏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30.2亿美元,其中,47个项目的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而单个项目投资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也有18个。
不仅投资额逐步放大,单个项目的平均投资规模由几万、几十万美元增加到600万美元以上,投资所涉及的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简单加工、低层次服务业发展到新能源、环保、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从销售网络的扩张到合作开发资源,获取技术、品牌,是近两年比较明显的特点。”上述负责人表示。
民营企业是主力军
以民营企业为主,是江苏企业“走出去”的另一个特点。目前,江苏企业海外有三个工业园区,分别在柬埔寨、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除尼日利亚的工业园区由省属企业江苏开元集团投资之外,柬埔寨的工业园区由红豆集团投资,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由江苏其元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其元集团”)投资,这两家都是江苏有名的民营企业。
“除了埃塞俄比亚,我们在美国也有投资。”其元集团副总周春龙向本报记者表示,2008年,其元集团在美国休斯敦设立了LQY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2088万美元,该公司拥有5条生产线,已于2009年2月份正式投产。
其元集团创建于1994年,以生产焊管等金属产品为主。“到2006年时,我们公司生产的焊管85%以上用于出口,其中,大部分是出口到美国。”周春龙表示,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各种非关税壁垒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再加上国内成本的上升,促使公司下定决心“走出去”。
周春龙充分肯定赴海外投资,“我们的美国公司投产才两年多,但已经实现赢利。我们在埃塞俄比亚投资的东方工业园,也是用在当地投资的两家水泥厂的利润来滚动开发的。”
其元集团是生产焊管起家,因此最早去埃塞俄比亚时想从事自己的本业——在当地生产自来水管,但当地政府建议他们从事建材行业。其元集团经过调研后认可这个建议,于是在当地设立了埃塞俄比亚东方水泥股份公司和埃塞俄比亚中舜水泥公司,分别投资7000万美元和1100万美元。
在非洲国家中,埃塞俄比亚的投资环境算是比较好的:虽然政府的办事效率不高,但比较清廉,而且埃塞俄比亚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一方面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另一方面花大力气在国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其GDP增速已经连续多年在两位数以上。
“埃塞俄比亚引进外资的政策还是比较成功的,目前仅中资公司就有100多家,另外,印度等国家也在那边投资,因此,其发展还是蛮快的。”周春龙表示,因为埃塞俄比亚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公司在那边生产的一吨水泥能带来500元人民币的利润,“东方水泥一年的利润在5亿元人民币左右,中舜水泥的规模小些,但投产以来的利润也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而它的总投资不过6000多万元人民币。”
其元集团在埃塞俄比亚投资的东方工业园设计规划总面积5平方公里,一期2平方公里,二期3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引进12家企业,引进目标以苏南的民企为主,“苏南地区招工难、融资难,部分产业遭遇国家宏观调控,已不在国家扶持产业的范围之内,想出口又遭遇贸易壁垒。民营企业面临很多困难,因此,有‘走出去’的动力。而同时,民营企业机制比较灵活,敢于也善于挑战风险。”周春龙说。
“有政府撑腰比较好办”
周春龙告诉记者,东方工业园的目标是3年内引进50家企业。这个速度不算太快,“因为民营企业投资,相对还是比较谨慎的,考虑到各种风险,步子不会迈得太快。”
今年初,利比亚发生内乱,中国政府发动海陆空力量,紧急撤离3万余同胞,让国人深切了解了“走出去”的风险。
“从利比亚撤离的大部分是劳务人员,与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风险还不完全一样。”上述江苏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对外直接投资来说,所在国家政策的变化、对投资的法律保障等政策、法律风险比较常见,中国政府一方面是与对方签订投资保护协议,另外,商务部几乎每天都会发布相关信息,提醒投资者防范可能会面临的政策变动风险。
“我国的使领馆、地方政府的驻外机构,都会利用各种办法帮助海外企业防范风险、处理各种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
“有政府撑腰,我们在海外就比较好办。”周春龙表示,政府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防范风险,在解决融资等困难上,政府的帮助也非常大。
目前,民营企业融资难已经是公认的事实,而“走出去”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的民营企业融起资来就更难。因为中资银行在海外的点非常少,因此在海外直接融资几乎不可行,而要在国内融资,则必须以母公司资产做抵押,因为其海外公司的资产无法评估。
“地方政府不可能命令银行贷款,但是如果有好项目,我们会为银企对接创造机会,让大家坐下来谈。”上述负责人表示。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从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苏分行获得了3600万美元的授信额度。”周春龙告诉记者,不管是融资、风险预警,还是在人才的招募与培训等方面,“政府的支持力度都是很大的。”插图/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