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市场化监管核心在哪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01:4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昨日亮相“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谈及世界经济的再平衡,吻合了外界在其履新之时的评论:证监会迎来了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主席。
也就在近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通过媒体,回应了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并对其中的重点话题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措施。舆论普遍认为,这是证监会新主席的“第一把火”。
这些热点话题包括上市公司分红、发行审核制度,以及市场诚信和透明度建设等方面,通过对这些话题的阐述,证监会进一步改革的措施和思路跃然纸上,重点则是围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展开。
在中国投资渠道较为缺乏的大背景下,股票市场因为参与门槛较低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这也是股票市场更为普通投资者关注的原因。如何切实保护这些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证券监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重点就包括对于上市公司分红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改进。
据统计,从2008年至2010年三年中,实施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从856家上升为1321家,占比从52%提高到61%,现金分红金额从3423亿元提高到5006亿元;平均每股现金分红额从0.08元提至0.13元,无论是占比比例,还是分红金额都呈上升态势。无疑,这是监管部门不断鼓励、督促、引导的结果。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时至如今,市场见融资则称“圈钱”的看法依然强烈,原因何在?这与不少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有关,与主动回报股东的意识淡薄有关,也与公司缺乏对分红的具体规划,决策程序不严谨、不严密有关。
此次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拟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开始,在招股说明书中细化回报规划、分红政策和计划,并作为重点事项加以提示。与此同时,还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分红政策及其决策机制,证监会则同步加强对利润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从源头开始打开分红回报的闸门,应该是此次改革的亮点。
如果说完善公司红利派发制度是保证资本市场正常运作的关键要素之一,那么摆在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另一重大课题,则是饱受诟病的发审制度。事实上,近几年来,证监会在发审制度的改革上花费了较大精力,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的改进,从根据指数调控发行,到不以指数定发行的市场化改变,信心和决心不可谓不强,但现在市场更希望建立另外一种“以指数定发行”体系,也即“注册制”的呼声高涨。
所谓注册制,简而言之就是证券监管部门公布股票发行的必要条件,达到所公布条件要求的企业即可发行股票。在此前提之下,企业也就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当时市场情况的好坏决定发行的时间段。这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成熟股票市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发行制度。
当然,注册制还是核准制,见仁见智,重要的判断是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已经达到境外成熟市场的水平,参与各方是否具有成熟心态。此次证监会方面并未给出实施注册制的时间表,只是更多从实务工作的角度出发,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现状出发,认为应该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最佳范例,重视国内市场发展的深刻特征和多方诉求,努力改进和完善。
客观来看,发审制度的改革行走在投资者热切期盼与市场实际发育不健全的现状之间,如何有效推进此项制度的健康演变,需要监管机构新一任领导班子的智慧和洞察力,也需要市场的理性和耐心。
郭树清素以有大视野、有大局观著称,同时对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有超前的把握。其履新之后,相关负责人首次谈及的发审制度以及分红制度、透明度、诚信等话题,核心思想就是进一步建立起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市场化监管体系,准确把握新兴加转轨市场的特征,并围绕这些特征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与此同时进一步减少管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不仅有赖于领军人物的果敢和智慧,也有赖于全体监管人员的共同努力,有赖于市场参与方的全面共识。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被书于证监会门楣之上,我们也希望,以此次改革为契机,这句话能深刻印在监管系统、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