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卢美美事件"引起对媒体社会责任的思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4 18: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就这次《南方都市报》大篇幅报道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和“中非希望工程”一事,社会各界都有所讨论。讨论的关注点往往集中于该协会的慈善活动是否合法,善款的来源和去向是否透明,该协会的主席卢俊卿及其女儿是否是以慈善的名目达到商业目的。诚然,能够有这样一个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对于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是有很大益处的。然而,抛开这些现象不谈,仅就这次《南方都市报》的作为,是否也可以看出一些值得人们警惕并深思的内容?

  众所周知,媒体的主要职责在于报道新闻,起到舆论引导和促进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信息传递作用。这就要求媒体的所有努力应该朝着致力于弥合社会裂痕,促进社会不同身份人群的互相交流,并增进他们之间的理解和共识,最终各司其职,合作推动社会稳步发展这样一个大方向。然而,从《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基调中,很难看出它在这方面的作为;恰恰相反,在基于不完全的事件碎片和猜测性的话语之上,它似乎在扩大着社会裂痕。

  《南方都市报》对此事采用了多个版面的各种新闻手段,不仅在平面媒介,而且通过微博(http://weibo.com)等网络渠道对此事加以传播。在业务流程上来看,这样做并无不妥之处,所以很多读者以被动接受的态度,无形中采纳了报道中暗示出来的基调,即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一些活动“不合法”,进而加速了舆论的偏向和倾斜。媒体本应反映舆论,现在却通过议程设置后的价值预设和暗示等手段挟持了舆论。其实,《南方都市报》作为众多起着社会民意向导作用的媒体之一,理应承担起弥合社会思想意识鸿沟,促进多方合作,寻求社会管理成本最小化,求得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责任。

  一个健全的、有良知的媒体,不仅仅是以监督的名义报道事实,而且是在审慎调查,周详采访,仔细探寻和耐心分析之后向公众尽可能地呈现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加自己的观点,也不压制不同声音的表达。但是,从这件事来看,《南方都市报》不仅仅是没有做到基本应尽的监督义务,而且反其道行之,将舆论导向按照一个预先设定的方向进行牵引。本来,如果很多读者不了解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中非希望工程”、卢俊卿和卢星宇,应该首先了解他们做过了什么,然后再根据各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价值判断,对上述组织和个人的所作所为加以评价。惟此,才是一个新闻事件进入公众视野的过程。《南方都市报》的纰漏就在于,首先,没有以客观公正的报道方法介绍事件的前因后果,其次,又抢先在读者之前进行了价值的预判,实际上强行地“推销”了媒介组织对于这个组织和相关被报道者的看法,影响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媒体可以引导舆论,但也可能预判舆论走向,而以一己之好曲解舆论。“中非希望工程”一事在《南方都市报》的大规模披露后,一些人很容易认为“中非希望工程”是一个对外恩惠而对内吝啬的项目,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是一个以慈善揽生意的组织,但实际上呢?民众不具备查证的经历和技术,而具备查证能力和技术的《南方都市报》却没有做到认真地调查和客观地报道。报道形式上的“雷声大”,一时盖过了报道事实真相的“雨点小”。民意就这样被绑架。网络上的推动力传播了该报的一些说法之后,对与卢俊卿、卢星宇父女的批评,甚至是恶意的人身攻击,更是铺天盖地。在这个时候,即使再有人呼吁冷静的看待媒体所塑造的“拟态真实”,呼吁冷静客观地求证事情的前因后果,响应的人也终归寥寥无几。甚至有浑水摸鱼的好事者群起而攻之。这样的情况导致的唯一可预见的后果,就是沉默的大多数公众盲从于喧嚣的少数组织和网络意见领袖的看法,社会现实被“拟态真实”所取代。

  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对舆论导向作出过指示。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同志莅临人民日报社视察时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就明确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胡锦涛在2008年6月20日到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也提出了“三利三误”的说法,即“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在本次事件中,虽然还没有涉及很多国家政治生活的层面,但是,《南方都市报》的做法也并没有完全做到理性科学地引导舆论,而是通过一己之意绑架了舆论,使得舆论“看上去”是群情激愤地斥责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不合法性”。这种情绪体现出来,既会使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之间互相排斥情绪无端增长,也不利于事件真正的平息和解决。把媒介组织持有的价值观塞给了读者,既干扰了本应保持公正客观的媒介精神,又扩大了社会裂痕,无形中增加了社会管理的成本。

  从新中国的历史看,舆论导向在社会裂痕的弥合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舆论导向不适宜,也会将社会裂痕越扯越大,甚至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媒体本身的公信力就不复存在了,媒体的价值也消弭殆尽。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而现今中国要建设一个广开言路、民主法治健全的社会,不仅要求媒体积极参与到舆论导向的活动中,还要求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无论是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要谨慎地探求健康舆论的引导方向,尽最大的努力,为缩减社会群体之间的裂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