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编辑部说事:救“欧洲”还是救“温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1 21:48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国财政收入9188.34亿元,同比增加1328.03亿元,增长16.9%。至此,在欧美经济陷入停滞甚至有可能爆发第二次危机的时候,13亿勤劳的中国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有钱的中国。

  此前温家宝总理曾表示:“中国今年财政将收入10万亿元,这取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

  这真是鼓舞人心、提振经济的大好消息。

  就在上周三,“商品大王”罗杰斯接受美国财经新闻频道CNBC访问时还曾指出,欧债问题纠缠不清下,全球有百分之百几率再爆金融危机,且严重性更甚2008年。另据英国智库推测,如果希腊倒债与意大利银行爆发挤兑潮,欧洲有65%的几率在11月底前引爆银行危机。

  在这个全世界都陷入麻烦的时候,欧美等国的超值消费已让他们自食其果,而在中国温州等地,一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温州危机模式”喻示了中国资金的匮乏吗?救还是不救?救“欧洲”还是救“温州”?中国到底有钱还是缺钱?

  陷入麻烦的欧美等国在期盼中国“银弹”,甚至片面夸大中国经济的影响,这已经引起了一些误解。当然,也有持反对的声音。世界银行总裁佐利克说,欧洲应该解决自己的问题,美国解决自己的问题,日本解决自己的问题。欧元区人们等待来自中国的救助,这时中国居民人均收入才4000美元左右,而欧洲,人均收入大概为3.8万美元。

  主张拯救欧洲的一方又提出了一个中国有钱的证据,说现在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甚至有人预言若干年内将超美国成第一。经济学家许成钢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GDP世界第二只不过恢复了1913年的地位,那时即是世界第二。这一数据出于经济史家Angus Maddison 的数据集,由OECD(经合发组织)2003年和2006年公布,此人搜集核算各国历史GDP方面在世界上颇享盛誉。

  在温州,由于近来国家对中小型企业的倾斜政策,包括缓还贷款、减税等,这也让那些投机者们以为看到了救命的稻草。不过,中国的经济研究者也提出,相比欧洲,诸如陷入“温州危机模式”的那些中小型企业更不该救。

  中国学者左小蕾等近日对媒体表示,温州和鄂尔多斯等地出现危机不是因为钱太少,而是因为钱太多。他们发现,那些跑路的老板,无一例外都不从事实体经济,是巨额资金用于炒房炒煤导致的危机。

  早些时候,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了9项经济部署,提出要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强调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有保有压。其中,对实体经济赋予了极大的关注。

  如果真如罗杰斯预言的那样,欧债危机进一步蔓延,那么中国出口将大幅下降,房地产一旦还出现硬着陆,那么中国整个金融体系将变得相对脆弱,到时就不再是拯救欧洲的事情,而是如何拯救中国自己的经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